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增资IMF
导语:此次增资,美国“一毛不拔”,日本出资600亿美元,德国紧随其后,而中国也以430亿美元,位于总出资额第三。

经济观察报 沈建光/文 希腊选举风波刚刚平息,G20第七次峰会便为IMF获得4560亿美元的注资承诺,用于增加基金组织的贷款能力,协助应对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具有积极意义。此次增资,美国“一毛不拔”,日本出资600亿美元,德国紧随其后,而中国也以430亿美元,位于总出资额第三。

对于此次中国增资IMF,笔者认为可以起到一石四鸟的作用:首先,这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第二次增资,在欧债危机越演越烈之时,此举有助于中国借助国际组织与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危机,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稳定、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也是负责任大国形象的体现。

其次,在全球经济与贸易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越演越烈,中国显然也无法置身事外。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与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正面临出口环境恶化、欧元储备资产缩水、来自欧洲投资减少、银行业风险加大等不利影响。因此,通过国际社会的力量,帮助平息欧元区动荡,推动欧洲结构性改革,可以说一种双赢。

值得肯定的是,本次IMF新增资金4560亿美元,高于今年4月份表示的4300亿美元资金,意味着应对欧债危机的救火弹药更加充足,对于平息市场对于欧债危机的担忧、建立防火墙具有积极意义。月底的欧洲峰会,欧元区领导人将进一步讨论欧洲银行联盟、欧元区债券、促增长的政策等问题。对于刚刚经历了选举动荡的希腊,也有望给出更多时间以落实紧缩政策,并加大对希腊的投资以改变其生产结构,使其经济逐渐走上正常的轨道。因此,从短期来看,欧债危机出现利好信息,IMF新增资本为应对欧债危机开了个好头。

再次,通过IMF这一国际组织增资,安全性是有保证的。一般来讲,IMF在危机时提供的贷款都被给予优先级别,在债务清偿时偿还次序占优。而且历史上IMF成员国也从没有出现过供资产生亏损的现象。另外,从中国的角度来讲,此次中国将以购买IMF票据的形式参与IMF增资,这种增资承诺并非无偿援助,而是IMF在保证资金安全和合理收益基础上向我国的借款,因此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回报率都较高,比直接购买欧债要更加稳妥。另外,中国目前拥有高达3.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以购买基金组织票据的形式参与基金组织新增资源,同样有助于多元化外储资金。

再有,虽然向IMF增资没有份额和话语权的提高,但有助于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落实既定的份额改革方案。份额改革一直是IMF成员国最为关注的话题,也是各方博弈的焦点。当前的改革计划是在2010年11月确定的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核心内容是,份额改革完成后,将向新兴经济体转移超过6%的份额,从而更好体现该组织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中国的份额将从目前的3.72%升至6.39%,投票权也将从目前的3.65%升至6.07%,超越德、法、英,仅位列美国和日本之后。改革原本计划在2012年10月前完成,但受制于美国推动意愿不足,今年IMF春季会议上将份额改革方案推迟到了“2014年1月完成新一轮份额审查”,为完成改革增加变数。此次中国增资是个机会,中国恰应该适时与金砖国家一起共同督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完整落实好增资改革方案,使其尽快落地。

(作者为瑞穗证劵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