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需要G2
导语:中国的外交思维还停留在多极世界、韬光养晦时代,缺乏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国际视野。国际舞台公认的原则是实力,甚至丛林法则。

经济观察报 曹辛/文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周边几无宁日。

南海局势未平,东海又起波澜。一是钓鱼岛问题又起,7月3日,日本10艘渔船在右翼支持下强行进入钓鱼岛;二是韩国政府重提东海大陆架新主张。也是7月3日,韩国政府决定年内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CLCS)提交关于东海大陆架划界的正式文件。根据这一文件,韩国主张的大陆架不仅延伸到日本冲绳,更包括中国内海。

至此,从东北亚到东南亚,中国全面、同步地陷入领海、岛屿主权争端,而且面临的都是小国多对一、一拥而上的态势。

中国外交的麻烦远不止上述这些。除了上述东海、南海同步紧张、面临多重威胁外,最大的问题更表现在外交指导思想和哲学上。我们一直坚持的“和谐世界”理念不仅与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身份完全不相适应,在全世界也不被信任。中国崛起在全世界引起震动、猜忌、不安甚至反弹。

在对中国意义日益重大的中东地区,当地官员反映:中国的中东政策就是没有明确立场的骑墙;

作为中国最重要战略伙伴的俄罗斯,竟然是越南最大的先进武器供应商,而越南正在和中国发生重大领海、领土主权争端,已经到了军演示威的程度。此外,在中国向中亚三国寻求能源合作的整个过程中,俄罗斯也一直在或明或暗地横加干涉;

在欧洲深陷债务危机,民族主义上升冲击欧盟本身的存在之际,中国积极向欧洲投入资源,增加从当地的进口,购买欧元债券,但仍无法改变欧洲是美国最坚定的盟友这个事实。

中国在全世界没有真正的盟友。“金砖国家”也好,上合组织也罢,更多只是一个各方宣讲自己立场的讲坛,而非真正国际法意义上有领头羊、紧密的、步调一致的国际组织,这在世界大国中仅此一家。

受制于指导思想上的束缚,在外交实践上,重视面子、忽视里子,重形象工程而少实际收益。例如撤侨、海外领事保护上,很重视向国内宣传自己的形象,但是一旦涉及在东海、南海的领海、领土主权争端等重大问题,就束手无策了。

根本问题就在于,中国外交的思想意识没有反应客观存在,GDP已经世界第二,但外交思维还停留在多极世界、韬光养晦时代,缺乏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国际视野。国际舞台公认的原则是实力,甚至丛林法则。当国力已经世界第二,经济利益遍布全世界需要保护时,大谈“和谐世界”的愿景,每每在安理会投弃权票,只能让外部世界觉得你“不透明”,不敢主持国际正义,甚至不敢理直气壮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加上你的国力又在直线上升,于是各国群起防范、群起与你争利。

中国外交必须走到正在上升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世界最大的债主这个立足点上来,勇敢地维护自己利益,给世界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各种路径中,G2最现实。

G2是由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伯格斯滕在2008年首先提出的,即“中美两国集团”对世界事务(尤其是亚太事务)实行“中美共管”的立场。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时,当面向中国领导人提出这一建议。其中的背景就是,美国经济短期内根本无法复苏;美国因尚未最后解决阿富汗问题而无法分身,这一切使得美国需要借助中国,尤其在亚太地区。最新的事实是,美国对最近中东北非国家的国内动荡、利比亚战争也不敢深入,这完全是实力衰落使然。

美国国内的精英认为:中国在军事上无法威胁美国,不输出意识形态,自身经济发展对全球的带动作用明显,加上美国需要中国配合才能解决的问题又越来越多,因此美国需要G2。下面就看中国的意愿啦。

而中国国内有不少人对这种模式持怀疑态度,这其中有信任度的问题,还有部门利益。

然而冷静下来换一种思维就发现,实力是决定国际关系发展和国际格局演变最重要的因素,头,不是想当就可以当,想不当就可以不当的,实力到了一定程度,想不当也不行。但是目前中国只能当老二,因为军事上没有远程投放能力,没有军事同盟国,全球网络和信息战还不行,软实力也不行;第二,当头是有付出的,甚至有时候,在一定具体问题上还会失大于得,这是基本的国际义务。一旦G2,起码中国周边的安全局势会比现在有一个很大的改善。

最后还有一点对中国至关重要的是:外交和内政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开,在互联网时代,要解决当前国内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问题,不可能离开稳定的外部环境,而G2就可以提供这样稳定的外部环境。否则,希拉里一个“不受限制的互联网访问”的“互联网自由战略”,就搞得你天天不安生,如果G2了,那就是两个盟友之间的善意规劝,而不是恶性破坏。我们绝对需要一个解决国内问题相对稳定的过渡期。在外部,处理好中美关系是关键。

(作者为新闻工作者)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