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通衢
导语:

刘金松

“上午在北京开完研发会,下午不耽误回郑州指导设计与生产。”随着北京、郑州之间高铁的运行,河南麦草动漫科技有限公司CEO黄涛的两城一家的生活正在成为现实。作为一家在郑州成立两年多的创意型公司负责人,他刚把公司的研发与营销中心拓展到北京。

河南省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云龙则认为,高铁开通后拉近了城市之间的心理距离,“交通快捷,来回方便,两个半小时就可以从北京到郑州,有了同城的感觉,更有利于河南企业从北京引进高科技人才。”他正在和中国科学院洽谈,希望能在郑州建设一个产业的研究中心。

生意之外,对郑州人而言,随着高铁的开通,生活方式也有了更多可能。作为一个火车拉出来的城市,一百年前,京汉铁路的开通,带动了郑州的发展,使其从河南省内一个不知名的小县城逐渐成为河南城市的龙头;今天,高铁的运行,正在使其面临新的格局。

高速时代

高铁开通后带来的快生活,使郑州人在一天之内便可尝遍东西南北的不同特色的风味美食。不管是味道迥异的南方海鲜和羊肉烩面、北京烤鸭和武汉热干面,还是相距千里的少林寺和兵马俑,都已经成为郑州“一日生活圈”里特色鲜明的组成部分。

以郑州为圆心,一个小时可能到河南省内最远的信阳和安阳;两个小时可以到达邻近的省会城市武汉和西安;两个半小时可以到达北京;加上正在修建中的郑州到徐州的郑徐高铁,郑州正在形成一个市内半小时、省内1小时、国内3小时的高铁交通圈。

而根据国务院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还将建设郑州至万州客运专线,研究规划郑州至济南、至太原、至合肥等快速铁路通道建设。一旦实施,郑州将对周边省会城市形成放射状的两小时左右经济圈。

时空距离的缩短带来的不仅是交通上的便利,也在改变着人们的出行和生活方式,并孕育着新的商机。在郑州举行的一个迎接高铁时代到来的营销会上,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金定海讲过一个亲身经历,武广高铁开通后,有一次他去武汉大学,在校门口遇到了排得很长的队伍。过去一问才发现很多都是从广州到武汉看樱花的游客,而在武广高铁开通前,同一时节到武大赏樱花的广州游客并不多。

随着辐射半径的延伸,郑州拿什么吸引这些新增的跨区游客?如何更好地挖掘这些随高铁而来的人流、物流中的商业价值,也成为政府、企业、学界等热议的焦点。有河南本地营销界人士建议,政府应该打造一批特色商业街、小吃街;同时扶持一些传统名吃,做大做强,借助高铁产业链打开全国市场。

九鼎德盛首席经济学家张保盈认为,作为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郑州和周边城市正在形成一个新的高铁商务圈,郑州可以利用特殊的区位优势成为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并借力郑东新区金融中心、经济中心、会展中心的功能,开发观光旅游、会展商务。

他还建议以郑州为圆心,半小时车程为半径,打造涵盖郑州和开封、洛阳、新乡等周边重点旅游城市的“大郑州”旅游区。进而发挥交通网络资源优势,将郑州和外围的南阳、三门峡、信阳等二级城市连在一起,拓展旅游版图,建设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房地产业人士则希望高铁的开通,能使郑州吸引更多周边的置业者,既有省内的如周边的洛阳、许昌、焦作等地居民,也包括北京、武汉、西安等地的投资客。

借势

高铁的开通使郑州的交通枢纽优势更为巩固,京广高铁、徐兰高铁将在此交会形成全国唯一一个铁路客运专线“十字”架。另外,还有高铁支线——郑渝、郑济、郑太等,全部建成后可在郑州实现米字交会。

作为高铁枢纽,郑州东站将汇集32条轨道,每天有约15万人在这里集散,人流量为郑州老火车站的1.5倍,2020年的客流量预计达到4000万。这里不仅是一个新的交通中心,也将成为一个新的经济中心。

