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前位置:首 页 > 2008两会专题 > 两会观察

体制改革迈步 民主建设发端

    
作者:经济观察报
发布日期:2008-03-03

与往年相比,2008年的全国“两会”是中国现代化链条中极为关键的一环,将折射出特有的价值与意义。这是因为,今年是落实中共十七大战略部署的第一年,“两会”之上将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组成新一届政府,这毫无疑问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将对未来5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格外引人关注。
今年的与众不同之处,不止于此。年初,《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献辞——《喜庆伟大的2008年》。文章说,重大时间节点、重大历史事件,注定让一些年份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永恒记载。而用“伟大”形容一个年份,在《人民日报》是罕见的,可见2008年的确不同寻常,而“两会”事关开局,自然更是不同寻常。

对2008年特有的价值与意义,我们也曾有过自己的预判。2005年的《经济观察报》年终特刊,主题就是 “08年”。当时我们说,2008将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关键节点。政府换届、北京奥运、台湾选举、香港政改等等,都集中在这一年。风云际会,情势变迁,过去隐而不见的问题一一浮现。我们试图为人们提供一副观察未来的透镜,同时也表达了某种担心:我们正在一条大道上驱车前行,那座桥梁上有种种障碍,如果处理不当,我们就会受到伤害,就可能跌入低谷;平安越过它,未来的道路就会更加开阔,更加平坦。

现在看来,我们之前的“08年”特刊,与其说是“预言”,不如说是一种美好的期待。而这种期待,已经一步步变成能够触摸、可以感知的现实。整个世界都以急切的兴趣关注着我们每一点滴的变化。可以肯定,在2008年,社会公平正义将得到更好的保障和维护,民主政治建设将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这是因为,中央政府的发展理念和执政理念正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务实,有所凭据,渐次可达。

比如从民生角度而言,自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就提出的“和谐社会”目标,近来有了一个较为具体的新标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在年前的十七大中,这“五有”与“民生”一词一起,首次进入党代会的报告,并在其后的各种场合、各类文告被最高层频频提及。可以想见,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围绕“五有”目标建设将会生发出诸多热点话题。

当然,这样的“五有之乡”不会凭空掉下来,也不是一味由政府包办就能实现的。举凡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要想发展与充裕,必须依靠更充分的社会化、市场化。而对于更开放的市场,发育靠自由、保障靠民主、维护靠法治应是不变的总纲。当前首要任务,就是改革政治体制中那些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将目前还带有计划、行政、生产建设色彩的政府转变成公共服务型和公共管理型的政府。

这也是今年全国“两会”核心主题之一。以此为发端,以构建服务型政府为指归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将全面启动,尤其在加大机构改革力度、探索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等方面多有举措。可以说,这是当下中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步骤。多年迟滞不前的综合配套改革,终于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我们认为,这是落实中共十七大之“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部署的良好开端。与此同时,我们相信,十七大所提出的扩大公推直选、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等等一系列党内外民主政治建设也会陆续展开。我们希望,在对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新矛盾、新问题作出有序安排的同时,今年“两会”所传达出的改革理念,应该超越后五年、后十年的时限,成为指导我们的社会发展的一个长期主题。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经济观察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