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有Siri吗?
导语:Siri势必会带起一阵“人工智能风”,但这股风几乎不可能刮到中国。在真正步入智能时代,我们才知道之前的基础是多么脆弱,貌似海量的数据流其实不堪一击。

经济观察网 张昊/文 2010年初,苹果收购了Siri,据说代价是2亿美元。而这笔交易在那时显得微不足道,我们只知道Siri是一款不错的语音识别工具。

2年后,它几乎拯救了平淡无奇的iPhone 4s。以至于谷歌董事长施密特都认为它是一个“重大进步”,“谷歌有很多强大的竞争对手,我们有时无法预料新的信息访问方式带来的竞争威胁。”

Siri究竟做了什么,让施密特如此紧张?其实道理很简单,它就是实现了搜索的人机交互。也就是说,我们再也不用费劲地在那个狭小的搜索框里键入“最好的牛排店在哪”,只需要跟Siri说一句,它就会给你答案。

其实这个技术并不难,IBM 的语音识别软件在 PC 上早就有不错的识别率了,甚至腾讯最新推出的QQ2011版也开始支持语音输入。但问题在于我们此前对语音识别的聚焦点在于输入,谁都没敢想再进一步。这正是苹果的魔力,在后台接上Wolfram Alpha和Yelp,整个人机互动就有价值了。Siri并不是尽善尽美,它能抓取的词句很有限,很多测试都显示它还不够智能。

Siri的联合创始人Norman Winarsky认为它并不是语音识别软件,而是真正的、可商用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预见的是,这个“虚拟助手”未来可以做的事有很多,但这背后应该是更强大的语音识别能力和答案库。Siri如今还没有开源,从某种角度上讲,如果谷歌在Android上搭建这种语音搜索技术,将比苹果厉害得多。因为Wolfram Alpha和Yelp的答案库也许只是谷歌的零头。

跟iCloud一样,Siri势必会带起一阵“人工智能风”,但这股风几乎不可能刮到中国。道理同样简单,且不论国内的语音识别技术够不够格,国内甚至找不到一个像样的答案库。大众点评网?那个类似于Yelp的网站从用户数和收录商家数上看,甚至超过Yelp,但太多的点评不够客观,而且操作步骤过于繁杂。Wolfram Alpha本身便具有人工智能的成分,它对搜索结果的匹配度要求极高,正因为此,2009年推出后,在国内还没有成功的模仿者。总不能去用百度吧?如果中国版的Siri是和百度合作,那么Siri就有可能变成一个喋喋不休、词不达意的讨厌鬼。

其实挺悲哀的,发展到现在,中国可以做到和美国实时同步。但在真正步入智能时代,我们才知道之前的基础是多么脆弱,貌似海量的数据流其实不堪一击。整天喊着“内容为王”,可几年后,我们还是发现在整条产业链中,内容端是最卑微的。

移动互联时代的要求已经很明确了,谁最精准,谁就是老大。Siri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当我们还是沉浸在“大而全”的喜悦时,硅谷早已把“少而精”列为发展方向了。处在这样的互联网环境下,我们要移动互联、云计算有何意义?

在硅谷,众多的创业者把目光放在了搜索上,传统的搜索方式显然与生活脱节了。社交类搜索、视频搜索、电子商务搜索,还有像Siri这样的人工智能的搜索方式,可在中国,这些模式远不如直接开个B2C网站来钱快,所以鲜有人问津。

这是我们值得反思的地方,要清楚,如今做一个颠覆式的创新几乎不可能了,真正的创新来自于整合。而在那些创业者想要为自己的创新去整合资源时,却发现一切都是徒劳。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