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平行论坛二:寻找金融行业突围口
导语:

平行论坛二:寻找金融行业的突围口

主持人曹红辉: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利用今天下午的时间,请来中国金融界主要是银行界的朋友,主要是银行领导和有关协会、监管部门的讨论,在当前金融环境下金融行业如何突破找到发展机遇。

次贷危机上半场结束了,下半场开始了,现在我们就开始下半场,首先我们有请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先生。有请!

杨再平:各位下午好,去年9月15日,雷曼事件过了十天我看到美国华尔街评论家一篇文章叫做《十天改变了什么》,那个时候如果有很多改变出现我们下来看到确实有很多改变已经有预兆了。今天我想讲的是美国次贷危机引起金融海啸对于中国银行业有什么启示?特别是是对中国的银行业有八点启示。第一大家很熟悉了,就是虚拟经济不能脱离实体经济,这一点对银行业在实体经济中心,服务或支持实体经济寻找自己的行业机会和利润空间,盈利点的第一,这一点对于我们来说尤其重要。按照我们这个题目怎么突围,对中国银行业突围口怎么把实体经济服务好,我们直接受到冲击不大,中国银行机构还不救助的。但是受到连带冲击对实体经济冲击,今年肯定会是一个很严重一个。怎么样服务好实体经济,同时是自己走出困境是我们今年银行业要严重一个重大课题。我们知道国十条,又有金融三十条,昨天银监会文件我们已经酝酿很久了。实际上十条,实际上基本精神怎么服务好,支持好实体经济,帮助实体经济走出困境。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

我觉得银行业要支持好实体经济服务好实体经济,我觉得有一个观念需要强化。第一就是作为银行业来说怎么样把社会责任和行业利益高度统一起来,这个不用多说。

第二要把当前看作一个非常时期,银行业业务,对实体经济支持怎么利于周期行动,不是顺周期,就是说糟糕的时候我把资金抽走,雪中送炭不是雪上加霜,这个时期是一个非常时期,这个观念非常重要。

第三是怎么样既要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同时又防范风险就是程序一个都不能少,最后一点就是要做好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很重要一点就是银行业务作用银行家很重要,跟别人不一样要善于发现并且要创造有效贷款需求。怎么发展和创造有效贷款需求就是有还本付息能力的需求,银行业怎么样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走出困境,使自己成为最受信赖友好性银行,银行要跟自己客户建立感情,了解自己客户,帮助客户,感动客户,这样把我们银行和实体经济很密切的关联,这是第一点。

第二就去过去我们讲银行业趋势,资本市场将会取代商业银行,成为我们过去叫两种金融体系,一个是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一个资本主导的金融体系。过去觉得资本银行会战上风,这一次表现出来这样,银行主导金融体系并不会完全被金融市场主导体系所取代,我们讨论这个问题叫两种法系,大陆法系或者英美法系,所以大陆法系发展出来是银行主导金融体系。危机发生之前很多关于银行趋势的讨论认为,资本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会取代银行商业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现在看来不是这样。在相当一个时期范围银行主导金融体系还有他的生命力。

第三就是我们已经看到独立的投资银行,已经让位于全能银行,可能未来是有发展空间。

第四就是高杠杆、高风险投资银行业务,过去觉得这个会取代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现在看来不是这样。反而这个业务并不会向过去大规模的取代这种简单存贷款商业银行的这种简单的传统业务。可以说这一次危机以后高杠杆,高风险投资银行业务向简单存贷款商业银行业务回归,我们很多银行提出存款立行有它存在的价值,值得肯定很提倡。下面一个趋势就是跨国风险会增大,就是相应的这种对银行业的跨国风险的管控和监管重要性会日益增长。这一次20个峰会讨论未来金融监管国际合作中心,很重要强调国际的合作监管国际合作,对国际风险管控,未来会成为一个趋势。另外一个趋势就是跨市场风险,银行业跨市场风险也会增加,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对银行业影响会越来越多。所以这种跨市场的风险管控化跨市场监控也会日益增加。

那么,最后一个趋势我觉得我们现在谈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当然其他金融机构也是这样,高管人员激励机制,要更科学,更合理。既要跟收入挂钩也要跟他的相应风险挂钩。而且他对激励机制恐怕以后我看这一次47项也列入,也要纳入监管范围。所以这一次要说危机对银行业什么启示这是银行非常重要的几个方面,新的改变,新的启示的话,我们要学到的话是很重要的。我就讲这些,谢谢。

