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伟:V形复苏过于猛烈经济刺激需谨慎 | 07-28
- 不惟中国,全球范围内被次贷危机撇除的泡沫,都在被廉价印钞机重新制造出来
- 薛涌:经济学家需要多元性 | 07-28
- 未来的复杂性和任何学术的复杂性一样,几乎都不可避免地会在学者中引起争议。经济学家内部意见太统一,倒让人担心这个群体思想单一、僵化和缺乏创造力了。
- 吴晓波:国企“地产淘金热” | 07-28
- 可以预见的景象将是,随着大型国企纷纷到地产业中“淘金”,势必绑定更多的国有金融资本进入,这将直接减弱中央政策对地产降温的执行力度。
- 何帆:中美对话中的说与不说 | 07-27
-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他说的就是杠杆的作用。对于中美双方来说,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就是撬动经济结构调整的杠杆。
- 丁学良:中国汽车业软骨病严重 | 07-27
- 如果始终想以廉价的经营战略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虽然昂贵不一定买得到好货,但便宜一定买不到好货。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可靠性、安全、环保等性能必须瞄准全世界最...
- 巴曙松:货币政策宽松应有度 | 07-24
- 政府依靠超常投资已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成功跑完第一棒,
下一步的重点应当是把握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度”。
- 秋风:通货膨胀已经发生了 | 07-24
- 价格总水平没有上涨,并不等于经济体没有遭受通货膨胀之害。事实上,通货膨胀对经济体的真正危害本来就不在价格总水平的上涨,而在整个经济体的相对价格结构遭到扰乱
- 张千帆:谣传的自由与限度 | 07-24
- 言论自由受宪法保护,但任何自由都不是无限的,无中生有的谣言显然是不受保护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区分受保护的言论和不受保护的“谣言”。
- 笑蜀:以市场的名义去市场化值得警惕 | 07-23
- 垄断国企的利益并不自然和自动等同为国家利益,他们都有追逐其特殊利益的强烈欲望。而且莫不拥有巨大的政治优势,一旦监管失效,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威胁不言而喻。
- 易宪容:增加土地供给未必降楼价 | 07-22
- 在一个以投资为主导的房地产市场,增加土地和房源供应是无法真正做到平抑房价的,只会为炒作者提供更多的可炒作产品,让房地产市场的泡沫越吹越大。
- 赵晓:当心经济病毒的变异 | 07-22
- 烧钱过冬的好处是把经济衰退的一代病毒在中国消灭了,这是值得庆幸的。但不幸之处在于,一代病毒有可能演变成二代病毒,更可怕的一个病毒,就是滞胀。
- 鲁宁:飙车案判决离正义还有距离 | 07-22
- 113万元的赔偿客观上减轻了法律对胡斌的刑罚,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花钱买刑”的不义,在现实“国情”下,更易让人得出司法腐败的结论。事实上,刑事附带民事赔偿制度的出现,在世...
- 丁东:大学中令人担忧的逆向淘汰 | 07-20
- 过去的大学校长多是德高望重的社会贤达,现在的一些校长更像亦官亦学的人物。而且,目前还在逆向淘汰的轨道上继续滑行。这种机制不变,投入再多的教育经费,也难以打造出一流大学。
- 易宪容:国内融资“大跃进”隐藏大风险 | 07-20
- 前中国金融市场的融资疯狂的危险,并不在于其数量与规模大小,而是因为这种疯狂一旦成为中国金融市场的主流融资模式,就可能让整个社会的金钱与权力结合得越来越紧,越来越深入。
- 何帆:近看是V,远看是W | 07-17
- 到目前为止,我们无法排除中国经济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性。而且,短期的反弹越是迅猛,出现二次探底的概率就越大。
- 钟伟:资产价格周期与人口变迁 | 07-17
- 一个人口年轻而创造梦想的国度,比一个老迈而日趋保守的国度,更容易孳生资产价格泡沫。中国目前国民年龄平均为32岁,在国民平均年龄达到45岁之前,资产价格有可能总体上保持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