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怪KK----不读哲学的科技预言家
导语:信仰是科技,一种自我形成的力量。他隐藏于宇宙的运行中,生命的奥秘里。因为这是一个比你自身更大的力量。哪怕你只是为了赚钱,你创造的绝对不只是财富,你在创造可能性。所以,我提供的是一种宗教----科技。

 

BY 李钊
“凯文·凯利(Kevin Kelly)是谁? KK是谁?”即使浸淫华强北、中关村多年的资深IT人士,也不免在听完这个名字之后说出如此的问句。这也不奇怪,绝大多数知道包括乔布斯、拉里·佩奇、马克·扎克伯格、杰克·多西的人,并不知道这些硅谷明人背后慧眼视英雄、投资他们真金白银的星探,马克·安卓生(Marc Andreessen)和本·霍罗威茨(Ben Horowitz)。
江湖中,大佬都很低调。
KK,凯文·凯利美国最著名科技杂志《连线》之父。乔布斯的警句名言“stay hungry,stay foolish”来自于他曾主编的、近似于前近代版谷歌的杂志《全球概览》。KK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预言了Web 2.0的赛博文化发言人,大作《失控》是《骇客帝国》的原型,也是云计算、物联网、敏捷开发等等概念兴起10年前的出处。
绝大多数人在看过《失控》之后,都会拍大腿吼一声“好!”这种情绪饱满的读后感一般都意味着,后面跟着书评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原因也不在于读者和书评人的理短词穷,而是KK的书确实没办法品评。一方面,中国的TMT产业(科技Technology、媒体Media和通信Telecom三方面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与欧美在发展层面确实存在客观的差距,KK的理论高度建立在亲自目睹了科技发展的共识和生命力,推测了某种可能性的技术与生命融合的必然。另外一方面,KK的眼光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把科学领域的技术问题置于更漫长的人类进化历史和思维哲学进程之中,赋予了冷冰冰的机械与肉体和头脑,让生命与技术的伴生关系联袂孕育了充满灵性的趋势性概念。
以新闻的采访形式与KK对谈,极其危险,和他谈探讨他创造的术语是不可避免的,比如,技术元素(Tech-nium)、“外熵”(Negentropy)。然而,对谈的内容如果在没有理解KK原著的情况下,阐释Technium的概念是人的意识中涌现的具象技术,或者“外熵”是原子之间努力保持“熵”拉力,将携带的“味道”、“色泽”、“能量”等信息维持在均质化,并完成自组织过程,对谈会甚为枯燥,变成信息量极低的科普知识。但如果向他提问与专业并不十分相关的典型新闻问题,比如像《纽约时报》的著名记者一样问他:“你如何评价乔布斯?”作为杂志主编的他是战后“婴儿潮”时代的典型“嬉皮士”,和乔布斯同时代的硅谷文化创立者,骨子里都烙着“垮掉一代”的印记——辍学、反叛、迷恋LSDKK,会带着圣诞老人般的笑容,用十分随意的硅谷腔调,圆滑地调戏着你的愚蠢。、愤世嫉俗——对于达不到高端的内容和达不到完美水平的任何人事物都会本能地戏谑冷嘲。
于是,常常看到的与KK的对谈都根本称不上“对谈”,KK只是“逗你玩儿”,陪你玩玩。也有一些人士干脆放弃了平等对话的可能性,把自己和读者放诸仰视的角度,请他指点迷津,阐述他所俯瞰的行业格局和未来走向。于是,KK有时候的角色就是算命先生。
此次的采访却因为一个“大数据”的概念引起了KK的兴趣,意想不到地让他开始畅谈,谷歌眼镜事实上改变了人和科技设备之间的内外关系。更让我们听到了一些难能可贵的惊悚言论,比如,马克·扎克伯格是个白痴,社交网络不可能赚到钱,隐私权的问题就是个虚假的问题。在谈话进行到最后,我们竟然有机会聆听著名的《连线》杂志的内容和选题是如何操作的。
