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家乡种万亩红高粱
背景:10月15日,高密政府宣布准备投资6.7亿元打造莫言主题旅游带,并在其中的红高粱文化休闲区,花费千万元种植万亩红高粱,莫言老家所在辖区管委会主任表示“赔本也要种”。
发展几乎是唯一的正确,并且必须快,不能慢,更不能停,为了发展,其他一切似乎都只能靠边站。这样的发展逻辑会把中国带向何处,没有答案。或许历史会把这个时代定义为一个特别的时代,任何人——真的假的、活着的死去的,都无可避免地被裹挟在这个潮流之中,正常吗?
——《长江日报》
在一个西门庆家乡都能获得“故里”荣称的时代,一个活蹦乱跳、具备世界级形象力的人出现,当然算是一种资源,善加利用这种资源,也不能说是错误的。问题是您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弄事。从上述官员的理论,到那高达6.7亿元的旅游带计划,只表达出一个最为重要的事实:只有经济头脑而没有文化真可怕。
——《南方都市报》
斥巨资种植万亩红高粱,尤其是“赔本也要种”体现的是地方政府的政绩冲动,这种拍脑袋决策和非理性投资,已经与文学毫无关联,却正是当下现实的某种魔幻。
——《新京报》
“莫言热”在热闹的商业表象下,能否带来文学的真正繁荣,能否带来国民阅读“经典”的回归,能否鼓励和带动更多中国作家摒弃浮躁、独立思考,书写当代中国的独特故事,创作出更多的经典作品?这才是我们更应该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中国青年报》
真正尴尬的是,莫言的屋子,莫言竟然没有话语权和决定权。用地方领导劝莫言他爹的话说就是“儿子已经不是你的儿子,屋子也不是你的屋子了”。莫言成为了社会公共资源,“你不同意不一定管用”。
——《华西都市报》
GDP7.4%
背景: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经济数据,三季度GDP同比增7.4%,创14个季度以来新低。
经济增长方式比经济增长数据更重要。如果单纯强调经济增幅而忽视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那么不仅等于是对粗放式增长方式的鼓励,而且最终会导致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
——《京华时报》
经济高速发展可以掩盖许多社会矛盾,而经济发展回归于正常的平稳放缓的速度时,怎样增加中低收入人群收入成了最大的问题,也只有增加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才能够扩大内需。只有调整中国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才能够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健康的发展。
——《新京报》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增长空间无论在哪里,必要而有效的投资是不可缺乏的,但怎么投资?怎么减少投资拉动的副作用?是以国家为主的方式继续投资,还是放开市场让民间资本唱主角?这个问题在目前喜忧纠结的宏观数据之中显得格外突出。不能正确认识投资的功过,就不能正确认识经济的形势,也就不能持续发展中国的经济。
——《东方早报》
投资并不是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由于消费增长未能及时跟上,这种在政府推动之下的投资增长只能保证GDP在短时期里的坚挺,却无助于经济质量的稳步提高,甚至反而会滋生困扰经济平稳增长的新问题。
——《华商报》
清华“学霸”
背景:近日,一段清华学生的演讲视频成为网友们热议的话题。一位女学生在介绍自己的时候称,因为每天的学习工作排得满满的,几乎每个小时都安排了学习和社会工作,被网友戏称为“学霸”。
精神足以让人欣慰,时代选择的多元,也教会我们,对不同的生活方式应该学会更宽容轻松。不同的个体,应该有不同的选择。成功不可复制,对“学霸”不必惊叹羡慕,也不必冷漠嘲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重庆时报》
一个学生选择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甚至苛刻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提升自己的学习,只要在合法合理的范围之内,也是高等教育的一种多样化体现,不必过于非议。
——《新京报》
永州客车坠崖
背景:10月18日,湖南永连公路双牌茶林路段发生大巴车坠崖事故,车上有47名参加自考的师生。截至昨晚已造成4人死亡,多人受伤,其中8人重伤。
“把脉排查”徒有医方、诊疗报告却不见药到病除,一次又一次的“整治”、“排险”看似轰轰烈烈,“平安大道”却仍不知在何方。人们不由得要问,“根本上消除”到底要再开几次会才能做到?“即将”到底是多久?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