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张艺谋的水准之作
导语:张艺谋放弃了被痛骂的团体操美学,也放弃了用作者电影拍商业大片的昏招、险招

经济观察报  木卫二/文  跟预想的一样,看完《金陵十三钗》,胸口憋得慌,情感难以抒发。当朋友问,电影好看吗?我竟是无言以对。一部电影,好看与否,那可以是一项评判标准。可面对南京大屠杀,“好看”是否能成为一个评判的标准?就像说到感动和震撼,那到底是出于悲恸怜悯还是愤怒?但不管再怎么说,奔着好莱坞而去的张艺谋,他终于拍出了一心想要的A片,一部合格的、中规中矩的阿美里卡片(American Film)。

跟试图讨好所有人的《南京!南京!》不同,《金陵十三钗》是一部标准模式的情节剧,它有故事,有主线索,有中心人物,有旁白讲述。这出险象环生的逃亡戏没有自以为是,只有理所当然。在1937年的南京城,他让一群人困在了充满象征意味的西方教堂——一个封闭空间,也是一处临时庇护所。而即便结尾都是逃出南京城,然而比起陆川让小孩吹蒲公英的肤浅表象,或许,结局开放的《金陵十三钗》才是更为合理的历史表述。

张艺谋放弃了被痛骂的团体操美学,也放弃了用作者电影拍商业大片的昏招、险招。他重新塑造那些传奇的中国女性,在少女和西方人眼中,她们都充满异样的魅力。又跟过去一样,张艺谋依然纠结于作品中的妓女(荡妇)和少女(处女),是为彼此的身份映照。技术上,张艺谋也找回了对摄影和色彩的良好直觉,从教堂上方和外面投射进来的光线和光束,从彩色玻璃窗到样式各异的旗袍。便是打头来的一大段战争场面,它也成功摆脱了过去的功能展示,可以说是足斤足两。

出场时的二流子,结尾处成了英雄,约翰完成了好莱坞电影常见的内心蜕变和灵魂升华。但整个事件中,他并没有起到力挽狂澜的决定性作用,而是处于契合西方的旁观位置。在无差别屠杀的战争背景下,约翰无法和日军正面对抗,更没能代替女学生去送死。基于这点,《金陵十三钗》说的是中国人的自救,西方人配合引领。否则,如果把旁白换成约翰,故事一样成立,甚至更见客观,但立场问题就出来了。

十三是个数字,也是这部电影的命门。由一个人去扮演另一个人,一条生命去代替另一条生命,缺一不可。我一度想起了陈凯歌的《赵氏孤儿》,也是一命换一命,士之大义。襁褓中的婴儿不能言语,全由大人做主。那么,一群早已看透人情世故的风尘女子,她们何以甘愿去做自我牺牲?《金陵十三钗》试图探讨其合理性,也深究了人物的真实动机。从冲突误解到舍身相救,妓女和学生完成了表面上的身份互换。然而妓女没有突兀的觉醒,更不是廉价的同情,她们只因为答应了别人,下不来台。到了最后的高潮段落,果然有人精神崩溃,想要脱逃。这时候,语言隔阂和精心安插的父亲细节起到了微妙的作用,令电影平添了一声喟叹。

张艺谋坦言自己编剧不行,所以需要找一些好的编剧和剧本。如果考虑到严歌苓也是《梅兰芳》的编剧,那么,把《金陵十三钗》看做第五代的又一部代表作品,实不为过。好在,由于片名就点明了十三钗和战争中的女人,张艺谋没有落入虚妄的宏大叙事。单凭这点,他至少把故事说得清清楚楚。

又正如那些套路模式化的好莱坞编剧手法,《金陵十三钗》的许多东西在意料当中,比如配乐,比如约翰一出场,无论他再怎么流里流气,观众还是知道他会成为英雄。至于批评声音,十年来,任何一部张艺谋作品随便都能成为攻击的靶子。更何况,不比偏向影迷口味的《龙门飞甲》,《金陵十三钗》是一部社会话题电影,男女老少都会投身其中。预设立场或者曲解误读,再正常不过。只是据我所见,除了档期对掐,《龙门飞甲》和《金陵13钗》并没有你死我活之势,双方的故事、风格、类型和观众取向全然不同。既然都是流畅、完整,那么,做观众的,完全没必要厚此薄彼。最基本的,它们都只是一部电影而已。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