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淡马锡,深圳国资综改浮出水面

田进2021-04-02 22:18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田进 在频繁的投资动作后,深圳区域国资国企综改版图开始浮出水面。

在3月30日深化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简称综改)试验的媒体通气会(以下简称通气会)上,深圳市国资委主任余钢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一直以来,深圳民企都非常强,从数据来看,深圳国资也不错。原来我们是处于潜水状态,最近潜不下去了。近期深圳国资投资收购行业头部企业的情况,包括国务院国资委等都很关注。”

曾在深投控系统多家公司任职过的深圳一家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相关负责人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此前,深圳国资平台没有特别的优势,相对于深圳的民营企业,之前是受到的关注和倾斜比较少。但深圳国资提出要改革发展以后,借助民企建设市场的力量,深圳国资形成了一个相对市场化的经营理念和经营体系。深圳实施区域综改后,我们的工作目标和平台的建设职能也更加明确。”

相关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深圳综改的先天性优势是其他很多地方不具有的。”

上述相关人士表示,深圳国资实力雄厚,同时深圳本身国资监管体制较为完善,包括它的金融资产和产业资产都已经实现统一监管,通过国资改革也给企业很多的授权放权,能做到放活与管好相结合。”

翻看深圳国资发展历史。1979年-2020年,深圳市属国企的总资产从1.6亿元到突破4.11万亿元,增长超2.5万倍。按照最新目标,到2022年,深圳市属国企的总资产将超2.5万亿,净资产收益率等保持在全国前列。

在评价深圳区域综改的成效时,余钢介绍,深圳以基础设施公共事业为主体、以金融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国有资本格局基本形成。积极推行“上市公司+”战略,打造全链条国资基金群,构建国资专业运作体系,推进国资市场化配置。

“一体两翼”下,更多的投资机会在打开。

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基石资本管理的几支基金得到了深圳市引导基金的出资。我们希望能在战略新兴领域的投资上与深圳国资进一步合作,通过市场化的运作,发掘出下一个华为、迈瑞医疗,让深圳出现更多的世界级企业,更多的独角兽。”

上述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深圳国资改革这几年,一直都是非常重视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的。我们这几年做的比较好的工作是一项市政工程,也是应深圳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要求成立的。从管理团队、业务团队以及现场勘探实施团队,几年时间我们从无到有的把公司建设起来。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运营方面,我们也是根据相关部门的工作安排在做,我们有几个项目在筹划,但现在还不方便对外透露。”

为何是深圳

回看综改试验区发展史。2019年7月,深圳与上海成为首批综改试验区,同时在沈阳开展国资国企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专项工作。2020年12月,杭州、武汉、西安、青岛四地被列为第二批综改试验区。

为何深圳等七地成为了综改试验区?

在通气会的媒体提问中,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对此表示,总体来讲,选择这七地进行综改试验肯定是基于有条件、有基础、有动力、有使命。前面三点可以理解,有使命则涉及到各种方面,其中确实涉及到他们所在地区承担的国家型区域发展战略。比如第一批综改试验,深圳便涉及到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目前布局的7个综改实验区,基本覆盖中国东西南北中的改革。

上述相关人士表示,深圳能够入选综改试验区,主要在于其国资体量在全国位于前列;与此同时,在改革方面一直走的比较靠前,积累了很多的经验;更重要的一点是深圳的改革意识很强烈,希望能够被赋予更多的改革自主权,有更多探索创新的机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补充道:“深圳还是创新的前沿。深圳一直是以创新发展作为基本的引擎,在很多方面都有创新的优势。同时,深圳民营经济的活力高、占比多。深圳国资能有很多跟民间资本进行合作的机会,这也是推进改革的一个重要基础。”

刘兴国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深圳是全国四个国家综合科学中心之一,在国家级创新载体方面,截至2020年底,深圳有129个国家级的创新载体,1850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20年中国500强企业中有25家深圳企业,其中17家是民企,世界500强企业中有8家深圳企业,其中6家是民企。

投资逻辑

在深圳综改试验版图中,近一年入股苏宁易购、驰援恒大地产等资本运作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祝波善认为,深圳国资近期的投资举动应该是近四五年来的延续。“前几年那一轮股市下跌时,深圳国资系就入股了很多上市公司。只是因为入股苏宁易购才一下子引起大家的注意。其实最近几年一直在做,只是现在大家才注意到。”

祝波善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我了解到的情况是,最初几年他们为什么要潜水,因为那个时候他们改革的相关决策人员实际上承担了很大的压力。现在渐渐的大家已经理解和接受这个模式并看到这个模式好的地方。”

