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会能否成中国财经外交的又一里程碑?
导语:国际政治规则是在战争和威慑中确立的,国际经贸规则同样是在摩擦和震荡中制定、确立。

经济观察网 梅新育/文 一年之内的第三次G20峰会已经在美国匹兹堡开幕了,会议议题重心应当放在何处,各方自是众说纷纭,早已为此展开博弈;从更长的历史跨度上考察,我希望G20峰会能够成为中国财经外交转折的又一块里程碑。

“财经外交”一词直到近年方才频频见诸媒体,在许多人心目中,这似乎是一种全新的事务,其实,我国的财经外交早在建国之初就已经开始。纵观建国至今我国财经外交发展脉络,以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中美建交为分界线,可以将其划分为主题不同的两个时期,第一阶段的主题是“生存”,第二阶段的主题是“发展”;第二阶段的中国财经外交又可以2002年1月1日中国入世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的主题是“与国际惯例接轨”。

然而,所谓“国际惯例”(或“国际规则”),既有体现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的部分,是值得我们吸取的人类文明共同成果;也有只具备局部、暂时正面作用的部分,有些做法更是仅仅体现了某些发达国家、甚至这些国家内部某些利益集团的诉求,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甚至侵犯了人类良知的基本底线,即使在发达国家国内也不可避免遭到激烈抨击。

相应地,“与国际惯例接轨”本身不是目的,只是达到我们增进本国利益的手段而已。在西方国家主导国际经济体系及其游戏规则而我们的经济技能尚不熟练之时,要在国际市场赢得一席之地,与挂着“国际惯例”之名的西方主导规则接轨是必要的。

在实践中,我们的这种“接轨”也确实取得了堪称辉煌的成绩:在20多年里,中国从世界市场上一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崛起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对外经贸对国家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外向型经济主导的东南沿海部分地区繁荣富庶几乎不让中等发达国家,以至于有些人声称中国是19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然而,作为拥有独立利益的大国,随着实力增长,中国对西方主导制定实施的现行国际经贸规则的不公正性体会也日益痛切,现行国际经贸规则日益构成制约中国实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不可避免地,当中国成为世界市场和国际经济组织享有全部权利的成员之后,中国必然要行使他的合法权利,力图推动国际经贸规则向更符合自己期望的方向演化。

而且,推动这种转变尽快平稳完成正是国际社会公利之所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消除国际体系中的不确定性,让结果尘埃落地。某些国家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鼓噪之所以甚嚣尘上,并不是因为中国的实力太强,而是因为他们还不能确信中国的实力和争取相应地位的意志,而认为中国与他们同样是霸主的仆从而已。

既然如此,出于“奴才争宠”心态,向霸主告状压制中国也就是理性选择了。如果中国的实力和意志令他们信服,他们确认中国是自己的主人而不是别国的仆从,他们的作为就会相反,他们就会竞相与中国交好而不是喧嚣“中国威胁”。

推动规则演化需要有足够的实力为基础,主导、影响规则演化又将更好地维护和增强自己的实力,不能推动规则演化的国家实力增长将很快达到他人主导规则所能容许的极限。

在这个竞争的国际经济体系中,中国到底能否化蛹为蝶、鱼跃成龙,取决于中国推动规则演化的努力究竟能否成功,取得多大成功。以多哈回合为起点,中国财经外交的主题已经逐渐向“推动规则演化”转变;在这次全球性经济金融危机中,中国相对地位上升,又为中国推动国际经贸规则向更符合自己期望的方向演化创造了有利条件;能否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最大限度地增进我们的利益,取决于我们的努力,特别是必要时候有理有利有节的强硬。

正值美国对华轮胎特保激起轩然大波之际,我们尤其需要铭记:国际政治规则是在战争和威慑中确立的,国际经贸规则同样是在摩擦和震荡中制定、确立;而正如维护和平需要有打击对方的能力作为保障一样,贸易报复也是减少贸易争端、为国际经贸创造平稳环境、确立规则必不可少的工具。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