主持人曹红辉:谢谢杨会长,关于这场金融看法不一,认识程度不同,我觉得是非常正常,我觉得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和分析。从银行业角度看这个问题,我觉得第一个关于金融业要服务于实体经济,这次是大家在金融界取得一个共识的方面。大家知道美国金融危机其实在某种程度来讲,就是美国摊饼就是金融,他的实际消费,实际金融投资,规模超出了他的实体经济的能力。

第二就是要防范金融风险,尤其是银行在财政政策下刺激经济,更需要货币政策,金融经济配合,这种配合不是说没有条件的,不是说忘乎所以,盲目的信贷。在通胀情况下,如果说银行信贷是一个一根绳子通缩怎么让绳子伸直呢,实际上是开展金融创新的表现。我们讲金融创新很多人说,美国搞金融创新过度,我们搞金融创新爱小心一点,谨慎一点,这个观点一方面是对的,加强风险防范。另一方面因噎废食,很多东西不是创新本身带来的问题,银行在传统业务的领域开展创新,提升你的经营管理水平,真正提升你的所谓创造有效需求能力是银行面临普遍问题。

第三是关于资本市场主导问题,我记得以前做博士论文的时候,涉及到这个问题,其实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是适合不同经济体,不同发展阶段一种模式。或者是某一个经济体选择某种模式作为主导模式是采取动态管理方式。所以我们讲变,不变是唯一的,唯一不变就是变成的本身。第三方面早几年投行也好,商业银行也好,包括风险防范的问题,我们刚才看到杨会长讲高杠杆的作用,07年在美联储银行有一个演讲,高杠杆比例构成美国金融体系风险关键因素之一。可惜是当时美联储仍然有不同理解,两个月之后在8月10日早上纽联储要干预,跟欧洲银行采取行动。我说你要做什么,第一降息,现在还是采取注重流动性方式化解风险,我理解长期讲还会造成新的问题。今天为止各国央行很多措施在此指导思想上展开,长期效果如何我们还是拭目以待。

还有就是中国银行前几年说信心爆棚,就是国际化,但是如何开展国际化,包括金融监管部门,最后就是关于高管人员激励机制,在中国存在一些分歧,年薪到底是多少合理,我们觉得激励机制是必要的。但是要跟他的相应的绩效考核,跟防范密切挂钩。

那么下面我们有请中国保监会政策研究室主任周道许。

周道许:感谢《经济观察报》主办了这样一个活动,我有一个感受,觉得《经济观察报》今天有关方面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召集在一起研究应对金融危机的办法,只要大家群策群力,集中大家的智慧,一定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一定会从经济危机阴影中走出去,我国经济一定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

中国保监会政策研究室主任周道许

最近有一个美国经济学家到中国考察,他说他有两件事感触很深,一件是很多地方大家利用休息时间开会研究问题,另一件是很多高校使用了原版的英文教材,能学习到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整个社会学习的气氛很浓厚。我们一定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关于如何保卫财富,我讲一点我的思考,保卫财富有很多种保卫方式,我觉得主要有三类:一种是消极,一种是积极,还有就是介入两者之间预防性的保卫方式。消极保卫方式相当于莎士比亚的葛朗台把财富藏着,这是一种消极保护财富方式。还有一种是积极的保卫财富的方式,我把钱放在银行,买股票、债券、房地产、期货等等。还有一种预防性保卫财富的方式就是保险。

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对保险业的影响有三种方式:第一是直接参与者和受害者,这次美国次贷危机从发生到扩散,保险业起到了放大器的作用。第二是直接受害者,日本大和保险公司,是一个投资比较激进保险公司,买的有毒债券比例过大,这些债券减值他就出现问题,就倒闭。第三是间接受害者,比如富通集团,去年十月份用大量现金收购兼并了其他银行,危机到来的时候现金流发生问题,被政府接管。

最后,对我们有四点启示:一是金融创业目标和方向是什么?就是要为科技创新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要为社会进步服务,否则所以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是金融监管要为金融创新服务,金融监管要为金融创新创造条件,支持金融创新。三是要注重用传统金融智慧来解决这次金融危机,就是收支平衡、量入为出,处理好投资和储蓄的关系,使金融和经济发展处于一种和谐状态。四是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秩序的重建,制定金融强国战略,增强我国的有知情权、参与权和规则制定权。
谢谢大家。