在通气会上,深圳市国资委主任余钢在回应入股苏宁易购等头部公司的投资逻辑时表示:“原来我们是处于潜水状态,最近潜不下去了。实际上来讲,作为一个城市投资,我们首先要秉持三个原则第一、战略匹配原则。任何的收购标准必须要匹配深圳城市发展战略和深圳国资的战略布局,匹配好以后还要服务好’双区’建设发展;第二、国资保值增值。我们对任何头部企业的收购标准必须秉持短期保值、长期增值的目标;第三、合作共赢。国资和民资各有优势、国企和民企各有特点,两者一定要做到优势互补,相互赋能,共同融合发展。这三方面是我们在任何收购或者资本运作或者战略入股时必须坚持的原则”。

与此同时,余钢表示,在三个原则上还有两个化路径,一个是市场化,一个是法治化。这两者是企业长久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最根本的要素。无论是投资收购还是合作,深圳国资委特别尊重被投资企业的独立法人地位,由他们专业的人来进行专业的操作,坚决在商言商,遵守契约精神。

一些投资仍“潜在水下”。

祝波善表示,现在深圳国资还在潜水或不被人注意到的是它在高新技术领域新的布局和投资,这方面可能是它接下来布局的重点。

在通气会上,余钢也在答记者问时呼吁:“可能大家只关注到我们收购头部企业的情况。其实,深圳国资在跟民资合作当中,大家可以关注我们与深圳高科技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合作情况,这方面深圳在走一条跟其他城市不一样的合作之路。我们是完全按照独立法人切断风险的方式,不求所有但求所在。通过深投控控股的投控资本、深圳创新投、高新投、担保集团以及天使母基金群,围绕5个方面对深圳的中小微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支持。

从具体项目来看,深圳国资在高新技术领域新的布局已初露锋芒。

以基石资本为例,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举例介绍,基石资本管理的几支基金得到了深圳市引导基金的出资。以基石资本天使基金为例,基石资本天使基金是深圳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出资的首批子基金管理机构之一。成立至今,基石天使基金已投资数个项目,覆盖了医疗器械、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多个领域。主要投资项目包括致星科技、瑞莱智慧、思谋科技、诺尔医疗、数篷科技、赋乐科技等

频繁出手之外,市场也有了新的担忧。

刘兴国表示,我们调研过深圳的企业,从所了解的一些观点看,确实有一些民营企业担心国有企业跟民营企业的合作可能会对民营企业的发展造成一些影响,这个担忧是有的但肯定不多。担忧在于从2019年开始,一些民营企业的发展遇到了问题,在国有资本帮助一些民营企业纾困发展的过程中,采取了收购的方式,相对来说引起了一部分民营企业的担忧。“但总体上,不管是从资本市场还是从我们调研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其实双方之间都有进有退,只是可能在某一个特殊的阶段产生了波动。在国有企业跟民营企业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多持包容的态度来推动两者共同的发展”,刘兴国表示。

此外,国资控股后的公司治理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张维认为,国资投资要坚持两个原则。首先,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行业的选择上要更为聚焦,那些制约国家发展、涉及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和关键性领域,必须要集中力量去攻关,用国家和市场的力量共同解决。以半导体为例,这个行业投资大周期长,在成长期离不开资本的支持。同时,由于硬科技产业的固有属性,对于这些企业,深圳国资要进一步加大投资量,并延长投资期限,给予它们更长的成长期。

其次,张维表示,国资有较大比例属于控股型投资,要高度重视控制型投资的独特性,直面公司治理问题。“对于PE投资,我们大部分情况下是搭便车,控股型投资则不同,必须是赋能,是协同作战,必须一整个团队坐在驾驶舱里面。控股型投资如果只是单单坚持市场化的控股,而不管理则不可行。”

对标淡马锡

在媒体通气会上,深圳市国资委主任余钢介绍,深圳综改的总体框架还包括深入开展新一轮深圳国资立法,推动深圳投资控股公司对标新加坡淡马锡。

对标淡马锡的提法由来已久。

2016年,深圳国资委就赋予深投控学习对标淡马锡。2018年,深圳市政府审议通过了《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对标淡马锡打造国际一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实施方案》。在对标学习新加波淡马锡上,深圳国资也不是个例。此前在多地国企改革中均提及对标学习淡马锡。

几年前张维便曾考察过淡马锡,当时他就提出,淡马锡模式不适合全国推广。

对于其中原因,张维表示,淡马锡成功的核心是它没有委托代理成本——新加坡的面积只有700多平方公里,人口不到600万,仅仅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城市,与其说是一个国家,不如说是一个大公司。然而,中国从全国人大到国务院国资委,再到每个省的国资委,中间有层层的委托代理关系,因此新加坡和我们不具有可比性。但如果将主体限制在深圳的范围,那委托代理关系就短得多了。“淡马锡有何值得学习的地方?将商业职能与政府职能分离,拒绝政策性的干预,坚持市场化的方式运作,有效设置投资策略、激励机制、资金配置和绩效管理——而这些其实也都是保护企业家精神的应有之义”,张维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深圳的先天性优势成为能对标淡马锡的原因之一。

