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十三:坐看“科技大爆炸”
导语:松鼠会是一个作者协会,而果壳不同,它是商业化的,是要挣钱的。

本刊记者 刘翔 实习记者 任琦 / 文  刘丽杰 / 摄

“7月2日《非诚勿扰》中的物理男嘉宾,谁能找到?”姬十三在果壳网发帖疾呼,仿佛自己对那位理科男一见钟情一样。

姬十三实在看不过去,那位很可爱很清秀的男生整场被调戏,主持人、女嘉宾又像看怪物一样对待他,只因这位仁兄写了一封另类情书:

“有一天,你在我的参考系里静止,你透过我的瞳孔衍射在我的视网膜上留下一道艾里斑,于是我知道:我的生命经历了一个不可逆过程……”

“那是典型的冷浪漫,果壳太适合他了。”看来,已经有另一个舞台在冲理科男招手了。

松鼠觅食

这位长着娃娃脸、智商很高的神经生物学博士,“萌”走了不少女生的心,堪比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的Sheldon谢耳朵。

“在海岛生活了19年,学了11年生物学,杀过老鼠,养过猴子,写过一阵子专栏谋生,后来搞了科学松鼠会和果壳网。”姬十三在微博上这样介绍自己。他与谢耳朵一样,有着异于常人的生活哲学和思维方式。

多年藏在文字背后,与表情一起隐没的是姬十三的原名——嵇晓华。在校期间,他以幽默的文风扫出科技专栏一片天,毕业后便选择了自由撰稿人这个差事。毕竟,想做“舞台”主角的博士不会安心于小范围的狂欢。

2008年4月,一个名为“科学松鼠会”的博客成立,博主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号“松鼠”。这些松鼠多是国内外的自然科学作家,以及供职于科技类媒体的撰稿人。与姬十三一样,他们也都擅长用轻松幽默的笔调,使枯燥严肃的科学知识变得有趣。

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群博,8个月后,日流量竟达到了3万。

看着心中的舞台有了雏形,姬十三开始考虑怎样让松鼠向更好的组织形态和方向发展。自然界的松鼠苦于如何拨开坚果,科学界的“松鼠”发愁资金的来源。科学家们的严谨与热情,在那时显得很无力。

试水商业

NGO,还是商业化?

得到公益圈的认可,并没有想象中容易。2009年科学松鼠会申请NGO处处碰壁,姬十三便加速了松鼠会的商业化进程,注册了一家名为“北京一群松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第一单生意是为CCTV 10的科学节目做策划。

2009年下半年,随着松鼠会名气的扩大,不少公关公司敲开了姬十三的门,希望松鼠会用自己传播方面的优势,为一些科技企业做宣传。如果把这当做商业模式,未尝不可。但松鼠们一直将科学松鼠会当做NGO,他们会同意吗?

姬十三首先投了反对票。

一年后,形势开始转变,公益圈也开始接受一些创新形式。这意味着,姬十三有了新的选择。

于是,一个开放的、多元的泛科技兴趣社区诞生了,叫“果壳”。

果壳,哈姆雷特说到过,史蒂芬·霍金写到过,但偶然在洗澡时想到此名的姬十三,也有自己的理解:网络是我们的果壳,然而这里所谈论的,大至宇宙小至原子,没有什么能束缚我们的好奇。

与松鼠会不同,果壳是商业化的,是要挣钱的。

引入风投

这不是反哺。

关于果壳,经常被一些媒体写成为“反哺”松鼠而存在。姬十三只能苦笑,甚至有些反感。因为果壳网和松鼠会在运营上是完全独立的。

 “现在,有105只分布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美国、英国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松鼠,通过华语写作的方式,参与松鼠会的工作。”姬十三强调,“松鼠会是一个作者协会。”

目前,科学松鼠会已成为民政注册非营利机构哈赛中心旗下公益科学传播的项目之一,作为非营利组织享受部分政府拨款。

与有保障的松鼠相比,果壳的日子可就充满了挑战。“当很多风投找到我想投松鼠会的时候,我会很直白地对他们说,要投只能去投果壳传媒。”每次说出这话的时候,姬十三都很紧张,因为那时的果壳还是一家尚未成立、充满变数的公司。

挚信资本的出现,让姬十三不再犹豫。

“由于我坚持要把松鼠建成NGO,前前后后花了不少时间,与挚信接触的时间将近有半年之久。”这是一家曾经投过豆瓣网的风投公司。姬十三说,“我们气质很像。”

2010年11月,筹备许久、融得百万美元投资的果壳传媒正式成立。它兼具媒体和社区两重属性,由用户和编辑部共同奉献内容。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