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前位置:首 页 > 2008两会专题 > 媒体精华

路透:中国政治改革对经济前景至关重要

    
作者:
发布日期:2008-03-04

学者指出,共产党必须让出一些政治权力,方可加速经济改革,确保经济高速增长,从而使共产党的统治合法化。

在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周三召开会议前,共产党内部坦承需要加深"政治制度改革".

中共中央党校近期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政治制度落後正影响经济发展;如果2020年前达到"现代文明社会"、随后数十年达到"成熟的民主与法治"的过程出现延宕,则经济混乱、贪腐加剧以及民众不满等问题将接踵而至.

但该报告亦指出,政治制度改革的目标不应是普及选举、多党制以及媒体自由.

报告称,改革的目标应是适度集权并迈向市场经济的模式.这听起来很含糊,但金融市场必须关注相关发展,因为即使政制改革仅涉及引进一些制衡、提高透明度及加强问责,对经济政策仍可能产生深远影响.

土地产权问题

经济学家提出了一连串的改革要务,而且主要是政治上而不是技术上的.例如,由独立的央行设定利率、放手让人民币自由交易、开放中国居民投资海外、让市场决定谁可取得贷款以及哪些企业可以上市,这一切都涉及将权力由官僚及党干部手中释出,而当前相关权力的行使常沦为专断,过程亦不透明.

当前最能阐明政改与经改关系的一个热门议题,莫过于农村土地产权的问题了.

农民租借农地30年,但并不拥有这些土地,这令他们无法以土地作为抵押品去取得贷款,因此也难以进行投资以提升生产力.

令情况更糟的是,不择手段的地方官员常勾结地产开发商,以城市发展之名强徵土地,而农民获得的补偿少之又少.

中国宪法规定土地集体拥有制,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教条之一,官方已一再否决土地私有化的提议.但中国每年爆发数以千计的抗议强徵土地事件,越来越多人因此认为,有必要给予农民更大的保障.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驻北京学者丁学良已获邀担任重庆及成都官员的顾问,就城市与农村如何和谐发展提供意见.

"其中一个关键议题是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包括让农民扩大土地产权交易的可能性,"丁学良称,"我不会称之为明确的土地私有化,但看来是正朝此方向发展."

政治发言权

如果农民能明确拥有他们的土地,也会更有信心进城打工,而这对中国继续提升生产力及生活水平极为重要.

上月发表的一份农村政策文件呼吁建立前所未有的农村土地产权注册制度,总部位于西雅图的农村发展研究所(RDI)驻北京主管李平指出,这显示当局终于认真看待保障农民土地产权一事.

李平表示,这也具有潜在的政治改革涵义,因为"当人民拥有稳当的财产权,他们也会想要某种政治发言权,以保障自身的权益."

去年6月,福建厦门的居民即走上街头,抗议在住宅区附近兴建化工厂,担心建厂的环境风险降低他们的房子的价值.建厂计划被迫搁置.

而在上海,磁悬浮高速铁路扩建计划亦遭居民强烈抗议.在此类事件中,寻求政治和解--而非将抗议者视为颠覆分子,藉此建立对发展代价的共识,这对中国经济的长远前景应有助益.

削弱地方官员权力的改革肯定会遭遇反对,但改善管治、提高透明度并不一定会威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驻巴黎中国专家Richard Herd指出,中国

向市场经济以及有产阶级的出现,迄今均未削弱共产党对中国的掌控.

"我们讲的是完成改革,"Herd称,"这会令控制一切变得比较困难,但我不认为这些改革会削弱共产党的政治权力."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经济观察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