更为重要的是,在多次造访中国、了解中国一些TMT企业之后,我们醍醐灌顶地被KK戳中了中国科技企业的顽症病根——文化的信仰。不是体制问题,不是人才问题,不是网络资源问题。或许,在他的著作中这样的话语并不能被读者完全理解,“科技的主导并非诞生于人类的意识,而是始于大爆炸的本源自组织,孕育出星系、行星、生命和思维”。但当他说出,“所谓硅谷商业的成功,只是为了一个更大的目标和信念的副产品,某些地区的企业单纯只是研发一件又一件产品的意义何在?”才会真正觉得一个更大的所在真的是必要,一个更大的所在真的不在上帝,而在于人心里,在于一片文化信仰的土壤是否贫瘠。
经济观察报:你的第一本书《失控》和最近的《科技想要什么》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在内容和观点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KK(凯文·凯利):在《失控》中,我试图表达这样的观点:生物和机械之间有很多共通性。《科技想要什么》仍是以此为起点,如果生命体和机械体之间的差别很少,我们可以通过重视生命的历史来理解机械的未来去向。所以说,《科技想要什么》是《失控》的续集。
经济观察报:你的很多观点都是一种形而上的表达,是从哲学角度延续黑格尔主义的“历史哲学”?还是康德的唯心主义?
KK:我从来不读哲学书,甚至不知晓什么是黑格尔主义,或者康德。我只是盯着科技发展的历史,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我是大学肄业的辍学生。我不在乎很多人都有同样的想法。就像发明一样,谁第一个想到的根本不重要,关键在于它们的出现不可避免。学术讲究“第一”、“原创”、“准确引用”和“谁被谁影响”。我并不想写一本学术书,我清楚自己的想法不是原创,但我宁愿写书的观点来自证据而不是哲学。
经济观察报:你说过,无论是几个人发明的,不同时、不同地,视频电话都是“不可避免”的,航天飞船也是“不可避免”的。下一个不可避免的事物是什么?
KK:其实已经存在了。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它将会很普遍,未来高速公路上不会再允许人驾驶的汽车出现,只有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可以上高速路。人太危险,喝酒、开车的时候发短信。
经济观察报:你每天的阅读量是多少?在你的网站上有个栏目“一天一个引用注释”,引用和记录了不少内容。
KK:是的,在我的博客上。最近,我开始使用Google+。我阅读《新科学家》、《探索》。我要写书的时候,就读学术文章,但是我并不引用这些文章,我的书上也没列出这些文章的目录。这些学术论文可能只有十个人读过,不适合引用。我引用的内容大多来自一般的非虚构作品,像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的《自私的基因》,还有《纽约时报》等报章杂志上的文章,这些非虚构作品的表达方式比较接近读者。
我看一些科幻小说,一般都是作者在出版之前寄给我的。我刚看完一本书《成吉思汗和现代世界的建立》(Genghis Khan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这本书会彻底改变你的看法。觉得蒙古人是野蛮人,其实不对。他们才是现代帝国的肇始者,这是我读过的书上做了最多标记的,几乎每页都有“新闻”。好得令人震惊!
经济观察报:在《技术元素》这本书中,你讲到“永恒之书”,谈到印刷出版业的衰亡,尤其是Kindle和Nook这样的电子书阅读器的出现。未来的书是什么样?
KK:首先,纸质的书永远不会完全消失。永远都会有“书”。以后,它们可能很昂贵、很稀有,但不会灭绝。越来越多的电子书像iPad这样,电子书也有可能长得像书,用“电子纸”装订而成。你把书脊在桌上磕一下,电子纸上的内容就会改变,然后你就有了一本不一样内容的书。我刚去过台湾新竹科技园,他们给我看了一种电子纸,还在试验阶段,没在市场上销售。如果我有一本长得像书的电子纸书,它是书,还是电子书?我不认为电子书一定要长得像iPad。
