ENGLISH
当前位置:首 页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
发布日期:2007-02-26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系中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于1995年10月25日在北京成立。1999年10月27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同年12月29日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变更注册,公司增资改制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为29.815亿元。
   2002年12月13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4亿股普通A股股票,并于2003年1月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上首家IPO发行上市的证券公司,股票代码600030。2005年8月15日,公司成功实施股权分置改革。2006年6月27日,公司向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定向增发5亿股普通A股股票,公司股本扩大至29.815亿股。截止2006年6月末,中信证券总资产484.38亿元,净资产105.71亿元人民币,净资本88.53亿元,是国内资本规模最大的证券公司。
   公司第一大股东是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公司在中信控股公司指导下,与中信银行、中信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信诚人寿保险公司等公司共同组成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并与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共同为客户提供境内外全面金融服务。
   作为本土最大的证券公司,公司深深根植于中国本土市场,深刻理解国家宏观经济及行业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公司向市场化转变的特殊文化背景。在金融、电力、交通运输、石油天然气、石化、钢铁等重要领域,公司与长江电力、武钢股份、中国石化、中国银行、中国国航、中国工商银行等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建立了包括股票、债券发行与承销、企业并购等综合金融服务的业务关系,协助客户实现其战略发展的目标。从长江电力IPO,到武钢股份增发,到中国银行A股IPO,公司作为主承销商,金融产品的设计能力和项目执行能力不断提高。而在企业债券承销方面,公司作为国内企业债券发行市场的主力军,2005年主承销企业债券5支,筹资总额215亿元,市场份额达到32.87%,市场份额继续排名第一。
   公司2005年设立了中信证券(香港)有限公司,收购了中信集团在香港的投资银行业务,建立了跨境资本市场通道,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为丰富的跨境资本市场金融产品服务,满足国内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
   近年来,公司根据自身战略规划适时进行了一系列收购和扩张。继2004年收购万通证券之后,公司与中国建银投资公司一起,发起设立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全面收购原华夏证券的证券类资产;其后,公司收购了金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过一系列的扩张收购,公司目前下属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信万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信金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信证券(香港)有限公司、中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信标普指数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等7家控股子公司。包括所属子公司在内,中信证券合计在内地拥有165家证券营业部和61家证券服务部,弥补了公司长期以来匮乏的零售网络资源,经纪业务市场份额和产品销售能力大幅度提高,股票基金交易市场份额排名已名列第一。
   作为国内首批创新类试点券商,公司顺应国际投行卖方业务向投行上游延伸和买方业务在其总收入结构中比重越来越大的趋势,确定了“买方与卖方业务协同发展”的战略方向,在继续强化公司资产管理业务优势的同时,2006年公司着手收购了华夏基金管理公司,新设若干条与买方业务相关的业务线,加强打造基金管理、资产管理、集合理财、产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风险管理、衍生产品、金融期货、商人银行等业务,力争突破买方业务的瓶颈,实现公司盈利的均衡增长,从而将融资业务的优势及销售网络的优势与资金运用管理优势相结合。
   公司坚持规范、稳健的经营理念,深刻理解金融企业的风险属性,始终坚持“正视风险,分析和控制风险,对风险做到可测、可查、可控和可承受”;建立MD体制管理体系,以人为本,培养和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积极开展业务创新,为客户提供一流的服务;努力改善公司收入结构,增强竞争实力,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公司成立11年来连续盈利,截至2006年6月末累计实现税前利润65.07亿元,盈利能力居市场前列。
   2005年,公司被《新财富》杂志社评选为 “本土最佳证券公司”第一名。 2003年、2004年、2005年连续三年被《亚洲货币》杂志评为“中国最佳债权融资行”,此外,公司荣赝《亚洲货币》杂志2004年“中国最佳股权融资行”。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经济观察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