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泡泡的悲伤回忆
孙健芳
2011-04-14 16:35
订阅

孙健芳/幸福的泡泡总是相似的,不幸的泡泡总是各有各的不幸。重新翻开《蓝筹的狂欢》这个稿件时,我的第一感觉即是如此。

此文章与我2007年8月4日写的《可怕的蓝筹》都是讲述那个烽火连天、战鼓雷鸣时代的躁动和梦想。我敢说,目前市场上盘桓的这些所谓的财富大佬都与那个年代的迅猛生长有关。

与当时相比,我之后才更清晰地明白,那个有关蓝筹泡泡的故事必然会发生。

这一轮泡泡给很多人带来了机遇,也促动了中国真正的、专门做二级市场的私募基金开始发展和壮大。2007年6月9日,经济观察报举办了中国第一届私募基金峰会,与会大佬们是我从深圳一个个游说过来的,有杨骏、但斌、赵丹阳、刘明达,还有林园、刘迅、程能红等其他人士。

现在,这些人有的是斯人远去、让人不胜唏嘘;有的是远离故土、漂泊海外;有的淡泊低调、投资方向辗转;也有人是矢志不移、坚守理念。

让我们继续回到泡泡的主题上。这些泡泡的发源,其实与2005年那场股权分置改革拉开中国股市新一轮上涨的大幕有关。

压抑了许久的市场终于热情迸发,大盘蓝筹股“苏醒”。2006年,基金公司带来的赚钱效应带动大量资金入场。但很快,泛滥的流动性将这场盛宴逐渐推向了空中楼阁。之前很多基金公司发行基金实行摊派制度,银行为了发基金,甚至强迫员工去购买,但后来,尤其是2007年,还出现了基金“抢购潮”。

但那个时间点是2006年11月,谁也看不透未来。

巨量的资金入场能够买什么?

当然只能买蓝筹!回头看去,思维是异常清晰。这与现在的情况刚好相反,在股市波动、资金离心的情况下,如果一个人想发动一场有关大蓝筹的战争,那他脑子肯定进了水。

当时大家看好大蓝筹的理由正如文中所写的“在资本市场全流通的背景下,大盘蓝筹公司整合收购加速,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做大做强的时间和速度迅速提升”,当时中国股市也有了“漂亮50”的说法。

到2006年底,上证指数已经在2700点左右,有人开始担心市场泡沫,中国私募基金之父赵丹阳就是其一。时间往后,他越来越紧张,并经常因为压力而失眠。而到2007年5月29日,沪指已站在4335点高岗上。

让我们听听他在6月份参加经济观察报私募基金峰会上的演讲,“过去两年,中国股指若按沪深300算已达5.15倍,而过去100多年,从美国到日本大型市场里,任何一个股市上涨5倍、6倍以上都是非常极限的位置。在投资市场上,风险永远是第一位的……”他依旧提醒,“永远不要忘记风险。”回过头来,这是多么珍贵的箴言,但在当时,没有人听得进去。

我在之后一篇文章《可怕的蓝筹》中写到“机构们不断地换掉老的估值“眼镜”,换上新的“估值眼镜”。因为股价的上涨,老估值体系已经无法解释这种上涨。

随着泡泡不断被吹大,人们的思维开始游离出正常范围。资金不断进入市场,优质小股票承载能力有限,机构们只能不断发动这场有关蓝筹股的大跃进运动。事后看起来十分荒唐的事情竟然在2007年不断发生,本来估值决定股价,在当时变成了股价改变估值体系。

2007年10月,在大蓝筹起舞带动之下,沪指站上6124高点,而此时有人已经将沪指看到万点关口。

沪指最终无法突破万点,同样无法突破的还有经济规律。2008年,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就开始下降,但表面依旧亢奋,8月份开始的全球经济危机将中国经济拉入低谷。中国股市也开始不断下挫。

如今,股市仍在不同时间演绎不同的生离死别,这些故事有了新的参与者,他们同样是欢喜泡沫的推动者,也是悲伤泡泡的受害者。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发布评论更多评论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