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前位置:首 页 > 商务生活 > 艺术
天然聊球

“所有的事情都处在变化中”——访常青画廊经理白飞德

    
作者:叶滢
发布日期:2007-09-25

叶滢:你是什么时候决定来中国在画廊工作的?
白飞德:我个人其实几年前就已经来中国了,刚开始的时候我为另一个画廊工作,当时是在东京艺术工程(Beijing Tokyo Project)。常青是在2005年的5月份在北京开了这一家,我们在意大利的画廊有十六年的历史。画廊的三个创始人决定在中国开画廊是因为2004年的时候他们来过中国,当时中国就给他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们发现中国的发展速度非常惊人。北京的这家画廊是常青在海外开的第一家画廊。

叶滢:是惟一一家分支吗?
白飞德:是的。

叶滢:你们代理一些中国的艺术家吗?比如你们曾经做过他的个展的陈箴?
白飞德:我们不是他的签约画廊,但是我们代理他的一些作品,并且一直在努力把他的作品介绍给世界。他2000年去世了,跟他的妻子一起,我们梳理和展出了他的一些作品。

叶滢:你们和798里面其他的一些画廊做的展览有什么不同?
白飞德:我们做的很多展览都不是为了赢利的目的,当然也不是全部。比如陈箴的个展,还有上次做的意大利年轻艺术家的展览,这些都是非赢利的,作品是不卖的。我们做的这些工作其实是想把更多的国际上的艺术家介绍给中国的观众,虽然有的时候这些作品不卖,但是会让中国的观众有一个接触国外的艺术和收藏的机会。

叶滢:这是和意大利的常青一样的经营理念还是仅仅是在中国?
白飞德:是一样的想法。无论在世界上的哪个地方,我们想做的就是推广艺术,这是我们首要的想法。

叶滢:你个人在北京已经呆了有六年的时间了,你第一次到798的时候对它的印象是什么样的?
白飞德:我第一次到798是2002年的时候。我在东京艺术工程做了一年的时间,那几乎是当时798里惟一一家画廊。

叶滢:所以从2002年到2004年,你是在东京艺术工程工作。
白飞德:对,我在那里工作了一年的时间,从2002年底到大概2004年中。 

叶滢:其实你在798工作了很长的时间。
白飞德:对,我一直在。结束了东京艺术工程的工作之后我休息了几个月,回了意大利,再然后就开始在常青工作,当时我们还没有开这间画廊,只是在做一些准备工作,找合适的地方,这个工作大概持续了半年的时间。

叶滢:你们做的第一个展览是什么?
白飞德:我们做的第一展览是一个群展。我们带来了我们所有的艺术家,我们代理的艺术家,包括陈箴和蔡国强。

叶滢:我觉得常青的展览其实是和798里的其他一些画廊的展览做得不太一样。它的布展,它选择的艺术家,都和其他的画廊不同。
白飞德:你这样认为?

叶滢:对。
白飞德:那很好。

叶滢:我想知道常青在798,或者说中国想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样的?是学术方面的吗?
白飞德:不,绝对不会是学术上的,中国现在是世界当代艺术里很重要的一个地方。我们想提供给中国的观众一个了解世界当代艺术的机会,或者至少让他们看到一个线索,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叶滢:其他的一些画廊更多的可能还是在做油画,大师的作品,一些已经成名了的艺术家的作品。
白飞德:其实展出的是油画还行为,或者是装置,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所展示的是国际化的当代艺术。有些画廊,他们只和中国的画家合作,他们的目的就是把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卖给外国人和一些中国人。中国的艺术家他们需要知道世界上其他的一些艺术家在做什么,中国的观众也是一样。

叶滢:北京这边的展览和意大利是一样的吗?
白飞德:可能展出的作品不一样,但是是同样的一些艺术家。他们做的不同的项目。比如你要请一个艺术家过来根据环境来做作品,像丹尼尔?布伦(D白飞德niel Buren),他们要在那个环境里生活,从环境里获得灵感,从而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他们不可能在每一个地方都做相同的东西。

叶滢:我觉得常青画廊的布展做得非常好,你能以丹尼尔?布伦的那个展览为例子讲一下从邀请艺术家,到布展到最后的呈现整个过程吗?
白飞德:我们跟丹尼尔?布伦已经认识多年了,他去每个地方,都会在尝试把艺术带到那个地方,然后他的作品变成那个地方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基本上没有他的艺术品的收藏,他的作品在各个地方,在巴黎,在街道上,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他在北京呆了两个半星期。

叶滢:他这个两个半星期的时间里都做了什么呢?
白飞德:当然整个想法是他的,我们给他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他是一个观念艺术家(conceptu白飞德l 白飞德rtist),所以他的艺术,他的想法。