下面我们请出是中国金融界的大腕,第一是中国银行副行长王永利先生。我们有请王永利先生发表演讲。

王永利:谢谢曹主任,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些看法。当前我们正在面临一场全球化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已经延伸到实体经济,全球面临很大经济衰退压力。我自己是这样感受,危机爆发肯定对我们生活工作产生很多挑战、很多冲击,但是对所有关心经济金融社会问题,想做一些研究的人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叫百年一遇。

中国银行副行长王永利

我们这些人能够在这个时代参与其中,特别是像我自己有这个感受,因为我是中国银行直接负责处置金融危机一个负责人,所以我觉得确实压力很大,冲击很多,但是也学了很多,思考了很多。大家很关心怎么走出危机,首先你要知道危机在哪里,首先是次贷代换,贷款资质证券发展成为信用危机,金融危机,美国次级贷款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两个机构是很多机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难道美国人真的比我们笨吗?

我曾经查了一下美国住房是怎么回事,价格有什么样的变化,一查还真的是大吃一惊,单看每一个住房价格走势有波动。如果我们把CPI加进去,一个结果就出现在我们面前从98年开始美国住房价格稳定上升,特别是03年以后,快速上升,一直大06年三季度快速下滑。从美国住房价格历史看,从06年9月份下滑以后一大半还有一定空间,不是说一定要下滑,还是15到20个点可以下滑跟历史平均水平。什么原因支撑它从98年开始上升,这么长时间一直上升呢,我可以告诉大家银行家不是傻瓜,因为价格一直往上走,不管是贷款证券这些东西风险确实有。什么支撑他们呢?大家想一想,98年之前发生什么问题,亚洲金融危机在97年爆发,东南亚吸收全球大量资金过来,一旦爆发资金要找出路,很多回到美国。回到美国很重要投最热IT行业,网络产业,推动这个产业本身已经有泡沫,快速泡沫膨胀到后来破灭了,确实这个时候推动网络增长。但是在大量资金到网络同时还有一部分资金到房地产,甚至97年香港回归之前很多香港的同胞他们有的钱投帮助美国房地产,开始起步。但是到了2000年网络泡沫破裂,美国要支撑经济稳定,社会稳定,采取大量政策。首先是货币政策,01年开始,调整利率达到当时历史最低水平,这个过程中发生911事件,发生了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到伊拉克战争,除了央行大量投放货币,政府大量化投放货币。美元是全球中心货币,美元大量投放不全是在美国,钱到中国,到中国银行会拿这个钱贷款,带来全球经济快速复苏,导致物价快速上涨,03年6月份基本利率降到1,04年1月份持续不下去,因为全球通货膨胀压力上升再提高利率。04年6月份连续17次提高利率到06年6月份5.25,由于利率提高,次贷还款受影响,那么在美国之外有更多亮点出来。比如说到中国,不管是房地产,股票基金都有好处,吸引很多资金往外流,使得次贷问题一下暴露出来。这个地方可以看到看美国次贷问题,仅仅局限于次贷衍生产品上面,仅仅局限于产品风险控制,或者是会计原则,评级公司等等,我认为说服不了。包括监管,我们曾经跟一个非常权威监管人,他认为所有监管规定都是在问题出来以后,没有一个是在问题出现之前就告诉你不行,很少。

再一个是什么原因支撑这么多东西,为什么美国可以想投放货币就投放货币,71年美元跟黄金的挂钩比例脱掉,一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从货币体系缺乏一个东西约束货币投放总量,我们叫货币政策,主要是目标是抑制通货膨胀。看美国本身通货膨胀美国本身通货膨胀不高,大量基础搬出去,大量进口廉价产品,价格一直很低。但是美国以外呢,比如说中国,我们改革开放30年我们物价涨了多少倍,货币体制有一个漏洞,缺乏一个约束。能不能回到用黄金约束,不行,因为黄金产量,运输根本跟不上,与此同时苏联解体造成联合国,国家基金组织等等对美国约束力大大降低,组织架构同样没有约束,所以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新的一轮全球化建立当时全球经济严重不平衡基础上,7个工业国家经济实力,金融实力超出所有国家,造成投资贸易不平衡。这个问题出了很多年,但是没有实际效果显现出来。大家知道当贸易和投资大量以美元做基价货币,尽管大量美元出来,主要还是在美国。美国结构不管是被动也好,他负债是非常,在座每一个银行在美国金融结构有存款,因为你的收入都是美国基价,这样造成他们钱太多,可以他你的存款压很低。这样怎么办?要金融创新,银行还有巴塞尔协议规定,但是投行没有,他们可以做极高杠杆。很多商业银行把很多东西给他做,所有东西是有基础,有利益驱动,不是闭着眼睛造出来。