如今,郑州高铁站区域正在成为郑州高端写字楼增量最为集中的区域,以高铁站为中心5分钟交通圈内,包括绿地、正商等20多家房地产企业同时布局了大型城市综合体、5A级写字楼。

一些投资客也在纷纷押宝高铁带来的升值潜力。一位当地媒体同行也在郑州高铁站与老火车站中间的地段出手了两套小户型,并认为这一地段将极具升值潜力。

对郑州而言,除了高铁对所在区域带来的直接拉动外,也为本地企业跨区域整合资源提供了便利。河南省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云龙则看到了高铁开通后对郑州承载力的拓展。他所在的中心正在和中国科学院洽谈,希望对方能在郑州建设一个产业的研究中心。如果合作成功,这将是中科院在河南设立的第一个直属机构。

王云龙认为,发展高科技产业,城市平台的影响非常大。比较直观的一条就是要看人家高科技人才愿不愿意到你这个项目所在的城市来。作为河南省的人大代表,他在河南两会期间和其他十多位代表一起提交了一个议案,建议河南省委、省政府研究“关于郑州市申报副省级城市有关方案”,积极向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争取,支持郑州市申报副省级城市。

推动郑州“升格”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希望能借“升格”提升郑州的影响力和承载力,在王云龙看来,有些产业对城市的需求,郑州已经不能满足了,这不是企业能解决的,需要中央的支持。

高铁的开通则有助于弥补城市的某些不足。王云龙举例说,“即便有些科研人员把家安在了北京,高铁开通后,他可能就会愿意到郑州来工作,从北京坐高铁到郑州只需要2.5个小时,就算是他从北京城东走到城西也得2个小时。”

在王云龙看来,高铁开通后郑州和北京的资金、项目、人才打破了地域上的限制,形成了实实在在的连接,整个信息流、科技流都大大缩短。

对这种时空距离缩短所带来的影响,黄涛有着直接的体会。他曾经参加过一家创业杂志举办的黑马大赛,并进入了前30名,但在与投资机构交流时,他注意到一个细节,很多投资人讲究两小时投资圈,就是看项目只看两小时车程以内的,太远的项目,除非具有独特吸引力,一般情况下,就懒得去看。

把公司的研发、营销中心拓展到北京后,借助高铁时代的交通,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北京的资金、人才优势,也使往返兼顾北京和郑州两地的业务更为便利。其刚刚推出的儿童启智教育项目“二兔邮包”,正是和北京一家公司合作,由对方负责提供儿童动手启智教育方面的研发与设计,河南麦草动漫负责配套的动画、漫画创作。

黄涛将此次合作称为高铁两端的成功联姻,“北京在教育领域拥有的优秀专家资源,在很多省份是不具备而且短期内无法弥补的。”

挑战

高铁的开通在为郑州带来新的“钱景”的同时,也有一种担忧。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博士朱攀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京广高铁打通了从南到北各大经济圈相连接的黄金通道,促使河南融入京津冀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的步伐加快。但同时也要掌握吸引的主动权,避免“被吸引”。

朱攀峰举例说,石家庄就是很好的例子,因距离京津太近,周边城市的优质资源被两个大都市吸干榨净,在河北就形成了经济的“黑洞”。

在张保盈看来,高铁开通所带来的交通便利,不仅将加速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也会带来产业的梯度转移。总部经济、会展经济、楼宇经济等高端产业,可能会更多地向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发达城市聚集。如果一个城市没有明确定位和比较优势,在产业梯度转移调整中可能会成为“过客”。日本、法国的高铁建成几十年后,均出现过很多中小城市逐步“边缘化”的现象。

张保盈建议,郑州已经是中原最大的商业城市、中心城市,要通过自身的发展与创新,吸引和拉动开封、新乡、洛阳、驻马店等周边地区经济要素向枢纽区域集聚,诱导其他经济单元的成长,从而使枢纽地区具有优先增长的优势,进而向周边地区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

“在高铁时代,郑州和河南应抓住机遇,改善发展环境,登上高铁做‘乘客’,莫成‘过客’。”张保盈说。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