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媒视角】力拓案引发担忧
【亮相/zoom】
奥巴马白宫生活照片
【热点/hot topics】
【北美洲/美国】
《纽约时报》:中国需调整发展模式以期成功
北京担心全球经济衰退会令失业上升。但就业不足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中国自身的发展模式。
大量工人埋头于缝纫机和工作台前,为全世界制造T恤衫和玩具,这种传统形象让人觉得,这个劳动密集型经济为主的国家似乎有着取之不尽的劳动力供给。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中国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正在以日益增长的速度消耗资金,因此限制了工作岗位的增长,减少了整体经济中劳动力的比例,从而抑制了家庭消费——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宏观失调因素之一。
世行北京代表处的经济学家高路易(Louis Kuijs)称,“我们一直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是资本密集型,并没有带来其他增长方式应创造出的城市就业岗位。”
世行测算,中国的总股本占GDP的比例从2000年的248%增长到2008年的295%,证明了中国近十年的两位数增长主要来自于资本支出。
与此同时,中国的家庭并未从国企的丰厚利润中得益。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工资在国民收入中的总额从十年前的52.8%下降到2007年的39.7%。
由于收入增长缓慢,也就不难理解,中国家庭消费在GDP中的比重小于其他国家,去年这一数据仅为35.3%。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城市年就业增长率自2000年开始平均值为3.8%,但高路易称,在同样的经济发展阶段,中国创造出的就业机会少于日本和韩国。
“中国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观点依然成立,政府应该尝试去改变,”他说,“经济危机已经加强了创造就业的动机。”
当然,高产量和相对较低的就业人数表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这也是提高生活标准的根本方法。
“但是,就业增长速度较慢很显然也是中国政府关注的问题,这对于经济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康奈尔大学教授艾斯瓦?普拉萨(Eswar Prasad)称。
据估计,去年冬天,由于国外对中国商品需求的突然下降,再加上房地产市场的突然降温,导致建筑和出口行业中大约2300万农民工因此失业。
政府官员也认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去年,一个政府机构估计中国的失业率为9.4%,比六月份城镇登记失业率4.3%高出一倍以上。上个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称,就业需求和供给的差异会在2008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
那么,中国应该做什么呢?
第一,停止扶持资金需求量巨大的重工业。国有银行的低息贷款,估值偏低的汇率和廉价的生产要素如土地和能源都令这一行业得益。随着经济发展成熟,制造业的相对重要性也在降低,但在中国,重工业的份额从1978年改革开始时的47.9%上升到2007年的48.6%。
第二,北京应当复制在工业领域的改革道路,让民营和外资企业与国企在银行、交通、电信、物流等领域同场竞技。
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已经上升,从1978年的23.9%上升到2007年的40.1%,但对于像中国这个发展阶段的国家,这一数字应该是55%左右,亚洲开发银行北京代表处经济学家冯幽兰(Yolanda Fernandez-Lommen)说。在美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了80%。
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称,如果中国在人力资本和技术方面投资,提高生产力,2025年之前,向服务业的转型会创造超过一亿个工作岗位。
“服务业需要填补偏重工业的发展模式留下的就业鸿沟,同时增加收入,”最近的一份麦肯锡全球研究所报告称。
重塑中国的发展模式并创造更多就业在纸面上很容易。但操作起来却殊非易事。这意味着结束对国有工业企业的大量补助,并使其拿出一部分利润作为分红。并调整服务行业内国企的垄断地位。
位于香港的巴克莱资本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彭文生称,“这很难处理,因为有很多国有部门对政策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欧洲/英国】
《金融时报》:力拓案引发在华外企担忧
力拓(Rio Tinto)驻上海的4名管理人士上月被捕,引发了人们对中国政府打击外国公司的担忧,而这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翰宇国际律师事务所(Squire Sanders & Dempsey)驻北京办事处的合伙人詹姆斯?齐默尔曼(James Zimmerman)表示:“2007年以来的趋势是,对外来投资的质量和可持续性进行更密切的审查。可以理解的是,经济危机唤起了保护主义情绪,这加重了外国投资者未来将遭到冷遇的担忧。”
力拓一案引发了人们的猜测:就在中国现金充裕,对资本输出比资本输入更感兴趣之际,中国政府开始变得公开敌视国际投资和跨国公司了。
今年前7个月,外国对华直接投资总计48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0.3%,延续了此前连续10个月同比下滑的趋势。尽管投资额的减少可能主要是由金融危机所致,但就在近几个月全球信心开始回升之际,这种下跌实际上反倒加速了。
一些跨国公司驻北京的高管告诉英国《金融时报》,尽管他们认为力拓案是特例,但他们对在华收集信息和做市场分析的员工的安全更加担心了。
而中国司法和政治体系的不透明与看似随意性,加上力拓高管最初是以涉嫌窃取国家机密(可判死刑)为由被拘留的事实,更加剧了他们的这些担忧。力拓高管后来受到的正式指控是商业贿赂罪和侵犯商业秘密罪。
据媒体报道,最近还有数家外国公司也卷入了中国的贿赂案。
尽管有些时候,案情的披露最初源于美国和其它地方正在进行的法律诉讼,但中国官员已表示,他们正在调查这些案件,而且中国的报道都集中在外国公司的罪行,而不是受贿者。
伍特克表示:“在一些商业领域,红地毯似乎已经卷起来拿走。我们的一些会员和美国同事表示担忧,中国正在疏远其天然盟友——欧美的大型企业。”
在中国政府要求国有企业向海外扩张之际,这种做法甚至可能会促使外国公司要求其政府同等对待中资企业。
以汽车业为例,纵然中国汽车制造商如今正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自己的收购对象,但中国只允许外国投资者与本土合作伙伴设立对等持股的合资企业。

- · 增长仍是主基调 转变方式成新脉络 | 2009-12-08
- · 经济蓝皮书:中国今年GDP达8.3%以上 | 2009-12-07
-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 2009-12-07
-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应重点增加居民消费需求 | 2009-12-07
- · 华为的选择 | 2009-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