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媒要闻】中国股市影响美国
【每日漫画/daily cartoon】
改朝换代
(图片来源:卡格政治漫画网)
【热点/hot topics】
【北美洲/美国】
《纽约时报》:受中国股市跌价影响全球股市表现低
周一中国股市重挫,使全球投资者信心受到影响。
亚洲股市大幅大跌,中国股市在上周五下跌近3%基础上周一又下跌了近7%,投资者担心银行信贷的收紧将对中国经济造成影响。日经股市下跌了0.4%,日本在野党也压倒性优势赢得选举。欧洲股市也有所下跌。
截至周一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了47.92点,至9496.28点,跌幅为0.5%;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了19.71点,至2009.62点,跌幅为0.97%;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了8.31点,至1020.62点,跌幅为0.8%。
大宗商品市场也遭到卖盘打击,因此,能源与原材料板块跌幅较大。原油期货每桶下跌了2.91,至每桶69.83美元,这是一周多以来原油期货首次跌破每桶70美元。黄金期货下跌了0.8%,至每盎司949.90美元。
美国股市经历震荡下跌之时,又有两家企业合并计划出炉。北京时间周一晚间迪斯尼公司表示欲以4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Marvel Enterprises(惊奇娱乐)公司。迪士尼表示,Marvel股东手中每股股票将获得30美元现金,外加0.745股迪士尼股票。按照上周五的收盘价计算,此项交易对Marvel的估值为每股50美元。根据交易条款,迪士尼将获得Marvel的5000多个漫画角色的所有权,包括钢铁侠(Iron Man)、蜘蛛侠(Spider-Man)、神奇四侠(Fantastic Four)与X战警(X-Men)等经典角色。此项交易已获得双方董事会的批准,但尚需接受反垄断评估,并获得Marvel股东的批准。此消息一出,迪士尼股价下跌2.8%,而Marvel的股价则上涨超过了25.2%。
能源行业也传出了一起并购交易消息。钻头生产商贝克尔-休斯公司(Baker Hughes) (BHI)宣布,将以55亿美元价格、以现金加股票方式收购另一家油田服务公司BJ Services (BJS)。按照8月28日BJ Services股票收盘价格计算,上述收购价格的溢价率为16%。周一盘前交易中,BJ Services股价上涨了13%。
周一欧洲股市下跌,主要是由银行股领跌,受中国股市的巨大损失影响爱尔兰银行(Bank of Ireland)股指大跌。欧洲其它主要股指,英国富时100指数上周五上涨了40点,跌幅0.81%,收于4908.9点;德国DAX 30指数下跌了52.74点,跌幅0.96%,收于5465点;法国CAC-40指数下跌了39.60点,跌幅1.07%,收于3654点。
【欧洲/英国】
《经济学人》:重回大公司时代
当二十世纪时,资本主义的大财团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困扰,股东的质疑,和创业型企业家在创新上的挑战。
例如,泛美航空公司(Pan Am )的名字消失了。而其他的也只能是靠断臂求生。IBM 在1990年到1995年的时间里共解散了122000名员工。行业中大公司所创造的GDP比例从1974年的36%下降到1998年的17%,下降了一半。
而现在,天平开始变化了。很大程度上来说,是因为这场金融危机。危机摧毁了创业资本,对于那些初创型企业来说,创业资本就是他们的生命线。而对于另外一些公司,政府认为他们太大了以至于不能允许破产,而尽力地去拯救,花旗和General Motors.就是很好的例子。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这些都让大公司找回了之前几十年都没有的志得意满。
当然,大公司从没有消失过。这其中也不乏一流的,联合利华和丰田在挫折中依然还能创新。而且也不是所有的创业型企业走的都是成功的模式:网景和安然公司曾信誓旦旦地要变革行业,但最后还是灰飞湮灭。然而,市场的天平曾经是有些青睐小公司的。
两种发展趋势曾经激发了更多的创业热情。首先,放松管制打开了曾经受禁锢的市场。 一些国家型的公司,比如说AT&T,被新进入的公司所蚕食掉了以前的市场。上世纪70年代个人电脑和90年代互联网的兴起创建了一大批成功的创业者。1976年斯蒂夫·乔布斯和斯蒂夫·沃兹在乔布斯家的车库里创立了苹果电脑。拉里·佩奇在斯坦福大学宿舍里创建了Google。1975的微软和1984年的戴尔,创立者也只是初出茅庐的青少年。
