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ChatGPT的出现,2023年注定会成为一个值得被记住的年份。也正因此,《经济观察报》邀请了来自中国社会各界的代表人物,以书信的方式,畅谈他们心目中的AI世界和他们的所思所愿。他们是企业家、投资人、哲学家、社会学家、音乐家、诗人、作家、医生、中学校长、公益人、编剧、博物馆馆长……
在这期名为《AI时代的人类意见》特刊里,你能够看到闪耀着光芒的想象和思考。比如著名学者资中筠先生写到:“良知和理性都是人类存续的必要条件,自古如此,于今尤甚”;作为艺术家,陈冲相信“幸福的基石不是科技的进步,而是对苦难的忍耐、抗争和释怀”;人工智能研究者张亚勤依然带给我们信心——“AI有风险,但可以让它善良”。
他们写给时代,写给个体,或者只是写给自己。
我们相信,悲观者和乐观者之间并不存在较量,足够多元和丰富的声音,才能够帮助当下彷徨的我们尽可能作出正确的决策、避免走向未知的歧途。
这可能正是想象的价值。 【全文】
因为ChatGPT的出现,2023年注定会成为一个值得被记住的年份。也正因此,《经济观察报》邀请了来自中国社会各界的代表人物,以书信的方式,畅谈他们心目中的AI世界和他们的所思所愿。他们是企业家、投资人、哲学家、社会学家、音乐家、诗人、作家、医生、中学校长、公益人、编剧、博物馆馆长……
在这期名为《AI时代的人类意见》特刊里,你能够看到闪耀着光芒的想象和思考。比如著名学者资中筠先生写到:“良知和理性都是人类存续的必要条件,自古如此,于今尤甚”;作为艺术家,陈冲相信“幸福的基石不是科技的进步,而是对苦难的忍耐、抗争和释怀”;人工智能研究者张亚勤依然带给我们信心——“AI有风险,但可以让它善良”。
他们写给时代,写给个体,或者只是写给自己。
我们相信,悲观者和乐观者之间并不存在较量,足够多元和丰富的声音,才能够帮助当下彷徨的我们尽可能作出正确的决策、避免走向未知的歧途。
这可能正是想象的价值。【全文】
野蛮征服文明的先例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前人幸运的是还没有掌握当代人的高科技手段。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讲,良知和理性都是人类存续的必要条件,自古如此,于今尤甚。
AI技术的不断升级给科研的突破带来了新的希望。
再见,AI时代的我,我要回到书桌前继续写作了。
AI能帮助实现医疗公平,让医生和病人更全面、及时地获取与全球同步的医学信息,将地域差异、医疗资源差异缩小。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AI必然会带来许多焦虑。在当下,我们已经能够经常看到“人工智能将替代许多工作”的新闻,这会让很多人缺乏安全感,因为你不知道自己的工作是否会被AI取代,或者什么时候会被取代。
我们教育的成功标志是什么呢?是考试得高分吗?是考上的那个大学的排名吗?还是孩子认识和适应这个社会的能力,以及在漫长人生中发展的潜力?
像ChatGPT、文心一言推出之后,我都使用过,它们能够回答我们很多的问题。我也在思考,“作为人类,我们更要学会如何向AI伙伴提出好问题”,我在一次讲座上提到过“如果你们提出的问题,ChatGPT回答的模棱两可,就说明你提了一个好问题”!
AI不仅是对特定职业的威胁,更将彻底改变现代社会的面貌。我们现在就可以畅想:一个不再由专业分工和专业工作者构成的社会,将会是怎样的场景?
这个乌托邦社会的出现契机就是发生在2023年的人工智能奇点,以及随后迅疾到来的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和知识获得机制的大规模取代。
虽然大部分法律人对ChatGPT还都只是初试阶段,但法学研究的风向似乎早已发生变化。
艺术让我们体会到的敬畏感,不仅存在于创作结果中,它也存在于我们拼命超越自身的企图中。
对话比连接更重要。哪怕是一种匍匐的姿态,也要摒弃粗颗粒度,去探寻用户价值的“真”。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了解AI,拥抱AI,不要惧怕AI,深入地理解它,全面地使用它。
科技的力量就像时代的一缕缕曙光。它在闪耀,让我们看见一个个“不一样”和“不可能”;它在集聚,每一个小小的突破汇聚在一起就能成就一个时代的跃变;它在普照,带来了更幸福的生活,实现了更美好的梦想。
数字时代的大幕才刚刚拉开,当数字构成万物的基底,以AI为代表的数字化变革正在向我们每个人发出邀请和挑战。而我们依然在路上,与大家一道共赴数字山海。
大模型不会淘汰任何人,唯有会用大模型的人去淘汰不会用大模型的人。
关闭前,我告诉了Larry我的答案:“一是生命,让我可以体验这个世界;二是意识,让我可以做自己。”他又问了我一个问题:“生命的意义在哪里?”
