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蓝色巨人”的应时之舞
导语:对于一家科技公司来说,IBM这种韧劲与持久更是难能可贵。

尽管官方认定的IBM成立时间为100年,但该公司的真实年龄已经是125岁。纵观全球商界,存在一个世纪的公司并不多见,尤其对于一家科技公司来说,这种韧劲与持久更是难能可贵。

张文智 / 文  有“蓝色巨人”之称的IBM公司,于2011年6月15日迎来了百岁生日。纵观全球商界,存在一个世纪的公司并不多见,尤其对于一家科技公司来说,这种韧劲与持久更是难能可贵。

是什么让“蓝色巨人”屡次化险为夷,并进而跳出美妙的舞蹈呢?其中的秘诀,或许就在于一个“变”字,即“应时而变”。

制表机开启数据处理自动化

时间回拨到1880年的一天,美国人口普查局的办公室里,一名叫赫尔曼·霍尔瑞斯的20岁年轻人正盯着那堆小山般的人口登记册发呆。那里面记录着前不久数以万计的普查员费尽千辛万苦采集回来的人口数据,而要用效率低下的手摇计算器把这些数据分析完毕,至少要花费7年时间。这意味着几乎要到下一次人口普查时,美国民众才能得知这次人口普查的结果。

更让霍尔瑞斯沮丧的是,据他估算,1890年美国人口总数将在5000万的基础上增加1200万。如果还用老一套的办法统计,至少需要10年时间才能把所有数据全部搞定。

严峻的现实让霍尔瑞斯下定决心:必须进行改革,要发明一种能高效完成繁重统计制表工作的机器!

霍尔瑞斯1860年2月29日出生于纽约州布法罗市一个德国侨民家庭,他从小就对数学感兴趣。从哥伦比亚大学矿业学院采矿专业毕业后,就在人口普查局谋得了一份差事。

在人口普查局工作时,霍尔瑞斯收获了爱情——他爱上了墨西哥裔女孩凯特·比林斯,巧合的是,凯特的父亲约翰·比林斯博士是美国陆军派往人口普查局主管卫生统计的军医,当算霍尔瑞斯一位德高望重的同事。

有一天,霍尔瑞斯和比林斯在一起聊天,两人都对工作量庞大的人口普查牢骚满腹。比林斯提到了一个自己已经考虑多时的想法:在相同规格的硬纸卡片上设立要普查的各个项目,如性别、年龄、籍贯等等,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在相应项目的位置上打孔,比如:约翰是一名40岁的男性公民,那么就在“性别”栏目“男”的名下打个小孔;“年龄”栏目的“40”之下也打个小孔,如此类推,一张打孔的卡片上就记录了一名公民详细的个人信息。然后再发明一种机器,把这些信息“读”出并加以统计。至于该如何设计这部机器,他就不得而知了。

经过几次讨论,两人认为可将法国机械师于19世纪初期设计的“杰卡德编织机”改造成这种能读取卡片信息的制表机。

在“准岳父”的鼓励下,霍尔瑞斯拆了一台杰卡德编织机,仔细剖析其构造。即便期间离开人口普查局到麻省理工学院教书,他也没放弃研究。

6年后,霍尔瑞斯终于发明出了制表机。由于它的表现不甚理想,人口普查局的主管不愿采用。好在此时已成为他岳父的比林斯帮他把设备用到了健康部门,统计人口死亡率,他的堂兄也出钱资助他对机器加以改进。

改进后的制表机终于得到了认可,先是美国国内各部门纷纷采用,1889年,这种机器又在欧洲各地展出,好评如潮,由此进入欧洲市场。

1890年,美国再次进行人口普查,有了霍尔瑞斯的制表机帮忙,这次普查的结果用了两年半的时间来完成,不仅比预定时间大大减少,还替政府节省了500多万美元。

这次普查开启了数据处理自动化的时代,并让霍尔瑞斯的制表机大放异彩。1896年,霍尔瑞斯在华盛顿成立了制表机器公司(Tabulating Machine Company),产品售往世界各地。俄国1897年进行的首次人口普查,就使用了霍尔瑞斯的制表机。

老沃森的IBM启蒙期

虽然霍尔瑞斯是个发明天才,但在经营方面,他还欠缺点儿火候——见自己的机器大受欢迎,在1910年的人口普查开始前,有些忘乎所以的霍尔瑞斯向人口普查局报出了让他们难以接受的高价,迫使人口普查局决定自己研发机器。

这一决定可谓双输,尤其是对于霍尔瑞斯来说,直接导致了他的公司资金周转不灵。捱到1911年,查尔斯·弗林特出现了。

时年61岁的弗林特是华尔街颇具冒险精神的金融投资家,被称为“信托基金之父”,他在霍尔瑞斯的制表机器公司陷入困境时,花200万美元将其收购。不久,他又收购了创办于1891年的计算尺公司(Computing Scale Company)和创办于1901年的国际时间记录公司(International Time Recording Company),并于1911年6月15日把三家公司合并为一家,这就是“计算-制表-记录公司”(简称CTR公司),这就是IBM的前身。

CTR公司成立之初,尽生产些诸如绞肉机、土豆削皮机、磅秤等“后现代”产品。CTR公司在弗林特的经营下走入了死胡同,负债累累,眼看就要倒闭,心急如焚的弗林特想:是该请一名经理人来打理公司了。

弗林特看中的这个人,名叫托马斯·约翰·沃森(人们习惯称之为“老沃森”)。

老沃森1874年2月17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北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他17岁就踏上社会,帮一家五金店老板四处推销缝纫机等产品,练就一身推销的本领,后进入“全国现金出纳公司”(NCR),并慢慢成为公司的二当家。1914年,因被老板怀疑暗自培植亲信,老沃森愤而辞职。几个月后,他接受弗林特的聘用,出任CTR公司的经理。

1914年12月7日,CTR公司30名销售代表聚集在纽约一家饭店的会议室里,此前他们接到通知,新任经理将来这里与他们见面。

老沃森匆匆而来,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对制表一无所知,也不知该如何推销它们,因此我希望销售人员能够告诉我该怎么办!