经济观察报:你有宗教信仰——基督教,是一个科技决定论者。我作为读者,是个无神论者,同时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远远大于科技的决定力量。面对这样的读者,你如何回应?
KK:我们来看事实和证据,不谈论证和结论。我的书里并不谈上帝,我只是摆出例证,结论建立在事实上。忘记上帝,告诉我你是否同意我提出的事实。
经济观察报:或许你直接把与之矛盾的部分删掉了。
KK:这种说法很公平。如果我重新写《科技想要什么》,我一定把与我结论矛盾的证据放进去。
经济观察报:举个例子?
KK:可以。“趋同进化”事实上绝对不是无所不在的。在生物进化的历程里,很多生物的形态只出现过一次,像河豚。要知道,可以飞的翅膀出现在昆虫、鸟类、恐龙和蝙蝠等爬行动物身上,同样的形式出现了4种不同的形态。但是有些动物的形态就出现过一次,而且很多。
经济观察报:你的下一本书叫做“ONE”?你打算把所有与自己结论“无法统一”的内容都放到一本叫“一”的书里?
KK:我是个编辑,不是作者。编辑一本书、一篇杂志文章的时候,你总是试图将读者的反对声音考虑进去。你边读边问自己“为什么是这个观点?”、“难道不是相反的情况?”然后就想把一些观点加进去来回答想象中的读者反对。这种偏离主题的做法无法躲过“同行评论”的学术审查,也没办法成为法庭的文书。但是,我没打算写一本关于科学的学术书籍,所以我可以这么做。
经济观察报:什么是“ONE”?
KK:所有你拥有的设备,手机、电脑、眼镜都会连接到云端,好像一部机器,想象一下神经系统的电脑拥有几十亿的晶体管。几十亿、几百亿的电脑连接在一起,就像是一个大规模的机器,每个电脑只是一个芯片。就像是无数的神经元在你的大脑里连接。这样的“地球脑”是旧有的想法——单一的星球机器。有一个这样的机器,同时有全球范围的经济、世界文化——我们可以谈论一部共同看过的电影,同一本书。现在,无论你在中国、俄罗斯、印度还是南非,化学、数学、神经科学的课程设置差不多一样——这是我们共享的世界文化。全球性的组织在不断增多,从事人权事业的人、联合国或者非政府组织,都是有全球性的特质。这些加在一起,让我感兴趣的是,可能有一个同一的文明形式。全球性的“科技元素”是一个超级科技手段,正在塑造一些东西。《科技元素》这本书是关注这个科技手段的历史过程,同时全球性的科技元素就在我们眼前促成同一世界,云计算就是其中之一。
经济观察报:谈到云计算,你怎么看“大数据”?
KK:“大数据”不仅是个概念,也是真实存在的。大数据是云计算的一个子集,在云计算的范畴内,是云计算的必要条件,但云计算不只是大数据。同样的道理,云计算也是单一的星球机器的必要条件,但单一星球机器不只是云计算。
“大数据”非常前沿,我们甚至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能做什么。(但是,谷歌、亚马逊和Facebook天天都在利用大数据给我在地图上定位,告诉我,我可能喜欢吃什么、喜欢谁、喜欢哪本书)尽管他们在分析你,但是事实上利用大数据能够做的太多了,现在实现的连1%都不到,因为我们还没有分析的工具。今天的数据已经分析不出更多的内容了,更何况关于你的数据每天都在翻倍,随着你佩戴的、能够将数据传输到云端的设备增加,数据将成几何级数增加,简直就是第二次宇宙大爆炸。数据的数量级将是太亿、亿亿、泽亿……甚至我们都不知道后面这么多位零的时候单位应该叫什么。但是我们还没有任何工具可以理解、分析和定位这些数据。前沿就意味着未知。尽管我们对此很兴奋,仍然无从着力。解决方案的性质都不可知,可能是超级计算机、量子计算机、数据模型?我们甚至不知道会是硬件还是软件,或者其它的什么。想象一下如果你穿着一件衣服记录你身体的200个健康指数,然后“大数据”分析你的健康状况,这将从根本上改变制药行业。因为现在所有服用的成药都是按照“一般人”的“一般状况”开出的“一般剂量”的“一样”处方。而如果能够分析你的健康、追踪你的身体状况,那么药品将是为个人定制的。
经济观察报:你觉得Instagram值10亿美金吗?