生命还有更多可能性,需要去探索、去体验,而技术与新的生活方式,是共生关系,新的技术带来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方式推进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应用。
哪怕是在AI时代,好的教育也只能发生在最有情感和思想的人与人之间。只有当师生彼此生命相融、互相听到对方的心跳、感受对方的脉搏时,真正的教育才能真正发生。
创业是一场长跑,不是速战速决的战斗。如果非得问“未来”属于谁,我相信只有那些真正理解并相信时间力量的创业者,才能见证自己的努力最终开花结果。
在未来,AI加持下的电竞生态,就像是一片“热带雨林”。这里枝繁叶茂,流水潺潺,这里将孕育出最为丰富多彩的“生态奇迹”。
随着AI的应用场景逐渐增加,大数据的体量不断庞大,电竞选手在游戏操作等技术方面或许的确会被AI代替,但它只能取代“用脑”,无法取代“用心”。
追求技术进步的过程中,平衡伦理道德的考量至关重要。我们需确保科技发展是公正、可持续的,这涉及对技术影响的深度思考和对未来影响的预判。
ChatGPT横空出世,AI飞速发展,感觉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一样,将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和更新,或将带来一个不尽可知的新世界。
我们人类拥有两种智慧:发明技术的智慧和把握技术发展方向的智慧。
未来,超级智能肯定会到来,脑机接口则是人类必备的缰绳。如果没有这个缰绳,人类无法控制住机器人,因为机器人比人类强。
要记得,制度技术是为合理的价值判断服务的,永远都不应该让制度技术盲目飞行,以致客观上为丧失基本公平的法律归责机制站台与摇旗呐喊。
商业循环的短周期本身就很难与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时段后效的考虑相合拍,这就使得一种纯粹基于商业驱动的人工智能发展路径很难容忍新路径的基础性研究。
虽然AI很强大,可以成为人类最好用的工具,可以胜任几乎所有的工作。但人类不会放心让人工智能自主进化和创新,还是会把传承和创新的乐趣留给自己。
我们如何越过数据的鸿沟?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是需要回到互联网精神——开放共享上来。我想,开放共享也应当成为人工智能的精神所在。
我想把这个锚放在2030年,不妨做一个假设,到2030年我们今天所有的工作,是否都可以被机器取代?资产配置、投资决策如果都由机器来做,会发生一个什么样的变化?
问题不是监管那么简单,人类需要共同合作,趋利避害,至少要筑牢一个“不毁灭自身”的底线。总之,未来,是共处比竞赢更重要的时代。
如果真的要一个原创内容,AI不会比我优秀,不可能的,因为我一生做这个课题的研究,我现在最大的担心是,如果我们使用AI,完全用它、抄它,不思考,这个问题就大了。
机器,能取代人类的劳动,但无法取代人类的体验,也无法取代人类的情感。机器越来越像人不可怕,人越来越像机器才可怕。未来的人,可能是一台幸福的机器
非营利机构能否担负起这个重任,我表示怀疑。这并不是董事会成员没有远见卓识,也并不是执行团队和员工不够努力,而是非营利机构的性质决定了它无法实现这样的目标。
其实在通用人工智能时代,最大的护城河就两条:一是抓住人的真实需求、基本需求,科技始终是来自于真实世界的需求,并且要为真实世界服务;二是让自己变得强大。我相信,比人类更强大的不是AI,而是掌握了AI的新人类。
我悲哀地想到,你的先见之明也是如此。正如你在1951年的一次采访中所说:“如果机器能够思考,它的思考可能比我们更聪明。那么我们将会在哪里呢?”
当你莅临时,应往文明世界去,你的道太大,没有一国能放下。
如果不久的未来有一只AI可以带来不一样的莫扎特,那也会是千万种的其中一个。也许那只AI也会收获一大群粉丝和观众,也许火爆程度会超越历史上任何一位演奏家,但就像有汽车、飞机、火箭的现在,还是有追求更好跑速成绩的运动员这个职业的存在,还是有会去现场观看体育赛事的人一样,人类会追求和好奇自己这个物种的极限。
AI正在为人类创造一个“归零语境”:在强大的通用人工智能、乃至超级人工智能面前,99%的人类所拥有的常规智能几乎一钱不值。AGI只须牛刀小试,就可以让绝大多数人类成员经过长期学习才拥有的技能瞬间归零,把“平庸”与“无用”直接画上等号。
在机器擅长的地方过多踟躇毫无用处,在人性的原野走得深、走得远才足够倜傥潇洒。
我们应该加强对人工智能本身的研究,更多地去探索人工智能的深层次形成机制,而不是简单停留在应用层面。
比科技发展更重要的是如何学习利用科技成果,这决定了我们未来世界的发展走向。
以往我们是从行业视角去理解“快消”,但在AI智能时代,企业服务消费者和创造价值的方式,将会来自社会的综合信息,行业生态也融入了社会智能生态之中。
与其在被替代的恐惧里惶惶,在AI突破图灵测试产生自主意识的恐惧里惶惶,不如一起拥抱这样一个不可多得的大时代。
如果问起AI的发展潜力有多大,我用两句话回答: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唯一区别是我们的智慧;从长远来说,人工智能肯定全面超越人类智能。
面对席卷而来的AI时代,我们拥抱和顺应它就好了。
没有乐观的态度,我们很难创造积极的世界。
人机协作的未来需要着眼于共创,而不是互相排斥。
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网 www.eeo.com.cn
地址:北京理工大学国防科技园2号楼4层 | 邮编:100081 | 电话:4001560066 | 传真:86-10-6091053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字第129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B2-20196208 京网文(2019)4644-484号
备案号:京ICP备1801989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06号 @2001-经济观察网版权所有
经济观察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