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前位置:首 页 > 专题源文件

大学生搓澡是教育投资的失败

发布日期 2007-04-17

二十一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二十一世纪最不缺的是什么?人!尽管大学毕业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是人才的必要条件,但起码也是主要条件。每个家庭省吃俭用进行教育投资,就是期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但现实还是无情地给我们的教育投资划上了一个问号。
位于北京牡丹园附近的权金城集团某洗浴中心的招聘现场已经吸引了近百名大学生。据该企业负责人介绍,此次招聘的不管是管理岗位还是基层工作,都要从搓澡、捏脚等基层服务岗位做起。他表示,包括网上、邮寄等途径,他们已经收到5000多名大学生的应聘材料,其中四成左右即2000名大学生应聘搓澡工职位。(4月16日北京晨报)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从大学生为求职“发帖子认干爹”到女大学生中流传的“学得好不如嫁得好”,似乎已经道出了一丝端倪。在人们的冷嘲热讽中,我们还可以以这只不过是个例来劝慰自己。但是面对如此众多的大学生应聘搓澡工,我们知道,必须面对这样一个残酷的就业现实。

大学生搓澡,不是不可以的事情,而是一个该怎么甄别的事情。从投资角度来解读这种同类的事件,无疑是一次失败的教育投资。虽然我们可以拿纽约的出租车司机没准是哈佛毕业生这样的戏言,来劝慰我们的情感,但谁听过5000多名大学生集体应聘搓澡工的现状?

浙江曾经做过一项专门的调查:一个家庭培养出一名大学生,在教育方面的投资要15万元——这还不包括国家投资的部分。而我们花巨资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竟然在搓澡工的岗位上竞争(笔者没有丝毫诋毁搓澡工的意思),难道我们的社会,真的奢侈到连搓澡这样的工作也需要大学毕业的程度吗?

当我们拿出血汗钱为教育缴费的时候,谁来为我们的毕业生就业负责?在这场失败的教育投资里,最大的赢家无疑是高校。教育产业化的最大结果就是盲目扩招的“大跃进”,然后就积淀出“北大外事接待费相当于一个省”、“吉大欠银行贷款30亿”的壮举……而高昂的投资背后,却是北大毕业生卖肉、清华博士后修车这样的后果。

一个工厂,当他的产品卖不出去的时候,在查找原因的同时必须有人要对此负责,以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如果产品连续积压滞销,这个工厂就到了破产的边缘。而我们的高校却完全相反,只管入口不负责出口。不看专业设置是否合理、毕业生能否就业,教育投资失败的风险让投资人自己承担。

“读书无用论”、“读书致贫论”在某些地方的重新抬头,正是对教育投资失败的条件反射。而这,也不是一句“知识改变命运”就能化解了的。而对投资者负责,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更是一个教育机构必须承担起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转变就业观念固然重要,但让大学生集体搓澡可不是一个好选项。其实谁都知道,“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和问吃不到饭的人“何不食肉糜”一样,都是荒唐和可笑的。
来源:中国网 作者:叶志军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经济观察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