上述相关人士表示:“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之所以能够提出对标淡马锡。一方面,它本身可运作的资金量比较大,有条件去做纯市场化的运作;另一方面,深圳国企历史遗留问题早些年基本上都已经解决完了,深圳市域内范围内的国有企业更多可以轻装上阵进行市场化投资,这些都是很多地方国有企业不可类比的。”

祝波善表示,很多地方国资都在说对标淡马锡,但是客观的讲,绝大多数的地方国资,在这方面是不可能学的,距离太远。即使在深圳那么多企业里面,深圳只明确由深投控来学,而不是讲整个深圳国资学习淡马锡模式,因为不现实。这几年,深投控推行的董事会、职业经理人等系列的做法应该说已经做了很多努力,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深圳改革的务实。

“1+4+4”的改革总体框架

在频繁投资之外,深圳的区域综改还在更多方面缓缓铺开。

量化数据上,2020年,深圳市属国资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上缴税金再创“六个新高”,其中利润总额1351亿元、増长5.3%,净利润1026亿元、増长7.8%。相比综改试验启动前,总资产増长31.8%、营业收入増长59.1%、利润总额增长25.8%。与此同时,2020年深圳新增1家世界500强企业,整体收购多家头部企业。

在媒体通气会上,余钢介绍,具体来说,深圳国资委秉持综合改革理念,全面实施“1+4+4”改革总体框架。“1”即咬定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这一总目标。包括在定量方面,提出到2022年,市属企业总资产超过4.5万亿元,净资产收益率等保持全国前列等。

第一个“4”即在国资改革层面,破除体制性障,力争在优化布局、转变职能、完善监管、国企党建上实现“四个先行示范”。一是大刀阔斧调结构。围绕城市国资定位,实施重组整合“1+N”方案,推动77.8%的国有资本集聚到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为主体、以金融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领域。加快推进资产证券化,近两年新增上市公司8家,资产证券化率达58.8%。二是放管结合转职能。市国资委更加注重以股东身份行权履职,修订国资监管权责清单,出合授权放权清单,赋企业更大经营自主权。三系统集成优监管。深入开展新一轮深圳国资立法。推动深圳投资控股公司对标新加坡淡马锡,深圳资本集团强化资本运作平台功能。四是相融相促强党建。

第二个“4”即在国企改革层面,克服机制性梗阻,着力打通产权改革、公司治理、选人用人、激励约束“四个关键环节”。包括混合所有制改革突出“外引内转”,目前深圳市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比例83.5%;公司治理突出“有效制衡”;选人用人突出“多元复合”。累计开展10家直管企业和123家ニ、三级企业经营班子成员市场化选聘和契约化管理。2020年面向全球市场化选聘8家直管企业17名高级管理人员,首次选聘外籍人士担任直管企业总经理;激励约束机制改革突出“考核刚性”。系统推出业绩考核、薪酬分配、长效激励系列改革举措,同一企业同职级薪酬差异高达50%,对25名经理层成员实行刚性退出。

综改下一步

从2019年7月至今,深圳区域综改已走了近两年的路程。下一步,深圳综改又将走向何方?

上述相关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深圳和上海开展第一批综改试验时,都已经定好了2020-2022年的任务目标,接下来的重点就是把这些改革措施落实下去。去年开始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应该又提出了新的国资国企改革要求,深圳也都要落实到位。下一步改革如何再深化应该主要在于发挥深圳自身的主动性和探索性。

更多市场人士有着新期待。

张维期待,在资本市场的市场化和法治化上能进一步的改革。

张维表示:“近年来,随着注册制、再融资、并购重组等方面的深化改革,深圳资本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为了进一步向成熟资本市场看齐,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包容性。例如,近年来私募股权机构丰富直接融资体系,服务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如果能够创造更加友好的创投发展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允许私募股权机构上市,将进一步提高其支持创新创业的能力。同时,深圳资本市场的法治化进程也应加速推进,应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和设计安排,实现更加严格更加有效的法律监管、更加严峻的违规处罚、更快的退市制度等。”

刘兴国期待,深圳作为改革的前哨能在员工持股上做出一些新的探索。

刘兴国表示,目前只有混改企业可以推进员工持股,同时对员工持股做了很多强制性的规定,例如员工持股的总量、单一员工的持股比例以及员工持股的锁定期等等。“这些规定从我们下去调研反馈回来的信息看,很多国有企业对这个规定有些意见和建议,希望在某些方面尺度放的更宽一点。深圳能否在员工持股上做出一些探索,能否提出更大尺度或者更大力度的员工持股计划。”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国资新闻部记者
关注宏观经济以及人社部相关产业政策。擅长细节深度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