KK:我昨天问了马化腾同样的问题,我很喜欢他的答案。他说:“对大多数公司来说,Instagram不值10亿美元,但是对于Facebook,它值。”消灭竞争对手是众多原因中的一个。社交网络到现在还没有赚到钱。Face-book没有,Pinterest没有,Google+也没有。Instagram,不要说赚钱,连赚钱的渠道都没有。但是,马化腾说,腾讯的社交网络今年会收支平衡,明年就能有利润。我觉得,Facebook希望等到利润大幅增长,社交网络真的与定向广告绑定在一起的时候,Instagram当然是不错的平台,把社交网络和手机应用连结在一起。以前,马克·扎克伯格拒绝了10亿美元的收购时,从我的认知角度,我觉得他是个白痴。现在我仍然觉得Facebook只值10亿,不值1000亿。但如果Facebook值这个价格,那么在Instagram上砸10亿也没什么问题。我认为,Facebook在10年内无法获得收益。
经济观察报:Facebook花费10亿收购Instagram,引起了一种猜测,《纽约时报》上的一篇文章认为,这将是从软件时代转向手机应用时代的“10亿转折点”。你怎么看?
KK:所有的人都看到了手机应用的发展,对我来说,问题是:下一个是什么?我并不认为智能手机是一个稳定的发展平台。我自己就不带手机,因为我不想带5样东西出门。如果问题是,你想带几样东西在身上?答案不是5件,不是3件,不是1件,是0。我所希望的是这些科技设备可以放在外面、或者室内任何地方。当我拿起这个沙发上放的设备,它识别出我的身份,就成为为我定制的设备,我可以继续刚才写的email、刚才看的书、刚才的谈话,我们可以随时利用周围所有的屏幕,这是“人机交互”。我们就生活在科技设备中,这样设备就不是我们的身外之物,出门必须带着。但这不可能在未来的10年得以实现。不过,“谷歌眼镜(Google Pro-ject Glass)”是个好的开始,虽然还需要你带着,但是是“戴着”,可以通过手势、声音控制,这已经很接近人机交互的,让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科技设备的特点了。人们现在把智能手机看成发展的终极平台——命运的终结点。我觉得,绝对会有下一个。
经济观察报:你这次中国之行去了很多地方,前面提到去了新竹科技园,觉得那里与硅谷、北京的中关村最大的差别是什么?文化上的、产业方面的、或者是创业者的不同。
KK:我在台湾见到了华硕的CEO施崇棠,我在北京见过马化腾。最明显的不同在于,硅谷不是一个政府的项目建成的,但新竹科技园是政府行为。在硅谷你不需要“许可”。如果你22岁,在旧金山,想要成立公司,不需要任何人、任何机构的许可。大家租个独栋公寓,一起住在里面,开始研发产品。之后可能会有人来拜访你,塞钱在你的手心让你创业,这就是Instagram的故事。
当然,硅谷有这样的优势,一个巨大的人际网络,那些最开始起步于车库的亿万富翁会给后来的创业者出主意、资助他们、引导他们、支持他们。在中关村和新竹科技园,类似的网络系统似乎范围很小。
另外一个差别,传统意义上,台湾的初创公司大多在硬件领域发展,软件方面的公司还不够活跃。
经济观察报:中国的创业者会不会比硅谷的工程师少一种“极客”气质?
KK:正好相反。我觉得中国工程师更“极客”。中国的企业家更专注于工程领域,研发一个接一个的新东西,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意义?
我在清华大学艺术学院的课堂上问学生,“你们信仰什么?”唯一可以达成共识的信仰是稳定。不信仰上帝没什么问题。我提出的信仰是科技,一种自我形成的力量。它隐藏于宇宙的运行中,生命的奥秘里。因为这是一个比你自身更大的力量。哪怕你只是为了赚钱,你创造的绝对不只是财富,你在创造可能性。所以,我提供的是一种宗教——科技。
经济观察报:科技是中性的?
KK:不,它是正面的。所有的新生命都是正面的,即使有一天,他变成罪犯,做了非常负面的事情。新可能性的出现永远是正面的。我提供给你一个从未有过的选择,这是正面的,无论以后发生什么。这就是,科技带来选择。