草根出身的老沃森很明白,底层人员都希望老板把自己当成助手而非牛马。因此他首次与大家见面的“甘拜下风”,让那些喜欢咀嚼烟叶、只会叫卖磅秤和土豆削皮机的推销员喜出望外。

老沃森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动用他的推销口才,向银行贷款5万美元用于产品研发。他还激励员工说:这世上所有的问题都能轻易解决——只要你愿意思考(think后来成为IBM的核心价值观)。在他的带动下,CTR公司开始出现转机,1919年,公司的销售额高达1300万美元,利润为210万美元。

不过老沃森打心眼里不喜欢CTR这个名字,认为它掩盖了公司的特色,于是在1924年2月,老沃森说服公司里的“反对派”,将公司名称改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即IBM。

二战爆发后,IBM高速扩张,大量制造机关枪、瞄准器、发动机等军火,当然,也涉足了日后让它辉煌腾飞的计算机领域。

那是在1944年,沃森出巨资,并派出4名工程师,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自动序列控制计算机“马克一号”,这台长15米、高2.4米、重31.5吨的家伙每秒钟仅可进行3次计算。

很显然,这种“巨大的科技恐龙”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IBM需要再次变革,这一次引导变革的,是老沃森的儿子小托马斯·约翰·沃森,即小沃森。

小沃森的50亿美元“豪赌”

小沃森小时候很讨厌父亲的IBM公司,曾声称“不能让IBM支配我的生活”,二战爆发后他便上了战场。不过从战场归来后,他又乖乖地回到了父亲身边,再次当上了IBM的销售员。难道是战场上的生死考验让他看透了人生的真谛,从而做出这一改变?天晓得。

重返IBM后,小沃森不仅业绩非凡,还敏锐地发觉,尽管公司仍是制表机市场的老大,但新的存储技术——磁带存储的能力明显高于IBM的卡片,正受到越来越多大客户的青睐。他提议公司应该改变发展方向,放弃自动机械,主攻电子产品。

提议引起轩然大波,安于现状的人不想变革——轻轻松松就可以拿到丰厚的薪水,为什么要变呢?以小沃森为代表的改革派则力陈电子计算机的优点。为此IBM还进行过调查,结论竟然是:制表机永远不会被电子计算机取代,因为电子看不见,太不让人放心了。

小沃森和父亲之间也产生了分歧,虽然曾拨巨款研发计算机,但在老沃森看来,计算机这种“以真空管和电子零配件装成的庞然大物,丑陋又难看,而且由很多吱轧作响的机械构成,听起来像满满一屋子人在织布”,他甚至断言“全世界大约只需要5部计算机”。为此,父子俩还发生过激烈争吵。

直到1947年,当老沃森得知人口普查局开始采用兰德公司研制的“通用自动计算机”(UNIVAC)时,他才正视儿子的提议,加之这时IBM的制表机出现严重滞销,残酷的现实让老沃森不得不承认,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时代已经到来,自己的想法已经落伍了,应该让贤了。

1949年,小沃森被任命为IBM的执行副总裁。

成为二当家之后,小沃森当即在公司的发展方向上实施改革,大量招聘电子技术人才,并决定开发商用计算机。

1953年4月7日,IBM终于揭开了公司历史上的崭新一页:在纽约总部,包括“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在内的150名美国顶尖科学家和商界领袖参加了IBM-701国际计算机的发布典礼,大家盛赞IBM-701是“对人类极端智慧的贡献”。

从此,IBM以每年12台的速度组织生产,到1956年总统大选时,电视上再也见不到此前让小沃森备受刺激的UNIVAC的影子了,取而代之的是IBM的标志。此时IBM计算机已占将近7成的市场份额,其余为以兰德公司为首的7家公司共有,被媒体戏称为“IBM和七个小矮人”。

到了1961年,人们开始把IBM公司称作“蓝色巨人”(Big Blue)。

这些成绩并不能让小沃森满足,已经升任公司总裁的他又把目光瞄准了兼容机“IBM 360系统”的开发,若研制成功,每一款新的大型计算机就不需要非得研制新的软件和硬件了。

这是一场动用了50亿美元、6万名员工、5个新工厂的“豪赌”,不过小沃森最终成了赢家——1964年4月7日,“IBM 360系统”横空出世。作为一个革命性的计算系统,它能涵盖全范围的应用软件,并为IBM带来了滚滚财源——1966 年,公司年收入超过40亿美元,税前存利润高达10亿美元,跻身到美国十大公司行列。

以后的日子里,虽然多次经受坎坷与挫折,“蓝色巨人”始终能够化险为夷,并进而跳出美妙的舞蹈,其中的秘诀,或许就在于一个“变”字。应时而变,让IBM走了一个世纪,并将继续走下去。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