我们今天的问题解决起来一定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解决,大家知道金融秩序的问题。一个新的金融秩序建立起来没有二三十年都不可能,这个过程里面危机停止了,未来还会发生,在这个过程里面可以引起我们很多思考。我们觉得我们这个主题中国金融机构一定要冷静思考,我们要跟人家学习,现在他们还不如我们,错了。从市场调研,客户服务,信息科技,数据积累基础工作我们差很远一定要冷静向人家学习,我们一定要用全国力量应对好这次危机,保证中国经济稳定发展起来,经济是金融支柱,尽管现在金融是经济的核心,一个强大经济实力才能使我们金融抗击这次风险,把我们人民币做成一个区域性,全球性清算货币,储备货币,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美国这次上了这个档,大家一块研究这个问题,包括吸取美国人经验,包括吸取他们教训,中国事情一定会更好谢谢大家。

主持人曹红辉:谢谢王行长精彩的演讲,他从国际金融体系发展脉络、对金融危机根源做了分析,他提出了很多值得深入思考的见解。另外他提出三点解决方案,一个是金融要为经济服务,第二要维持经济高速健康发展,第三要推行人民币的国际化。非常感谢王行长见解下面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稍微控制一下时间。

有请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朱小黄先生。

朱小黄:前面发言人有四点感想,启迪,我想整个金融的危机过程其实还没有完全结束,刚才王行长讲的道理同样深刻思考我们还需要一段时日。我们现在面临问题是当前经济形势下,金融怎么办?

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朱小黄

我讲三点一些想法,大家知道当前金融危机这个背景下,当前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逐步显现,所以在中国开始在投资拉动消费拉动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在这个措施之下我们商业银行扮演重要的角色,大家期望很高,对我们来说当然也倍感压力。第一个我们所要强调的问题就是在保增长同时要坚持结构调整方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尤其要注意克服粗放规模投入。

我们总结过去教训最大一个问题是我们过去的经济结构和陈旧体制积累大量风险,经不起世界经济的波动,余波对我们中国经济的影响,幸好中国的宏观调控进行了几年,尤其在04年以后我们中国金融改革进入了一个非常激烈的时期,而且顺利完成大部分改革。同时这个改革消化历史形成的风险包袱,抑制新的产生更多风险的土壤。所以我们今天才能够说风险包袱,但是我们进步也是非常有风险的。无论是经济界,金融界我们看到抗风险能力,我们在自身抑制风险自身能力上有很大的改革,否则实体经济波动来临的时候我们也是很难控制。当然现在情况下我们还是要防范集中投放和快速投放带来一些新的问题。积累新的风险,我个人比较担心是这种高速投放。从四万亿到20万亿投资数字给分,但是短时期投放还带来我们担心的问题。第一旧经济制度复制,旧行政体制权利的回归,第三环境污染问题的重复,第四我们过去几十年计划经济下面重复建设这些问题浪费可能会出现。这些东西控制不好都会形成银行的不良资产,对银行说处在风口浪尖,外部希望很高,因此另一方面我们实际上还是要保持一个稳健经营和冷静操作的心态。

银行说得通俗一年心理要热乎,头脑要冷静,前一段时间有采访说我们风险控制标准并没有调整。特别是现在加大投放不能够超过风险边界,提高信贷效率,但是不能降低我们的标准。我们帮助困难企业,但是我们也不能够扶持落后淘汰领域的企业,比如说产业过剩的问题,不能再回去了,这是一个我们一个想法。

第二主题是大家知道银行业现在问题是什么,主办方感受到中国逆差,银行业的逆差在舒展。我个人认为前几年银行业的利润高度膨胀也是不正常的,说明本身结构是有问题,逆差基本是4个点左右,中国银行大家都差不多。利润到每年几个上市银行一公布年报的时候,利润增长都是50、60%,小银行甚至超过100,这个当然是不正常。但是现在经济出现困难的情况下,把逆差舒展,逆差减少刺激经济发展,保持有效经济增长,对于现在银行不一定是坏事。我想至少有助于引起管理和推动银行转型创新,我们当前怎么弥补因为逆差缩小我们成本压力,收益上的压力,也许是我们调整结构,是我们发展其他的一些产品。在中间业务收入方面进行创新,另外在新的业务2008年度观察家年会领域做一些探索的原因,很好一个历史时期。比如说我们对社农贷款,小企业贷款过去比较认真,现在是比较认真做,也许是一个机会。

