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千亿民资地下求存
陈周锡
2011-02-28 18:47
订阅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陈周锡

  在信贷紧缩下,即便你现在证件齐全,抵押物很充足,但还是无法从银行贷到资金,这让一些温州企业主焦虑万分。

为取得银行贷款,这些企业主纷纷找到方培林,让他来解决其资金难题。作为新中国第一家私人钱庄的主人,温州方兴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培林30年来一直活跃在温州民间金融的最前线。他说,在“以存定贷”要求下,现在银行“也没钱”,如想取得银行贷款,必先解决其存款问题。

于是,一场发生在温州的存款大战拉开帷幕。

“目前温州至少500亿元在各银行存款账户中流动。”方培林说,在银行、企业、中介、储户等各方参与下,这场围绕存款展开的民间金融交易,自新中国以来首次在温州大规模出现。他认为,在小额贷款公司未能遍地开花,绝大部分民间资金四处奔走时,活跃的温州民间金融市场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企业资金困难。

方培林说,政府应该大力鼓励、支持民间金融发展,让民间资金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而如今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地方政府不应该管的管多了,应该管的还没有管理好。”

疯狂拉存,意在贷款

今年初,一位温州企业主拿着抵押物证件,去当地一家银行寻求贷款。该银行人士告诉他,存款准备金多次上调,再加上银行储蓄增幅减缓,根据银行“以存定贷”原则,该行如今已“无钱可贷”。“如今你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利率上浮100%,你依旧还是贷不到款;要么你去拉存款,我们再给你贷款,利率可以低些,月息6厘。”

迫于无奈,该企业主找到方培林,让他在规定时间里拉到一定规模的存款,开出的条件是:月息4厘。这意味着,该企业主为这1000万元存款,每月要额外支付4万元的佣金。即便如此,月息1分左右的银行贷款利息和额外佣金,对企业来说还是比较划算,毕竟他能从银行贷到款,且比月息5分以上的高利贷低很多。

于是,该企业主会根据存款期限、金额,预先向方培林支付这笔佣金。

由于所需资金量大,方培林又找到去储户那里筹钱的下家,要求其在规定时间筹集多少资金,给出的条件是:月息3厘。这些下家分散在各县乡镇,乃至温州以外的周边省市,拥有丰富的人脉资源。在协商中,下家给储户开出的回报是:月息2-2.5厘。在原有存款利息基础上,每月又多收入了2-2.5厘,几乎所有储户都会参与。

以1000万元存款为例,下家可获利5000-10000元,其中100万元的储户可增收2000-2500元。

在事先约定下,下家拿着各储户的身份证,去企业主指定的银行开户。在确保身份、密码安全后,各储户就会把钱打入该银行自己的账户,把存单传真给下家。下家把这些存单转给方培林。根据事先约定的利益分配,储户、下家、方培林都获得回报。如有储户中途退出,事先必须要告知下家,下家可寻找其他储户来顶替。

“目前温州至少有500亿存款以此谋利。”方培林说,去年以来在信贷紧缩下,这个依托银行“以存定贷”原则,而衍生出来的大规模民间金融市场,自新中国以来首次在温州出现。他说,最近每月经过他之手的银行存款就高达四五亿元。

为了做财务报表,一些银行也会主动找方培林拉存款,给出的条件是:月息一二厘。更恶劣的是,一些银行以发放贷款为由,迫使企业为其拉存款。尽管这些的存款期限只要一两天,但由于收益太低,他很难叫下家帮其筹集资金。于是,一些受时间限制的“打新股资金”、“企业资金”等,就会毫不犹豫地参与其中,一夜之间博取可观收益。

方培林说,这种民间金融交易,带动资金量大、涉及面广,不仅囊括温州几千亿元的民间资金,而且还可以向全国各地延伸。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去年浙江某市银监部门异常发现,当地很多储户集中到温州某银行开户,并把其在当地的储蓄转移至温州该银行,于是致电温州银监部门了解此事。在存款自由流动下,结果此事也不了了之。

据温州市政府公告显示,截至今年1月份,温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约6532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约3279亿元。

层层加码,民资出走

“在信贷偏紧下,民间金融还会继续疯狂,企业融资困难将前所未有。”方培林说,只有大力鼓励民间金融发展,让民间资金通过小额贷款公司形式,家家户户服务于经济建设。“政府如何找准定位,对民间金融发展至关重要。如今我们看到的事实是,政府不应该管的管多了,应该管的还没有管理好。”

方培林说,2008年银监会和人民银行联合发布的 《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规定自然人、企业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可投资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是民间金融政策的一大进步。其目的是要在认可民间借贷市场的基础上,规范民间借贷,提升民间金融市场地位。

“银监会说‘试点’,就是让你大干。”方培林说,《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出台后,央行马上表示要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再到2009年国务院农村工作会议,又提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这说明中央政府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很迫切。

方培林说,一些地方政府只看到小额贷款公司要办,但并没有真正领会中央的精神。

比如 《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暂行管理办法》规定,小额贷款公司的主发起人,是当地实力雄厚、信用优良的民营骨干企业。国家规定的自然人发起主体被彻底排除在外。同时,浙江省试点的注册资金也从国家规定的500万元提高到5000万元。温州市又在此基础上,从5000万元提高到1亿元,有的县市区甚至提高到2亿元。

这种人为抬高准入门槛,无疑将广大民间借贷自然人,挡在小额贷款公司大门外。

方培林说,小额贷款公司只贷不存,没有吸收公众存款的风险。成立时按照《公司法》去注册,出现纠纷直接去法院打官司,出了问题按照 《公司法》清盘注销,不需要政府去承担任何风险。需要政府去做的,就是要加强金融监管,加大服务意识,对违规违法企业进行严惩。

今年,温州将加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力度,预计全年新增15家,增资扩股10家,总注册资金达60亿元。

“这点贷款公司资本金,对企业融资来说还只是杯水车薪,更别提平抑民间利率了。”方培林说,任何自然人都可以开贷款公司,温州成立1000家贷款公司都不嫌多。只要贷款公司多了,让千千万万的民间资金浮出水面,民间利率自然会跟着市场进行调整。更重要的是,原先因为信息不对称,造成企业融资难、利率高的死结也顺其打开。

现在,温州诸多小额贷款公司面临局面是:贷款人排队等候,但公司已无钱可贷。方培林说,温州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金数量,与温州民间资本的巨大总量相比差距甚大,国家政策“收编”民间金融的初衷明显落空。

“贷款公司不能遍地开花,是一些地方权力的作怪,将国家决策打折扣的结果。”方培林说,至今大部分温州中小企业融资只能靠银行,银行还在排斥他们,无奈之下他们只有去找高利贷、民间金融渠道以自救。被晾在一边的温州几千亿民间资金,只能通过高利贷、银行转存等地下金融方式,极不安全地寻求生存空间。

一个可怕的事实是,“打着担保公司旗号放高利贷”的现象在温州非常普遍,且企业之间存在极为危险的高利贷连环担保。在银行贷款缩量下,一直活跃的温州高利贷市场再度疯狂,目前月息已飙升至5分,最高的甚至出现一两角。

之前人行温州市中心支行问卷调查显示,温州民间借贷规模约为800亿元,其中企业民间借款160亿元、个人民间借款470亿元、融资中介借贷170亿元。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