BY 李钊

 

作者: [美] 凯文·凯利
译者: 张行舟   余倩   周峰   管策   金鑫  曾丹阳  李远   袁璐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 2012-5

 

“凯文·凯利(Kevin Kelly)是谁? KK是谁?”即使浸淫华强北、中关村多年的资深IT人士,也不免在听完这个名字之后说出如此的问句。这也不奇怪,绝大多数知道包括乔布斯、拉里·佩奇、马克·扎克伯格、杰克·多西的人,并不知道这些硅谷明人背后慧眼视英雄、投资他们真金白银的星探,马克·安卓生(Marc Andreessen)和本·霍罗威茨(Ben Horowitz)。

江湖中,大佬都很低调。

KK,凯文·凯利美国最著名科技杂志《连线》之父。乔布斯的警句名言“stay hungry,stay foolish”来自于他曾主编的、近似于前近代版谷歌的杂志《全球概览》。KK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预言了Web 2.0的赛博文化发言人,大作《失控》是《骇客帝国》的原型,也是云计算、物联网、敏捷开发等等概念兴起10年前的出处。

绝大多数人在看过《失控》之后,都会拍大腿吼一声“好!”这种情绪饱满的读后感一般都意味着,后面跟着书评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原因也不在于读者和书评人的理短词穷,而是KK的书确实没办法品评。一方面,中国的TMT产业(科技Technology、媒体Media和通信Telecom三方面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与欧美在发展层面确实存在客观的差距,KK的理论高度建立在亲自目睹了科技发展的共识和生命力,推测了某种可能性的技术与生命融合的必然。另外一方面,KK的眼光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把科学领域的技术问题置于更漫长的人类进化历史和思维哲学进程之中,赋予了冷冰冰的机械与肉体和头脑,让生命与技术的伴生关系联袂孕育了充满灵性的趋势性概念。

以新闻的采访形式与KK对谈,极其危险,和他谈探讨他创造的术语是不可避免的,比如,技术元素(Tech-nium)、“外熵”(Negentropy)。然而,对谈的内容如果在没有理解KK原著的情况下,阐释Technium的概念是人的意识中涌现的具象技术,或者“外熵”是原子之间努力保持“熵”拉力,将携带的“味道”、“色泽”、“能量”等信息维持在均质化,并完成自组织过程,对谈会甚为枯燥,变成信息量极低的科普知识。但如果向他提问与专业并不十分相关的典型新闻问题,比如像《纽约时报》的著名记者一样问他:“你如何评价乔布斯?”作为杂志主编的他是战后“婴儿潮”时代的典型“嬉皮士”,和乔布斯同时代的硅谷文化创立者,骨子里都烙着“垮掉一代”的印记——辍学、反叛、迷恋LSDKK,会带着圣诞老人般的笑容,用十分随意的硅谷腔调,圆滑地调戏着你的愚蠢。、愤世嫉俗——对于达不到高端的内容和达不到完美水平的任何人事物都会本能地戏谑冷嘲。

于是,常常看到的与KK的对谈都根本称不上“对谈”,KK只是“逗你玩儿”,陪你玩玩。也有一些人士干脆放弃了平等对话的可能性,把自己和读者放诸仰视的角度,请他指点迷津,阐述他所俯瞰的行业格局和未来走向。于是,KK有时候的角色就是算命先生。

此次的采访却因为一个“大数据”的概念引起了KK的兴趣,意想不到地让他开始畅谈,谷歌眼镜事实上改变了人和科技设备之间的内外关系。更让我们听到了一些难能可贵的惊悚言论,比如,马克·扎克伯格是个白痴,社交网络不可能赚到钱,隐私权的问题就是个虚假的问题。在谈话进行到最后,我们竟然有机会聆听著名的《连线》杂志的内容和选题是如何操作的。