第三想法就是从国民经济总体的情况看,没有好企业就没有好银行,大家在困难的时期,要同舟共济。我们建设银行制定信贷政策,大体把企业分类之后制定差别化信贷政策。对于有困难的基本客户重要支柱行业的好的客户,虽然有困难我们要雪中送炭,这个时候要携手共进,不要动不动就抽逃资金,这个是不行。有一些困难的企业要跟人家要共度难关,有一些行业不是出现大问题。但是当前有一些阶段性困难,银行要讲一些义气,不要导致最后双方都是不好的结果。

另外对于有的企业确确实实是行业系统不看好,要淘汰的领域这样的企业我们果断退出,确保我们整个经济相对好的方向来前进,在这个过程当中银行自身也会得到新的发展。谢谢大家。

主持人曹红辉:谢谢朱行长,刚才提到有几点值得关注,一个保增长,扩内需过程中一定要加强结构调整,克服放贷冲动,结构调整意味着有优势,有一些企业该关就要关门。没有结构性调整就不可能有新生,但是另外一方面被动的放任企业死掉,应该积极刚才讲要发现和支持有效需求。这方面昨天我参加另外一个会议有央行官员,学者,加大银行信贷,拉动增长当时我就有点担心,听到朱行长讲话略感安慰。

第二讲逆差收入的问题,大家知道中国最近几年银行业改革取得一些成绩,但是我们也看到其中不足,今后中国银行业面临三大挑战,经济周期性波动和挑战,这次危机就是对银行业一个考验。第二进一步银行业,金融业开放带来挑战,尤其是人民币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可兑换完全开放对中国银行业带来严峻挑战。第三就是利率市场化挑战,长期靠逆差收入支持是不可能有出息不可能提升盈利水平。如果在下一步经营管理中开展金融创新,尤其是发展金融中介当中新的业务,是银行业必须深入思考。下面我们有请交通银行副行长钱文辉。

钱文辉:大家下午好,站在全球金融高度分析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银行考验激励。我就再往下讲一个更具体题目希望给大家一点对商业银行的契机。08年北京奥运会10年的世博会是我们中国举办一项具有全球影响力最大活动。在讲这个题目之前首先想看一下,这样一个观点,就是整个09年商业银行面临主要的考验。从一个商业银行成为上市公司,大家既关心商业银行在整个国民经济对经济支撑服务作用,同时作为上市公司关心盈利怎么样,资产会不会恶化,总体讲经济下行背景下,商业银行自身效益必然会受到影响。

第一由于经济增速放缓,潜在有效高质量贷款需求会下降,同时降息周期中逆差会减小,下一步还有可能会进一步减小,由于企业经营情况恶化,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受的考验会比较大。尽管目前没有明确反映出商业银行在恶化,但是这个问题对于我们还是说高度关注的问题。这两年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发展当中对于资本市场的密切成都越来越强,由于整个资本市场处于一个调整时期,因此对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来说,缺乏明显的变化和增长点。从09年总体情况看,商业银行作为一个上市公司经营效益的压力,要比前几年来说要大得多。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09年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发展机遇是非常大。首先我们想讲一个关于世博会经历,作为一个国家战略既北京奥运会中国经济又一次重要时期,根据我们申报世博会预算世博园区直接投资只有30亿美元,根据场馆建设投资拉动五到十亿美元投资,包括上海本身,也包括长三角的投资。世博园区建设将带动将近300亿美元的投资,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商业银行也是非常大的机会。同时由于世博会历时半年,这个对于商业银行说无论是从参展方,参观者都是一个巨大的服务的空间。无论是中间业务,还是国际结算,还是对于海外游客服务都有巨大的空间。第三也将助推商业银行海外发展,提升商业银行服务质量。因此作为上海2010合作伙伴商业银行在资源方面和世博会合作取得畅销进展,提供175亿元寿险,同时各家商业银行跟世博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量资金。同时我们在品牌建设,银行卡发行,支付环境改善,新的应用方面借助世博平台取得很好的发展,对中国银行业服务质量即北京奥运会之后又是一个很大的推进。

交通银行副行长钱文挥

展望09年中国银行业到底是机遇大还是困难大,我个人判断是形势是严峻的,但是机遇是难得,前景是乐观的。为什么这么说,现在面临环境跟08年、07年发生很多变化,说没有困难困难很小是不符合实际情况,困难还是很大。但总体而言商业银行目前情况,和09年我们判断比实体经济好一些,可能还会好得更多一些,这是第一个感觉。

