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利用景区资源获得利益最大化,对地方政府来说是一道难题,首先要解决的是:门票如何收?思路有二:第一,通过高门票获得直接收入;第二,通过合理的门票带动旅游周边产业的发展。杭州把第二种思路做到了极致,从2002年开始逐步把西湖周边景点免费开放,损失了门票收入,但算大帐后它仍是盈利者。
杭州模式不一定适合复制,每个景区各有不同。现今登岛免费的鼓浪屿,多年来一直酝酿票务改革,希望通过门票调节客流量。但无论如何,单靠“门票经济”发展旅游一定不可持续,过高的门票将侵蚀旅游生命力,凤凰古城的门票劫至今没有过去,而江西婺源,也看到了“门票经济”的天花板,并尝试转型。
——编者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沈念祖 实习记者 陈哲 李浩杰 今年3月,婺源的通票从180元涨到210元,引起不少争议。涨价的同时,婺源又推出各种优惠。今年五一黄金周,婺源推出打折政策;此次国庆黄金周到来前,江西婺源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国庆期间给所有游客8折优惠。
升降之间,是近年来颇受争议的婺源乡村旅游模式的自我革新。“门票经济有缺陷性,过客匆匆,效益增长不是很快。公款旅游之风刹住之后,收入很快就下降了,可持续发展的应该是休闲度假。”婺源县旅游委员会副主任王晓玲说。
婺源提出景区未来的发展方向是逐步取消门票,推动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由资源竞争向文化竞争、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养生旅游转变。【全文】

经济观察报 杨兴云/文 始于今年4月的凤凰古城门票劫依然没有过去。
国庆节前夕的湘西小城凤凰,原本应该是游客众多的时候,但在4月10日实施148元“门票新政”以来,除了偶尔走过的以老年游客居多的旅行团队,古城里冷清得很。
张老师正端坐在标营街自家客栈前的凳子上,打量着偶尔路过的行人。这是凤凰古城沱江边最热闹的一条街,但很长时间张老师都没有迎来一位住店客人。张老师是凤凰古城剑道坪小学的退休教师,现在的身份是凤凰古城的客栈老板。
她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她家客栈总共20间客房,当天入住的只有2间,加上续房的8间,刚好一半,这已经算最好的了。“以前一般到中午,所有房间都爆满。去年一般当季每间房的价格要150元至180元,现在是只要有人住,七八十元都行。”【全文】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韩雨亭 杜雪“我相信很快就会出结果了。”厦门市万石山-鼓浪屿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以下简称鼓浪屿)副主任叶细致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说,为了解决鼓浪屿面临的现实困境、加快“申遗”步伐,厦门市政府将推出一系列措施,包括门票制度改革。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鼓浪屿以它的传奇色彩和人文气质吸引了众多游客,推动了厦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但是,没有任何节制的大开发和低端的商业生态,也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优雅的鼓浪屿沦为了一个“旅游集散地”。
近几年,厦门市政府一直在设计各种方案,希望改变这一现状。
在厦门提出的方案中,最主要的还是以“限客”为目的的门票改制。但是否应在鼓浪屿收“上岛费”,官方和民间的声音始终存在矛盾。【全文】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彭友 于湘南 虽然西湖里的著名景点“三潭印月”被一个走神的船工撞成了“二潭印月”,但杭州依然是刚刚过去的中秋小长假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这一现象,得益于杭州绝大多数景点都免费对游客开放。当地政府发现,只要每个游客在杭州多逗留24小时,杭州的年旅游综合收入便会增加100亿元。统计数据显示,西湖免费十年来,杭州的境内外游客人次数增加了2.1倍,而旅游总收入增长了3.7倍。
免费模式虽然吸引了大量游客,负面效应也随着而来。“最大的弊端就是人流太大,杭州的景区都位于市区,导致交通非常拥堵,给市民出行、生活也造成不便。消费资源、物价水平也受到影响。”梁雪松分析说。【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