更为重要的是,在多次造访中国、了解中国一些TMT企业之后,我们醍醐灌顶地被KK戳中了中国科技企业的顽症病根——文化的信仰。不是体制问题,不是人才问题,不是网络资源问题。或许,在他的著作中这样的话语并不能被读者完全理解,“科技的主导并非诞生于人类的意识,而是始于大爆炸的本源自组织,孕育出星系、行星、生命和思维”。但当他说出,“所谓硅谷商业的成功,只是为了一个更大的目标和信念的副产品,某些地区的企业单纯只是研发一件又一件产品的意义何在?”才会真正觉得一个更大的所在真的是必要,一个更大的所在真的不在上帝,而在于人心里,在于一片文化信仰的土壤是否贫瘠。

|专访|

经济观察报:你的第一本书《失控》和最近的《科技想要什么》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在内容和观点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KK(凯文·凯利):在《失控》中,我试图表达这样的观点:生物和机械之间有很多共通性。《科技想要什么》仍是以此为起点,如果生命体和机械体之间的差别很少,我们可以通过重视生命的历史来理解机械的未来去向。所以说,《科技想要什么》是《失控》的续集。

经济观察报:你的很多观点都是一种形而上的表达,是从哲学角度延续黑格尔主义的“历史哲学”?还是康德的唯心主义?

KK:我从来不读哲学书,甚至不知晓什么是黑格尔主义,或者康德。我只是盯着科技发展的历史,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我是大学肄业的辍学生。我不在乎很多人都有同样的想法。就像发明一样,谁第一个想到的根本不重要,关键在于它们的出现不可避免。学术讲究“第一”、“原创”、“准确引用”和“谁被谁影响”。我并不想写一本学术书,我清楚自己的想法不是原创,但我宁愿写书的观点来自证据而不是哲学。

经济观察报:你说过,无论是几个人发明的,不同时、不同地,视频电话都是“不可避免”的,航天飞船也是“不可避免”的。下一个不可避免的事物是什么?

KK:其实已经存在了。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它将会很普遍,未来高速公路上不会再允许人驾驶的汽车出现,只有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可以上高速路。人太危险,喝酒、开车的时候发短信。

经济观察报:你每天的阅读量是多少?在你的网站上有个栏目“一天一个引用注释”,引用和记录了不少内容。

KK:是的,在我的博客上。最近,我开始使用Google+。我阅读《新科学家》、《探索》。我要写书的时候,就读学术文章,但是我并不引用这些文章,我的书上也没列出这些文章的目录。这些学术论文可能只有十个人读过,不适合引用。我引用的内容大多来自一般的非虚构作品,像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的《自私的基因》,还有《纽约时报》等报章杂志上的文章,这些非虚构作品的表达方式比较接近读者。

我看一些科幻小说,一般都是作者在出版之前寄给我的。我刚看完一本书《成吉思汗和现代世界的建立》(Genghis Khan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这本书会彻底改变你的看法。觉得蒙古人是野蛮人,其实不对。他们才是现代帝国的肇始者,这是我读过的书上做了最多标记的,几乎每页都有“新闻”。好得令人震惊!

经济观察报:在《技术元素》这本书中,你讲到“永恒之书”,谈到印刷出版业的衰亡,尤其是Kindle和Nook这样的电子书阅读器的出现。未来的书是什么样?

 KK:首先,纸质的书永远不会完全消失。永远都会有“书”。以后,它们可能很昂贵、很稀有,但不会灭绝。越来越多的电子书像iPad这样,电子书也有可能长得像书,用“电子纸”装订而成。你把书脊在桌上磕一下,电子纸上的内容就会改变,然后你就有了一本不一样内容的书。我刚去过台湾新竹科技园,他们给我看了一种电子纸,还在试验阶段,没在市场上销售。如果我有一本长得像书的电子纸书,它是书,还是电子书?我不认为电子书一定要长得像iPad。

经济观察报:你有宗教信仰——基督教,是一个科技决定论者。我作为读者,是个无神论者,同时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远远大于科技的决定力量。面对这样的读者,你如何回应?

KK:我们来看事实和证据,不谈论证和结论。我的书里并不谈上帝,我只是摆出例证,结论建立在事实上。忘记上帝,告诉我你是否同意我提出的事实。

经济观察报:或许你直接把与之矛盾的部分删掉了。

 KK:这种说法很公平。如果我重新写《科技想要什么》,我一定把与我结论矛盾的证据放进去。

经济观察报:举个例子?

