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牙变形记(2)
林俐
15:52
2010-06-30
订阅
 1  |  2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月牙泉的面积覆盖约22亩地,水深近10米,今天的泉水只剩下大约三分之一,覆盖大约8亩地,水深1至2米左右。    

这又是一个沙漠化的故事,其中人为因素良多。人口增长,开拓耕地,建坝截流,导致河水断流,然后打井抽取地下水,导致水位下降,破坏植被后沙土流动,周边的沙漠日益逼近。整个沙漠化的过程和民勤相近。    

有的媒体在把两地的沙漠化问题相提并论时,出现了这么一个论调:“民勤在大部分中国人眼里也是陌生的,而敦煌是世界的旅游胜地。”这说法似乎都点厚此薄他,但作为一个历史名城,且拥有多个国家乃至世界级的文物遗产,敦煌看似有更多的筹码索取资源对抗沙漠化。    

敦煌处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塞,曾经的商贸和佛教文化中心。今日的敦煌多面被沙漠包围,绿洲面积只有1400平方公里,仅占敦煌总面积的4.48%;这里年降水量只有约40毫米,蒸发量却达2486毫米。    

有学者称沙漠化导致文物保护工作变得更严峻,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存在被沙埋的风险。而有“大漠第一泉”之称的月牙泉,近年来因地下水位下降而萎缩,目前是通过人工地下注水、通过土壤渗水方式补给来维持水位。据称几年前,曾因注水方式不当,搞得月牙变形,泉水浑浊。    

单单是为了“救”月牙泉这个景观,据报道有关当局前几年花了至少4000万元来治理。和民勤1959年消失的青土湖不一样,月牙泉于1986年开始大动土木进行维修并开展成旅游景点,进而成了当地的旅游经济命脉之一。    

敦煌鸣沙山景区里,地下走的,天上飞的,都是为游客服务。 

今日敦煌好几千号人依靠着景区过活,从景点工作人员,骆驼户,做餐饮的,经营小买卖的,开出租车的,都围绕着旅游业转。鸣沙山脚下的村民们,原本是农民,现在大多不种地,而是把地用来种草喂骆驼,养肥了好带游客去沙漠游。    

保住月牙泉俨然变成了一个维持经济增长的使命。即便敦煌水资源再短缺,也要想办法把水引到泉里,同时禁止附近的农民打井抽取地下水灌溉,对农业有利的,但对景点却是有害的,那么优先权属于后者。这也算是一种经济转型吧!    

 1  |  2 
相关新闻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