第二,为什么叫机遇难得?除了四万亿业务机遇以外,目前中国银行业最大机遇经历了我们过去几年没有的考验。04年以前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之前,大家都说中国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是属于技术破产,经营效益底下效益很差,经过三五年改革自身进步是巨大的。不仅仅是重组,数据带来一些变化,本身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经营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是一个质的提高。我们经过06、07、08三年效益高速增长,世界排名前几名都是中国银行,因此我觉得这次由国际金融危机传导经济危机对中国商业银行经历考验是非常好的机遇。得一次小感冒让我们肌体更加完善,这样新一轮发展机遇真正带来之后,我们可以走得更好,在国际金融业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样我觉得机遇比发展一些业务更为重要。

最后就是前景乐观,为什么,基于刚才讲通过三年到五年改革,我们基础比较扎实当然提升空间还是比较大,问题还是比较大。但是经历这种程度考验还是非常有信心,希望在座各位无论是作为银行客户,作为银行股东,或者是对商业银行高度关注的各位媒体朋友对我们充满信心谢谢。

主持人曹红辉:谢谢钱行长,充满信心的对策,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银行确实在思考,寻找新的增长点,刚才三位都是国内银行,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中国银行业应对思考对策,下面我们有请外资银行看看他们是如何看待这种危机,他们如何采取一些对策,我们有请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林志民。

林志民:非常感谢《经济观察报》创造这个机会,让东亚银行有机会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于这几年特别是今年对银行业发展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就是讲讲说外资银行在国内我们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一步步发展,到07年已经有一个很大的进步。就是说在中国07年所有外资银行都可以国内注册,他们做的业务就是跟中资银行是一致的。所以07年是很重要一个一年,很多外资银行在国内开花结果,尤其有一些比较大的外资银行在国内开了很多不同的地区的分行,支行,所以大家也会看到外资银行在国内很蓬勃发展。但是在发展背后我们也会面对很多不同挑战,包括这两年在外资银行来讲,我们对经常碰到一个人手的问题,人力资源问题。国内除了银行强调人才以外,其他保险、基金都一样强调人手。所以就是在外资银行这两年来讲,都是在面对很多人力资源的问题,08年金融海啸吹过来了,在国内大家感受到就是想像影响不是很大。在中资银行基本上没有,但是对于外资银行来讲,从去年9月份开始,很多不同情况就是在市场里面。今天可能是这个银行发生问题,明天就是另外一个银行出现的流动性的问题,后天某一些投资银行倒闭。所以对于外资银行在国内业务没有什么影响,但是某公司某行他们所处美国,欧洲有很多不同,由于次贷危机引发金融海啸产生的影响。

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林志民

所以09年我们作为外资银行怎么突围?我有两个观点,第一个就是说09外资银行被整合一年,就是我们内功。以前是外资银行在这几年发展太快,不停开分行,支行,不停把业务加进去,所以你没有办法把内功练好,所以今天我们想怎么把培训,公司管制,系统,管理方面怎么加强。大家会很清楚就是说外资银行很多时候我们在信贷风险控制很好,然后看到不良贷款率,外资银行低一点,中资银行高一点。现在国内会慢慢看到,银行业最大风险不是在信贷风险,最大风险就是操作性的风险。由于市场发展太快了很多银行从业人员他们在从业的经验不足,还有就是发展太快,到那个岗位他也没有这个能力,但是没有办法,如果不找他你就自己做。所以这方面必须要这种情况下怎么把操作风险减低。

另外一点在系统化方面有的时候大家感觉到,外资银行就是整个系统比较先进,实际上我们感受到国内我们用本地的IT系统,也要慢慢赶上去,把所有本地化系统本地化,这个也是很重要一点。有的时候我们行拿到国内不一定符合当地情况,但在操作里面也没有办法真正竞争。所以今年还是外资银行怎么去多做一点本地化,是练内功关键所在。