 KK:可以。“趋同进化”事实上绝对不是无所不在的。在生物进化的历程里,很多生物的形态只出现过一次,像河豚。要知道,可以飞的翅膀出现在昆虫、鸟类、恐龙和蝙蝠等爬行动物身上,同样的形式出现了4种不同的形态。但是有些动物的形态就出现过一次,而且很多。

经济观察报:你的下一本书叫做“ONE”?你打算把所有与自己结论“无法统一”的内容都放到一本叫“一”的书里?

 KK:我是个编辑,不是作者。编辑一本书、一篇杂志文章的时候,你总是试图将读者的反对声音考虑进去。你边读边问自己“为什么是这个观点?”、“难道不是相反的情况?”然后就想把一些观点加进去来回答想象中的读者反对。这种偏离主题的做法无法躲过“同行评论”的学术审查,也没办法成为法庭的文书。但是,我没打算写一本关于科学的学术书籍,所以我可以这么做。

经济观察报:什么是“ONE”?

 KK:所有你拥有的设备,手机、电脑、眼镜都会连接到云端,好像一部机器,想象一下神经系统的电脑拥有几十亿的晶体管。几十亿、几百亿的电脑连接在一起,就像是一个大规模的机器,每个电脑只是一个芯片。就像是无数的神经元在你的大脑里连接。这样的“地球脑”是旧有的想法——单一的星球机器。有一个这样的机器,同时有全球范围的经济、世界文化——我们可以谈论一部共同看过的电影,同一本书。现在,无论你在中国、俄罗斯、印度还是南非,化学、数学、神经科学的课程设置差不多一样——这是我们共享的世界文化。全球性的组织在不断增多,从事人权事业的人、联合国或者非政府组织,都是有全球性的特质。这些加在一起,让我感兴趣的是,可能有一个同一的文明形式。全球性的“科技元素”是一个超级科技手段,正在塑造一些东西。《科技元素》这本书是关注这个科技手段的历史过程,同时全球性的科技元素就在我们眼前促成同一世界,云计算就是其中之一。

经济观察报:谈到云计算,你怎么看“大数据”?

 KK:“大数据”不仅是个概念,也是真实存在的。大数据是云计算的一个子集,在云计算的范畴内,是云计算的必要条件,但云计算不只是大数据。同样的道理,云计算也是单一的星球机器的必要条件,但单一星球机器不只是云计算。

“大数据”非常前沿,我们甚至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能做什么。(但是,谷歌、亚马逊和Facebook天天都在利用大数据给我在地图上定位,告诉我,我可能喜欢吃什么、喜欢谁、喜欢哪本书)尽管他们在分析你,但是事实上利用大数据能够做的太多了,现在实现的连1%都不到,因为我们还没有分析的工具。今天的数据已经分析不出更多的内容了,更何况关于你的数据每天都在翻倍,随着你佩戴的、能够将数据传输到云端的设备增加,数据将成几何级数增加,简直就是第二次宇宙大爆炸。数据的数量级将是太亿、亿亿、泽亿……甚至我们都不知道后面这么多位零的时候单位应该叫什么。但是我们还没有任何工具可以理解、分析和定位这些数据。前沿就意味着未知。尽管我们对此很兴奋,仍然无从着力。解决方案的性质都不可知,可能是超级计算机、量子计算机、数据模型?我们甚至不知道会是硬件还是软件,或者其它的什么。想象一下如果你穿着一件衣服记录你身体的200个健康指数,然后“大数据”分析你的健康状况,这将从根本上改变制药行业。因为现在所有服用的成药都是按照“一般人”的“一般状况”开出的“一般剂量”的“一样”处方。而如果能够分析你的健康、追踪你的身体状况,那么药品将是为个人定制的。

经济观察报:你觉得Instagram值10亿美金吗?

