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合肥去(1)
汪言安
17:07
2010-04-28
订阅
 1  |  2 

经济观察报 汪言安/文

从上海到合肥

已经在安徽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亚洲最大的工程塑料及热塑性复合材料生产基地之一的企业,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决策者们,4年前正在到处为寻找新的合适的生产基地而奔走。

合肥市杰事杰新材料公司总经理的罗煜说,2006年的上海,由于世博会筹备项目的逐渐开工,一个民营企业想拿到地基本上没有可能,即使能拿到地,昂贵的地价也让企业承担不起。

产业转移是大势所趋,可是要转往哪里?决策层眼光投向的还是长三角城市,接触得最多的是嘉兴、苏州等地。

“当时根本就没有想到过会来合肥,不知道合肥市政府的领导从哪里获悉我们要转移生产基地的消息,连续两次主动找到我们。”罗煜说,“我们印象中合肥是一个藉藉无名甚至落后的中部小城市,因此很没信心。”

下了飞机,杰事杰考察团队在合肥市政府官员带领下直奔合肥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区。车在宽阔的路面上行驶,一个个熟悉的企业名字展现在眼前:可口可乐、江淮汽车、长虹、格力、海尔。

老家是安徽的杰事杰创始人杨桂生开始怀疑自己的眼睛,感慨“合肥真是大变样了”。

合肥市愿意拿出150亩地,其他一切外来企业所能享受到的优惠,一点不落的给到位。

这让杰事杰感到惊喜,按此规模设计生产线,项目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38亿元人民币,并将建设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工程塑料及复合材料生产、销售基地。

当时企业正处于快速扩张期,资金不足成了最大的瓶颈。根据预算,这项投资需要4.6亿元,杰事杰只能拿出1/3来,怎么办?合肥市政府主动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首先,由合肥经开区下属的国资公司海恒集团直接出资入股合肥杰事杰,占8%的股份,待项目正式投产后择机退出;其二,上海杰事杰把11项专利的知识产权质押给海恒集团,由海恒集团向银行担保贷款;其三,创造性地提出“厂房代建”模式,由海恒出资为杰事杰代建厂房,并支持部分设备采购资金,通过项目投产后产生的利润和减免税收回购厂房和偿还设备采购款。

罗煜承认,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他们对这种合作方式一开始有些忌惮:国资背景公司入股,是否会由于机制体制的问题造成合作效率的降低和行政干预过多。据此,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明确承诺 “国资公司介入只为解决企业融资难题,不介入公司的经营管理,三年内择机退出”。

2009年年底,这家国资公司股份完全退出合肥杰事杰。杰事杰则通过产业整合,将公司所有工程塑料和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生产线整体搬迁到合肥,而上海只是作为集团行政和研发所在地继续保留。

生产基地整体搬迁到合肥的不只是杰事杰一家,早在8年前,世界500强企业联合利华就开始逐步将其生产基地迁移到合肥,直到今年的3月份,联合利华一口气关掉了上海的6家工厂和广东的一家红茶厂,将其生产基地整体搬迁到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也由此升级为该公司全球的四大生产基地之一。

整体迁入合肥之后,来自联合利华公开的数据显示其综合成本下降了30%,这对毛利率不高的日化企业而言,也就意味着利润的大幅提升。而作为对上海政府的承诺,生产基地搬迁之后,联合利华在华的总部和研究中心依然留在了上海。

联合利华生产基地整体搬迁到合肥之后,与之联系紧密的上下游企业也开始在合肥聚集,一条围绕日用化工产业发展的产业集群效应也开始体现出来。

罗煜也透露,随着生产基地落户合肥,公司上下游的一些合作公司也开始频繁地来到合肥,有些甚至正在为落户合肥做准备,产业的积聚效应会在不久的将来更加明显。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