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汽:共和国的车轮(3)
在“红旗”开始小批量生产后,质量问题逐渐暴露,驻外大使们反映红旗毛病太多。到了80年代初,国务院主要领导外出时,他的“红旗”后面还有一辆备用车,要是“红旗”在行驶中突然冒烟了,马上中途换车。
1981年5月14日,人民日报登出了“红旗”轿车停产令:“红旗牌高级轿车因耗油较高,从今年6月起停止生产。”截止到此时,红旗在过去20多年里共生产了1540辆。
改革开放给红旗带来了第二次生机。90年代,一汽通过与国外公司合作,逐步开发了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新型“小红旗”和豪华风格的“大红旗”等多个品种的系列产品。
其中,“小红旗”是红旗停产以来首次复产的第一批车,但该车已不再是原来的红旗,而是以奥迪100为原型改造的新车。
1998年11月10日,一汽与美国福特公司联合开发的大红旗CA7460高级轿车下线,之后发展成为红旗的旗舰系列。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红旗重生依然困难重重,但一汽集团已经下定决心复兴红旗了。目前,一汽自主轿车共有4个平台,其中H平台指的就是红旗。
第三次创业
“缺重少轻,轿车几乎空白”是80年代末期我国汽车工业产品结构的现实。一汽在完成工厂改造、产品换代之后,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以轿车、轻型车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创业。
在发展轿车方面,一汽确定的发展战略是:从中高级起步,向下发展,以老厂为依托,轻轿结合,分期实施,先建年产3万辆的先导厂,挡住进口,进而瞄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一汽开始一边合资合作、一边搞自主开发。1989年,3万辆奥迪先导工程起步,次年4月,第一辆乳白色的奥迪轿车驶下装配线。
1991年2月8日,一汽与德国大众以50%比50%的出资比例成立了合资公司一汽-大众,总投资达111.3亿元,年产能为15万辆。
与此同时,一汽也开始了“以中型车为基础,向轻、重两头发展”的战略转移,以改变当时“缺重少轻”的局面。事实上,一汽很早就有了建设一个年产6万辆轻型车的设想,这个设想还被列入了我国轻型车四大基地建设蓝图和国家“七五”计划。

- · 承销商变更 一汽整体上市“最后一公里” | 2009-08-14
- · 承销商变更 一汽整体上市“最后一公里” | 2009-08-14
- · 一汽大众成都CNS项目零部件园区启动 | 2009-07-29
- · 日本大发撤离中国 森雅将改挂一汽车标 | 2009-07-24
- · 日本大发撤离中国 森雅将改挂一汽车标 | 2009-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