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2011年高考湖北卷作文题)
导语:这些旧书中,很多书已绝不仅是读过的书,拿起翻阅时更会有许多滋味在心头,不仅是因为作品本身而生的感触,更是对心灵成长历程的回顾。翻起旧书,感触良多。

夜的天使/文 (经济观察网网友)今年七月就满二十一了,搬过一次家,没遗失什么书。这么多年来,因为堆不下,家里卖了不少书籍、杂志,但保留下来的也非常多。

如今自己房间里,书架四层早已摆满。最上面一层的右边放着几本世界名著和几本电脑书籍,左边大半都是英语磁带,多是中学英语教材配套磁带,至少一半没拆封,不过我的英语成绩倒还不错。第二层摆的文学作品居多,中外都有,比如《青铜葵花》《霜冷长河》《傅雷家书》《道林·格雷的画像》,很多都只读了一半;就在这排名著中间,还插着一套半导体培训资料。坐在书桌前伸手就能够到的第三层上,各式字典词典,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到牛津中阶、“郎当”第四版,占去了这层的一半;还有一半摆着一套2009年北十版的张爱玲全集和一套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四大名著。第四层上,杂乱地堆放着英语六级试卷、考研数学资料,要用即可随手拿到。从去年暑假起,陆续新购的《公司的力量》《双面胶》《心术》和几本专业教材都没处放了,就“暂居”于书桌上。看着这些书,有时也情不自禁地回想着以前,一些场景仍历历在目。

从自己买第一本书来读,已有十几年了,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本书是初一时在财大后门一间不大的店里淘到的《鲁宾逊漂流记》,当时一起买的还有其他几本名著,花了两年才陆续看完。初中时,我们是最后一届非课改的四年制初中生,在老师的建议下购买了新教材的配套读本;初四时还读完了中考命题人明确说不考的七、八册教材。其中一些作品,对我的影响很大,拣出几部,回忆一番,甚是过瘾!

第一部让我印象深刻的作品是汪曾祺的《黄油烙饼》,是在初中第七册语文教材上读到的。最初,只是模糊地认识到亲情的无私与伟大,奶奶为了孙子吃饱、有营养,临饿死了还不肯动那瓶黄油补补身子;而饥饿也给萧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后来也明白了:“奶奶是饿死的。人不是一下饿死的,是慢慢地饿死的。”奶奶死后,跟爸爸妈妈住一起,但遇到了同样的问题,“食堂的红高粱饼子越来越不好吃,因为掺了糠。甜菜叶子汤也越来越不好喝,因为一点油也不放了”,“他恨这种掺糠的红高粱饼子,恨这种不放油的甜菜叶子汤”。说实话,第一次真正体会到饿,是做手术割扁桃体之后的头两天,滴米未沾,饿得肚子疼,第三天中午把小餐馆的蒸鸡蛋给狼吞虎咽下肚。联想到天天挨饿的萧胜奶奶,竟能做到如此,除了那代人节省的本性,当然更多的是出于对孙子的爱,尽管不见得这种做法值得赞赏,但她对孙子的爱确实令人钦佩。

后来,还读了他的《马铃薯》《侯银匠》等许多作品,对他的文字有了说不出的亲切感,措辞平实但情感充沛,故事大多不是市井生活,但却贴近心灵,无甚阅历之人也能懂一些。从他的作品中,没有直接读到直突突的尖锐矛盾,但也能让我在不断的阅读中滋润心灵。

第二部影响我至今的作品是张爱玲的《茉莉香片》,高二语文读本节选了一部分。传庆的畸形性格体现在一些十分平常的事件中,例如在被教授点名时,“传庆答应了一声,自己疑心自己的声音有些异样,先把脸急红了”。那时还不懂爱情,也还没完全理解广义的爱,误以为丹朱对传庆是爱情,却又惊讶于结尾时传庆对丹朱施暴。后来我明白了,冷漠与孤独,不是与生俱来的,是缺乏爱造成的。缺乏爱因而渴望被爱,却不懂何为真正的爱,无法理解别人对自己的博爱,也不懂怎样爱别人。

高复前的暑假,读了张爱玲的《半生缘》《沉香屑 第一炉香》《倾城之恋》等作品,兴趣大增。2009年4月买了一套张爱玲全集,才有幸读到完整版的《茉莉香片》。再后来,无法自拔地一篇篇读下去。无数次地熬夜读张爱玲,越是辛辣直白的冲突,越是能让我继续提起精神读下去;越是让人哀婉不已的故事,越是让我沉溺其中无以自拔。她的故事太感人,有时甚至能找到身旁人的影子或者曾经的自己。时至今日,我还在读张爱玲,之前根本没打算看《红楼梦》,但为了读她的《红楼梦魇》,才拿红楼来读。

现在,读张爱玲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一周不读,便不自在。从最初猎奇式地寻找刻薄而令人哀婉的文字,到至今仍原有不明的坚持,这期间收获了许多心智上的成长,或许不够全面也不甚积极;但没有关系,不是每部作品都要成为为人处世的教材。学着在批判中接受,尝试从作品中寻找感动,并在现实生活中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远比一味模仿刻薄的语言和情节来得高明。

第三部难以忘记的作品是冯骥才的《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初次也是在高中语文读本上看到。只不过是在复读时的一个周末,自己坐在空空的教室里自习,卷子做累了,拿出语文读本,随意翻开才看到的。卷子还没做完,但一口气把它读完了,又读了一遍,突然想起“人言可畏”四个字。那时很少去思考国家、社会、民生,但又渴望有时间去关心,所以有点小愤青,只觉得中国人很丑陋、很可怕。现在自然是理性多了,但多少还有些没想明白:到底是这个社会可怕,还是某些人可怕?到底是文革造就了某些人,还是文革释放了某些人的邪恶能量?是我们的经济不够发达,才有许多这样的人,还是这是中国某些民众的本性?

如今想来,觉得冯骥才先生可算是一位引导者了,着实是他的这些引导我开始反思自己、反思身边人的言行。其实,早在五年级做小升初试卷时,就读到过他的“信赖,往往创造美好的境界”,那时还小,根本没懂。现在为止,还没抽出时间读他的其他作品,但将来有时间时总要读的。

流行的小说我也读过,感受过《梦里花落知多少》的淡淡无奈,吸收过一些杂志的快餐式营养,但真正容我保留而且难以忘记的实在不多。

这些旧书中,很多书已绝不仅是读过的书,拿起翻阅时更会有许多滋味在心头,不仅是因为作品本身而生的感触,更是对心灵成长历程的回顾。翻起旧书,感触良多。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