第二就是业务选择性问题,很多时候外资银行看到现在允许外资银行做的业务是跟中资银行一样,但是要看到外资银行总的规模,跟中资银行比差很远。一个数字就是外资银行他贷款规模也占总的贷款规模不超过3个百分点,证明了外资银行规模不是很大。所以有一些外资银行是追求所有业务都做,必须选择自己比较强的业务。举一个例子,有四大外资银行,就是东亚,汇丰,花旗银行,每家银行都有自己的特色,东亚银行就是这个银行做房贷,房地产比较多一点,谈渣打银行第一印象就是做中小企业多一点,市场里面比较接受一点。汇丰银行是跨国企业做多一点,最后说花旗银行高端理财银行比较多一点。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外资银行应该挑他们自己重点做业务,不要盲目的我要跟其他外资银行看齐,要招多少人,开多少店,开拓什么零售业务,这个是不对的。所以我们反过来影响到银行里面没有这个能力,还有整个市场情况也会受影响。最后总结外资银行现在缺乏什么,第一客户群,外资银行规模还是小,怎么去扩大客户群是最重要的。第二就是外资银行的存款,最重要一点,怎么把存款拉上去,按照银监会跟外资银行宽限期很多要到了,要很快拿到国家标准。另外存款多是解决他流动性问题,所以一举两得,再有就是我们盈利商业模式是什么样子,外资银行要研究这个。刚才几位行长讲过逆差,越来越高了,中间业务怎么发挥出去呢。另外就是集群业务还有中间业务怎么结合起来,在这个市场里面怎么服务好客人,还有就是寻找你下一个盈利的亮点。谢谢!

主持人曹红辉:谢谢林志民行长,从外资银行角度提出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思路,非常感谢。

下面我们有请银行业服务的提供商就是IBM大中华区副总裁、金融服务事业部总经理王天義女士。她的演讲主题是共同建设,智慧金融。

王天義:各位金融业的领导,各位先生们,女士们,我知道从早上到现在非常不容易,所以先谢谢各位。我非常荣幸在几位行长之后有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2008年一路走来以一个厂商来讲,我们也有一些自己的小小的体会,希望通过这样一点时间跟大家做一点分享。

IBM大中华区副总裁、金融服务事业部总经理王天義

IBM公司在在1978年从中银香港引进第一个IBM服务器到现在,跟中国金融业一起走过改革开放30年。在这30年前半段主要以金融电子化,从第一代的核心应用,从企业内网,跟网点设计实施开启发点。这个第一代核心应用我们不是只是谈功能,谈的是应用开发,制度架构怎么透过比较系统方法引进中国,更多时间花在大集中,集约化管理,近几年谈的稳定运营。最大就是今年8月奥运会期间在重要时间让系统从应用,硬件软件得到安全生产,企业架构的一个非常稳定的运行,当然过去几年开始风险合规的实现。

今天我不是谈IBM跟中国银行业30年走来之后要想走什么,我在IBM服务了25年,08年IBM提出了很多跟以前不一样的看法。去年5、6月期间我们对全国1千多位企业首席执行官做了一个很重要的调研内容,我觉得是很好提醒到底今天之后我要往哪里走?刚才说中国是一个大国,我们怎么做成一个强国,从改革对外开放变成世界工厂,我们怎么成为全球领先者?今天在这个时候,因为金融危机,可能带给我们更多激励,更多的刺激,更多的痛,让我们必须这个时候更快往前跳,往上跳,我觉得这是对中国是让我们一个机会往前走得更快。在5、6月份出了一个全球首席执行官报告说,我们正进入一个动荡的时代,信息速度在加快,客户要求越来越高,更用于颠覆性创新,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进一步全球化市场环境,比如说信贷混乱,新的业务模型创建对于成功至关重要,领导能力企业良好的社会责任是能否成功的关键。而应付这个困难局面能力,企业在未来十年中是否能够脱颖而出是关键因素,提出五个想法,在全球CEO调研五个想法。第一渴求变革,是全球一千多位CEO的心声不是IBM说的。渴求变革中,越来越多公司谈到扩张组织变革,过程力量造成市场法规技术必须配套,才能做变革中达到期待达到的目的。

第二是要让创新超出客户的想象,今天客户已经不安于说我们设计什么东西他就要接手。现在客户跟过去已经开始参与公司设计,甚至参与这些公司在整个跟客户沟通的时候,新产品创造的时候已经非常深入参与。我们如何设计出来的东西能够超出客户的想象是第二个。CEO觉得我在现在跟未来非常重要第二个重点。第三是全球整合,大家讲是双刃剑,而整合不再说资源整合,技能资源更重要是全球人才。怎么变成我们这个公司的利己,包含文化管理回归,风险全部里面一起考核。

第三,颠覆性业务创新,我在IBM服务25年,我们一直说服务客户说到是我们质量,持续不断的改进,我们一定要从各个角度持续不断改进。大家都是说持续不断改进,今天谈是我怎么有一个颠覆性创新,这个创新在公司里面在任何地方,包括业务创新。