叶滢:他在北京做这个作品的时候有助手吗?
白飞德:不,他一个人。当然还有画廊在帮忙。

叶滢:那么通常你们准备一个展览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呢? 
白飞德:在一个展览之前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做准备,比如准备材料,理清思路,做具体计划。然后我们大概有十到十五天的时间来着手做这个展览。

叶滢:在中国,美术馆一般并没有一个很长的展览计划,可能连下一年的展览计划都还没有排出来,可是在欧洲的话,他们可能把未来的两到三年的展览计划都做出来了。我不知道画廊在这方面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白飞德:我们的画廊没有那么长的展览计划,我们毕竟是画廊。我们可能提前两到三月的时间来安排一个展览。我们用这两三个月的时间来考虑下一次我们想做一个什么样的展览。在中国我们一个展览会持续两个月的时间,有时候是三个月。在意大利的话是一个月,会有更多的一些项目在做。

叶滢:中国的常青和意大利的常青做的展览是同步的吗?
有时是,但不全是。我们有一些意大利的藏家,一些国外的藏家,他们追随他们喜欢的一些艺术家,哪儿有这些艺术家的展览,这些藏家也会出现在那个地方。

叶滢:你们有中国的藏家吗?
白飞德:有。

叶滢:他们是一些什么样的人?是做生意的人或者其他职业,年纪比较大还是年轻的?
白飞德:实际上他们都很年轻,但是人数并不多,我们也聊过,他们都对当代艺术很感兴趣。他们购买作品,?

叶滢:那么国外的藏家和中国国内的藏家的比例是什么样的?
白飞德:中国的藏家大概占百分之一的百分之二。到目前为止,我们主要做的大部分的当代艺术都是国际化的,但是中国的藏家,他们更热衷于投资中国艺术家的作品。我觉得中国的藏家现在还没有准备好投资国外艺术家作品,因为他们对这个领域不了解,至少到现在还是这样的。

叶滢:但是他们也在学习。
白飞德:对。

叶滢:既然到中国来,还是看重这个市场的。
白飞德:是啊。(笑) 

叶滢:你是怎么看798现在的生态的,包括政府的一些政策,还有越来越多的商业画廊进入798,你是怎么看这些变化的?
白飞德:一方面来说,这些变化是好的,798里边也是有了越来越多的咖啡馆和餐馆,更方便,人们也开始对798有了更多了解。现在798里的人比从前多了。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一些商业的画廊其实还停留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现在的情况就是too m白飞德ny, too b白飞德d。我觉得以后会经历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总之没什么好抱怨的,这都是很自然的。中国从前没有过像798这样的文化环境,在这个环境里艺术如此繁盛。每个人都想从中获取一些利益,但是很少画廊知道国外的市场是怎么运作的,他们不了解国外的艺术家,也没有国外的藏家,不知道怎么往前走。所以这个自然选择里,一些更加成熟的画廊会留下来。

叶滢:我觉得中国的艺术市场现在是非常的热,大概是从2002年开始,你有没有感觉到这个过程是以一种非常快的速度发展的?
白飞德:是的,我有这个感觉,2002年以前的时候,有些艺术家的作品是不允许展出的,我们只能展出一些不涉及政治敏感性的作品,比如从前你不可能想像有裸体的作品能展出,或者关于性的东西等等。现在西方的市场对中国艺术的需求很大,这个市场变得很热,所以最后中国的投资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政府也是一样。接着很快北京有很多画廊开幕,在798。

叶滢:尤其在2005年。
白飞德:对。(笑)但是我觉得这不需要担心,因为不论什么事都有它的一定的限制,哪怕一个艺术家的作品现在能卖到天价,他有会有限制,艺术家之间会有相互的比较,?作品的价钱会降下来。

叶滢:你个人第一次到中国是为什么呢?当时有每有一个长期的计划,在这里学习或者其他。
白飞德:我来中国本来是来学习佛学的,后来开始学习中文,再后来我遇到了?,那是在1999年,她当时在做生意,我也慢慢地进入这个圈子。我现在有很多中国的艺术家朋友,都是些很好的人。

叶滢:像中国现在的情况,发展得很快,这跟欧洲是不一样的。
白飞德:在意大利的时候,我每天出门,在大街上都可以看到相同的一些人,咖啡馆里,酒吧里,街上看报纸的人,都是每天都会看到的熟面孔,这些人和场景到会让你觉得生活很安全。但在北京就不一样了,你不知道你每天会遇到什么样的人,即便是你认识的人,你可能也不知道他们每天去哪里,做什么,所有的事情都处在变化之中,非常快速。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经济观察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