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媒体财经要闻(080523)(4)
这次地震是突然性重大自然灾害,而我国财政预算在3月的两会上就已经制定并获得通过,很难再进行重大调整。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率先垂范,压缩开支,节省费用,腾出更多的资金用于灾区重建,不仅使亲民政府的形象跃然而出,也必将进一步增强灾民抗击震灾、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勇气。更重要的是,中央政府的这种节约意识,为各级地方政府树立了一个典范,倘若各级地方政府也纷纷压缩公用经费支出,那么,不仅可以为抗震救灾提供更多的资金,也将为重建政府的工作作风和全面提升工作效率提供一个难得的契机。
灾后重建工作应重视规划从面到点
我们不能单纯地依靠感情和热情去做灾后重建工作,而应站在更宏观更长远的角度,给灾区一个整体的规划、布局和安排,然后,有条不紊地,按照从面到点的原则,逐步深入,为灾区人民提供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可以幸福地生活、工作的家园。我国有能力创造出一个灾后重建的典范。
在地震发生后没有几天,一些灾后重建工作就已经展开。比如,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本次汶川地震援建的第一所抗震希望小学已经在四川绵竹市遵道镇落成,这座新落成的抗震希望小学具有良好的抗震、防火、防水性能。除此,一些灾民也在各方力量的帮助下,开始重建住宅。
在灾难中,这种重建的速度对于提升灾区民众的信心,增强他们对未来生活的希望是非常有益的。但是,我认为灾后重建工作一定要有一个总体的规划、全面的安排、系统的布局,是一个从面到点的过程,而不是从点到面的过程。

- · 沈明高重回花旗 担任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 | 2009-08-11
- · 【早评】:大胆抄底!新行情即将启动! | 2009-07-31
- · 本周大事前瞻(7月6日-7月12日) | 2009-07-06
- · [早评]:粮食安全和股市安全都要抓 | 2009-07-06
- · 【早评】各种条件下如何寻找投资机会 | 200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