最后一个谈的是真诚而不只是慷慨,这几个以一个IT提供商是一个比较我觉得蛮颠覆的看法。这些颠覆看法,比如说社会公民,好像离中国远一点。可是我从今年第1、2、3季参加一些国务院工作,觉得就在我们身边,让主题特别凸显,所以中国今天跟全球基本上在一条线上。而这一条线上带给我们当然是后来第三、四、五季的金融危机。这是第一个主题去年5到6月全球客户分享我们对全球首席执行官做调研的一些报告。希望这个报告能够带给我们客户,跟我们伙伴们一些想法在未来我们的服务客户能做得更好。

在此同时因为调研报告IBM也在深思我们IBM能做什么?我在IBM25年,第一个谈到颠覆改变,第二是十月IBM在全球CEO大会上,我们总裁第一次对所有的人提出来说IBM这一个公司我做不了,这一件重要的事情。提出一个想法说我们全世界公民我们怎么让我们身处环境变得更好,怎么创造一个智慧星球。我们怎么从智慧银行,智慧交通,智慧水资源管理,运用我们走到今天创造一些进步,从这些进步里面让我们整个的世界变得更好,所以提出来的是一个智慧的星球的概念。这个概念并没有清楚解决答案,希望大家以这个概念大家一起想,一起努力,一起看说我们怎么把这个星球做得更好。

比如说典型一个据说洛杉矶市区每一年花在找停车位要花47000加仑汽油,可以环绕世界38圈。另外产生730吨二氧化碳,我们怎么去通过更聪明方法减少人类资源的浪费。这是一个小小的例子,我希望在非常时间做一些非常不一样的事情,这些非常不一样的事情不能只靠一个公司要靠各个大银行,各位领导,我们一起做。针对这次金融危机我们做了一些对金融业的调研,大约环绕在三个主题上,第一个就是并购,第二是风险回归管理加强,第三是从成本考量,如何做到更有效率,传统在IT上面集中、资源调度,虚拟化这些之外特别是跟大家提是在这一波说到有外包,不管是从人力,数据中心,更重要是业务流程,作业外包,跟应用管理外包。

在雷曼兄弟全部破产同时,在10月把中间一个很重要业务流程外包给IBM,这个也是在整个一波之下重点话题,对中国更重要是最后一个跟成本降低跟有效性。最重要一点,更多人今天在看的是我们怎么转型,我怎么做业务转型,做流程转型,这个呼应刚刚说的智慧银行,智慧星球。

今天从这个现况已经做到金融银行保险公司可以在网上快速做到,在一起协助下一起往前跳,让中国能够在世界变化一个金融最大最强国家,谢谢各位,再次祝贺大家牛年牛气轰轰谢谢。

主持人曹红辉:谢谢王天義女士,下面有请刚才几位演讲嘉宾,上台我们就一些具体问题做一些探讨。

林志民:第一个问题大家谈论今后银行业要加强风险管理,从风险管理角度从自己的角度来发表意见。

杨再平:把所有业务方面电脑化。

王永利:我们执行巴塞尔协议做好就可以了。

朱小黄:还要关注经济周期的问题,我觉得最基本就是了解自己的客户,感动自己的客户。

王天義:全球真正有风险资源带到中国让我们有跳跃式的发展。

王天義:创新业务上面是占主导IBM我们希望不管是核心银行,零售各个不同新产品上面跟我们客户一起发展。

杨再平:我觉得围绕实体经济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创新,我们刚才说怎么发现创造支持客户多种多样的需求去创新,与此同时加强风险控制。

王永利:创新是永恒主题,关键是别创造出来连自己够搞不清楚的产品就可以了。

朱小黄:少创新多服务。

林志民:创新把现有服务产品改进,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创新。

主持人曹红辉:最后一个问题,银行在未来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当中如何展开尤其在危机情况下。

林志民:走出去方法很多,本身我们是走进来的,所以中资银行怎么走出去,反过来看外资银行怎么做。

杨再平:我们跟东亚银行合作就总结出来了。

王永利:走出去第一是要符合战略,第二是你要有控制能力,所以从现在并不是说危机提供那么多好的机会,如果是你没有这种需求,你有这种需求要控制不了,还是谨慎为妙。

朱小黄:对中国银行走出去有两个机会,我们贸易是大国,占15%以上,相应服务需要我们银行走出去,第二基于就是刚才说到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这个会有很多的机遇需要我们抓住这个机遇。

王天義:我这个题目没有资格回答。

主持人曹红辉:谢谢各位刚才精彩演讲讨论,他们思想碰撞对于很好理解中国银行业怎么突围,突破危机重重保卫,带来很多有意义的帮助,让我们再次感谢诸位嘉宾。我们这次论坛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