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持续回落:中国经济会否走向通货紧缩?
导语:现在市场关心的是CPI持续回落会不会引起国内经济的通货紧缩?经济中的通货紧缩对经济增长与居民生活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政府是否早就有化解之预案?

经济观察网 易宪容/文 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2年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2%,创29个月来的新低。2012年上半年,全国CPI比去年同期上涨3.3%。同样比政府所规划的上涨4%要好。也就是说,国内的CPI在2011年7月出现高点,已经近一年出现回落的态势。加上全国生产品价格指数(PPI)负增长2.1%。目前市场担心的是国内经济是否会步入通货紧缩之路。

当前国内CPI逐渐回落,很大程度上与中国以食品为主导的CPI体系有关。在这种CPI统计体系下,只要食品价格处于高位,或上行态势下,那么CPI会随之上涨。当CPI逐渐回落时,国内物价水平全面回落也就必然。无论是这几个月公布的数据还是最新6月份数据,食品的价格特别是猪肉的价格已经出现全面回落,所以导致物价水平的回落。但是,食品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又与自然生产环境条件有关,尽管国内天气条件很好,从而使得鲜菜类价格全面回落,但只要有自然灾害发生,这些产品的价格仍会全面回升,对此政府决不能掉以轻心。

还有,当前国内CPI的全面回落与一年来国内房价逐渐下行有关。我们应该看到,去年CPI的上涨不仅因为食品价格的全面上涨,也与国内房价一直处于高位有关。2011年上半年,泛滥的货币导致国内房地产泡沫不仅没有挤出,反之不少地方房价仍然处于上涨的态势中。过高房价不仅影响到PPI的价格一直处于高位,也会直接推高CPI。但是,从2011年10月开始,全国的房价开始出现逐渐回落。住房市场出现“量降价滞”的僵局。这种住房的僵局,使得住房市场的库存全面上升。住房库存全面上升,立即传导到与住房相关多个行业的产品全面生产过剩及亏损,价格迅速下跌,如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等。可以说,PPI连续多个月出现负增长,很大程度上与房价下行有关。而房价的下行不仅会影响到相关几十个产业工业品价格下行,也可以通过这些工业价格下行影响到居住类消费增长幅度放缓,导致CPI的下行。

影响当前CPI下行的因素还包括货币条件的变化。从今年上半年信贷增长情况来看,出现某种程度上信贷需求疲软,信贷增长速度放缓。更为重要的,随着人民币持续升值预期改变,流入中国的外部资金越来越少,外汇占款对冲的基础货币也随之减少。市场流动性不足是今年金融市场的一种新现象。尽管国内CPI变化并非仅是一种货币现象,但市场流动性不足,也是影响CPI增长回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国际市场变化的情况来看,全球股市巨大震荡,欧美日经济复苏困难,使得全球原油及大宗商品的价格开始在大幅下降,国内输入型通货膨胀有所减弱,这些因素对国内CPI影响也应该不小。比如纽约国际原油的价格早就由110美元/桶回落到80美元/桶,这种价格回落已经直接影响到国内成品油价格连续多次下调。油价下调既直接影响居民的消费价格水平,也价格传导到相关产品的价格变化上。

现在市场关心的是CPI持续回落会不会引起国内经济的通货紧缩?经济中的通货紧缩对经济增长与居民生活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政府是否早就有化解之预案?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更为重要的CPI问题可能是一个政治问题,当前70%以上的城市居民对过高的物价水平不满意,整个经济生活的物价水平全面下降,为何就是住房的价格无法得以调整?如果政府不采取相应的政策,CPI真正成为一个政治问题时,那么政府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困难就会增大。面对CPI的持续回落,政府必须关注两大问题,CPI持续回落是否会走向通货紧缩?过高的住房价格如何与之实现平衡?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