但在金融危机前,放松管制已经开始不合时宜了。安然公司倒掉后,萨班斯法案的颁布可以说对所有规模的公司来说,都增加了压力。但大公司也许能承受的压力,甚至可能挤垮小公司。很多今天最有活力的行业都比IT行业更适合于大公司在生物技术领域,研发的投入大,而且几年甚至都不能有成果。
而未来的两种趋势可能会改变公司规模的天平。
一种趋势就是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对于外包的风险。诸如玩具公司、宠物食品公司都明白了如果他们的供货商 如果生产的产品糟糕,也会败坏他们自己的名声。行业中的大公司清楚,如果承包商不能生产符合品牌价值的产品,他们的产品制造期限就被打乱。波音公司曾经是最大的外包企业,但还是不得不接管摇摇欲坠的供应商。
第二个趋势就是大公司也开始学会了如何具有创业一样的企业精神。这些大家伙正越来越善于缩减开支,而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比如说 覆盖不同领域市场以及充裕的人才储备。思科公司正创新视频技术来提高员工之间的沟通效率。IBM 进行了好几次有关绿色计算机的头脑风暴,在全公司范围展开,参与者有150000。众所周之,迪斯尼公司也正吸收皮克斯的创造魔力。
也许你会担心,那些强悍的、装备更好的公司的复兴会破坏目前的竞争,也不见得。大的并不总是丑陋的,就像是小的并不总是美的一样。很多创业者都想把他们的公司打造成巨头(至少想将自己卖给巨头后变现)如果大公司没有创建出大型的服务器,也不可能会为年轻的小公司提供云计算服务。
最成功的商业生态体系应该包括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公司:在硅谷,既有的历史很长的公司,也有不断变化中的很多初创型公司。在最近几十年美国的商业环境远比欧洲要富有活力得多,这是因为美国不仅鼓励创建公司而且让他们不断成长。 而在欧盟国家的公司中,创建于1980年之后的公司市值排在前1000名的只有5% ,而在美国是 22%。
大公司时代的回潮对于世界经济来说是一个福祉,但政策制定者和商业人士需要注意规避以下陷阱:商业不能成为规模的膜拜者,单纯地看中大小,尤其是不要盲目地同时张狂进入很多不关联的行业。也许当你为资金发愁时,大型的综合企业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但这样的时光也不会太长久。成功的大公司大致上说都会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
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既要避免对于大公司天生的怀疑态度,也要避免过去一味地包容国家型企业的做法,政府花大笔的资源来挽救濒临破产的诸如GM,这样的公司是太差劲了。对于政府来说,要想很好地利用手头资源,最好就是要努力去除创业者创立公司和由小到大发展的障碍和压力。
【亚洲/中国香港】
《东方日报》:日相大热鸠山推销东亚共同体
鸠山早前发表政纲,公开提出创建“东亚共同体”的目标。这个共同体由中日韩等国组成,香港和台湾地区均包括在内。他表示,虽然日美安保体制今后仍是日本外交的基础,但日本亦不能忘记东亚国家的重要性。
鸠山亦提出,如果民主党取得政权,他将深化中日关系,不会参拜靖国神社、恪守“无核三原则”,并有意在今年内到中国访问,显示他欲与中国交朋友。有评论指,自民党以靠拢美国去应对中国崛起,但不是成功的策略,不仅未能遏止中国崛起,反而令日本更加依赖美国。民主党有意减少依靠美国,加强与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的关系,应该是反思后的理性选择。
日本外交政策传统上是亲美的,但民主党积极向中国等邻国示好,表示会实行亲亚外交,这令人观望。民主党一旦上台,处于中美夹缝间的日本会否把其对华及对美关系间的平衡作重大调整。
民主党党魁鸠山由纪夫提出“友爱外交”,批评自民党近年以对方是否拥有民主等相同价值观来决定跟该国的关系,并以成立东亚共同体为目标。
民主党干事长冈田克也说,一旦民主党执政,将与亚洲国家加强合作,中日关系将更上层楼,并承诺首相不会参拜供奉二战战犯的靖国神社,也不会干涉中国内政。
民主党的政纲提倡全力与中国等亚洲国家建立互信,在贸易、金融、环保和救灾等范畴确立区内合作体制,跟亚太区各国缔结经济及贸易协议。

- · 经济蓝皮书:中国今年GDP达8.3%以上 | 2009-12-07
- · 华为的选择 | 2009-12-07
- · “三胺事件”一年 中国乳业市场恢复 | 2009-12-07
- · 不靠谱的战略 | 2009-12-07
- · 中国重工等三新股今日网上申购 | 2009-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