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中国宏观经济观察 > 专访文章

龚方雄:监管滞后创新 泡沫难避免(中)

  
作者:孙健芳
发布日期:2008-10-10

网络版专稿 记者孙健芳 最近,全世界各国都掀起新一轮的大规模救市行动,就此国内经济学界有很多的争议,政府如何在市场经济和政府干预之间平衡,道德风险和系统风险哪一个更加重要,记者采访了摩根大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龚方雄博士。

EEO:美国出问题根源是否金融创新?您认为,对这种金融创新的监管,美国是否过于放松,从这点上讲,您觉得对国内银行业有无启示?

龚方雄:监管和创新这两者的关系跟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是不一样的,没有真正的科学的原理去界定,监管太多可能就不发生。而金融创新是一个新生事物,监管一定是滞后的。

现在,大家主要探讨的是为什么在美国会发生这种经济危机,金融创新是不是搞得过快过度了?我觉得金融创新和衍生金融产品的发展跟高科技的发展并出现的泡沫没有太大的区别,金融创新演进太快,监管环境是跟不上的。但是,如果事先什么都搞得很好,可能创新就不会发生,因为很多东西是新生事物,你没有想到会发展到这一步,一方面超常发展,一方面监管没有赶上,就会引发一个泡沫,也许这在市场经济下很难避免。

不过,中国真的很有运气,97年金融危机的时候没有受太大的影响,就是因为我们资本账户还没有开放,也没有借债。这次也好,让我们非常幸运的逃过了一劫。

对中国银行体系来讲,我们缺乏的是产品,缺乏的是服务,银行90%的赢利或者收入来源是贷款,非利息收入占银行收入比重非常小,产品结构很窄。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进行监管?

总体上,美国社会很追求创新,监管也好,政府采取的措施也好,实体经济怎么配合也好,但都赶不上金融创新。而现在,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对中国发展是一个机遇,在别人应声倒下的时候你能撑住不倒,我们国家确实有这个条件。

EEO:关于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转型,大家觉得发展模式的变化非常大,您怎么看这个问题,独立的投资银行是不是不适应现在商业市场的格局?

龚方雄:这个问题应该这么看,独立的投资银行很难承受像这次这样大的系统性危机,这是本质上的弱点。我不太同意媒体的喧嚣,说现在是华尔街的末日,其实华尔街不单是投行,很多混合经营的模式,像摩根大通。

投资银行的模式就是高杠杆,低成本,尤其是资本充足率不需要那么高,商业银行的模式因为全球有很强的监管,央行要求它杠杆不能太高,各方面的披露对它各方面的运行有很多监管,近来发生了这么大的金融危机,这种金融危机很多独立的投行不能独立承担。

投行独立运作的模式就是美国比较典型一点,欧洲很少投行独立运作的,欧洲很多都是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混在一起的。

未来,投行仍然存在,只是存在一个复杂的金融控股公司里的一部分。这个要看未来的金融创新或产品的演进,在未来两三年还有一些不确定性,过去很多投行可以做高利润、高利息、效益高回报的产品,现在随着次贷风暴变成了通常意义下的信用风暴了,很多产品被消灭了。在这种情况下未来投行的赢利模式可能要发生改变,这个由市场决定,市场还会继续演进。而从监管角度角度上,就是要提高资本充足率,减低杠杆,改善在危机体制下的流动性的风险管理,这三条实际上就是一个商业银行运作,或者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混合运作的模式。

EEO:你认为此次危机之后金融监管框架会有很大的变化吗?

龚方雄:这有可能是一种延续,现在只是在一个大伞的保护下,运作还是独立运作,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单开运作,整个资本金是共享的,这点很重要。

将来让普通的银行和金融机构监管、监管框架怎么演进还很难说,以前说美国有一种平台,混合经营,分业监管,大家在争论这种模式好,还是英国的模式好,英国是混合经营,综合监管,但是英国所受的冲击不比美国小,所以说到底是哪种模式好,这个事情还要探讨。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经济观察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