 KK:我昨天问了马化腾同样的问题,我很喜欢他的答案。他说:“对大多数公司来说,Instagram不值10亿美元,但是对于Facebook,它值。”消灭竞争对手是众多原因中的一个。社交网络到现在还没有赚到钱。Face-book没有,Pinterest没有,Google+也没有Instagram,不要说赚钱,连赚钱的渠道都没有。但是,马化腾说,腾讯的社交网络今年会收支平衡,明年就能有利润。我觉得,Facebook希望等到利润大幅增长,社交网络真的与定向广告绑定在一起的时候,Instagram当然是不错的平台,把社交网络和手机应用连结在一起。以前,马克·扎克伯格拒绝了10亿美元的收购时,从我的认知角度,我觉得他是个白痴。现在我仍然觉得Facebook只值10亿,不值1000亿。但如果Facebook值这个价格,那么在Instagram上砸10亿也没什么问题。我认为,Facebook在10年内无法获得收益。

经济观察报:Facebook花费10亿收购Instagram,引起了一种猜测,《纽约时报》上的一篇文章认为,这将是从软件时代转向手机应用时代的“10亿转折点”。你怎么看?

KK:所有的人都看到了手机应用的发展,对我来说,问题是:下一个是什么?我并不认为智能手机是一个稳定的发展平台。我自己就不带手机,因为我不想带5样东西出门。如果问题是,你想带几样东西在身上?答案不是5件,不是3件,不是1件,是0。我所希望的是这些科技设备可以放在外面、或者室内任何地方。当我拿起这个沙发上放的设备,它识别出我的身份,就成为为我定制的设备,我可以继续刚才写的email、刚才看的书、刚才的谈话,我们可以随时利用周围所有的屏幕,这是“人机交互”。我们就生活在科技设备中,这样设备就不是我们的身外之物,出门必须带着。但这不可能在未来的10年得以实现。不过,“谷歌眼镜(Google Pro-ject Glass)”是个好的开始,虽然还需要你带着,但是是“戴着”,可以通过手势、声音控制,这已经很接近人机交互的,让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科技设备的特点了。人们现在把智能手机看成发展的终极平台——命运的终结点。我觉得,绝对会有下一个。

经济观察报:你这次中国之行去了很多地方,前面提到去了新竹科技园,觉得那里与硅谷、北京的中关村最大的差别是什么?文化上的、产业方面的、或者是创业者的不同。

KK:我在台湾见到了华硕的CEO施崇棠,我在北京见过马化腾。最明显的不同在于,硅谷不是一个政府的项目建成的,但新竹科技园是政府行为。在硅谷你不需要“许可”。如果你22岁,在旧金山,想要成立公司,不需要任何人、任何机构的许可。大家租个独栋公寓,一起住在里面,开始研发产品。之后可能会有人来拜访你,塞钱在你的手心让你创业,这就是Instagram的故事。

当然,硅谷有这样的优势,一个巨大的人际网络,那些最开始起步于车库的亿万富翁会给后来的创业者出主意、资助他们、引导他们、支持他们。在中关村和新竹科技园,类似的网络系统似乎范围很小。

另外一个差别,传统意义上,台湾的初创公司大多在硬件领域发展,软件方面的公司还不够活跃。
经济观察报:中国的创业者会不会比硅谷的工程师少一种“极客”气质?

 KK:正好相反。我觉得中国工程师更“极客”。中国的企业家更专注于工程领域,研发一个接一个的新东西,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意义?

我在清华大学艺术学院的课堂上问学生,“你们信仰什么?”唯一可以达成共识的信仰是稳定。不信仰上帝没什么问题。我提出的信仰是科技,一种自我形成的力量。它隐藏于宇宙的运行中,生命的奥秘里。因为这是一个比你自身更大的力量。哪怕你只是为了赚钱,你创造的绝对不只是财富,你在创造可能性。所以,我提供的是一种宗教——科技。

经济观察报:科技是中性的?

KK:不,它是正面的。所有的新生命都是正面的,即使有一天,他变成罪犯,做了非常负面的事情。新可能性的出现永远是正面的。我提供给你一个从未有过的选择,这是正面的,无论以后发生什么。这就是,科技带来选择。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