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温州金融改革见实效
导语:目前的金融改革是本末倒置,对发展实体经济无补,对金融稳定有害。如果实体经济都去搞金融、办银行,他们还会有时间和心思去做好实体吗?

经济观察网 朱小群/文 11月23日,期盼近半年之久的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实施细则(以下简称12条“实施细则”)终于出台。从规范发展民间融资(民间融资温州指数将于今年12月发布)、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发展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深化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创新发展金融产品与服务、培育发展地方资本市场、积极发展各类债券产品、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地方金融管理机制、建立金融综合改革风险防范机制等12个方面对温州金融改革提出了具体任务。实施细则将通过打造“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和“民间财富管理中心”为重点,目标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构建与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多元化金融体系。

在12条“实施细则”中最引人关注的是第二条,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改革,鼓励民间资金根据有关规定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探索小额贷款公司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等。我们知道,民营企业发起、银行参股设立的村镇银行在温州也在积极推动中。小贷公司转村镇银行,到底是依温州由小贷公司作为主发起人,还是依银监会坚持银行为主发起人,成为双方僵持和博弈的焦点。我们认为,小贷公司改制村镇银行可由符合条件的企业法人作为主发起人;小贷公司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资金比例可超过资本净额50%的限制;巩固和完善无担保和抵押要求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上限为发达地区10至30万元、欠发达地区1至5万元);鼓励经过试点比照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减免小贷公司税费并降低其贷款利率。

其实,温州金融改革的实施细则历经200多天至今终于出台了。各方的诉求不同,实体企业希望盘活民间资本,获得充分的金融服务;而金融行业则认为,金融机构数量已经足够多,服务层级已经非常充分,不需要更多的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民间金融机构参与其中;而小额贷款公司等民间所有者希望能够升级为村镇银行后依然拥有控制权,但一些金融业决策者显然被十几年前的小型民间商业银行的风险所吓怕,坚持认为控制风险保持稳定才是第一位的。可见,目前各方利益博弈和要不要发展民间草根金融机构都成了一个焦点问题。也许,这次出台的12条“实施细则”可以让这一争论的焦点问题得到诠释。

我们看到,相对于实体企业经营的困难,银行业的日子仍然要好过很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5240亿元,同比下降1.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10070亿元,同比下降11.8%。和实体经济比较,在今年经济整体困难的情况下,银行业利润的增速仍然远远高于实体经济利润的增长。虽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下滑,但银行业的利润增速普遍仍然高达20%以上,在实体经济非常萎靡的情况下,银行业的巨额利润事实上意味着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要大大增加,增加了企业的负担。银行业多赚一分钱,等于实体经济多负担一分钱的融资成本,这是一个零和博弈。有人以中国银行的数量多来否认银行业垄断。事实上,银行业的垄断并不在于银行业的数量,而在于银行业的准入和银行服务的价格是否自由。

从中国银行业的利润来源看,银行业的利润绝大部分都仍然依赖利息差收入获得。这种高准入门槛和行政性定价事实上意味着银行业整体靠垄断来赚取暴利的局面尚未改变。而银行业的垄断一方面导致银行服务的高价,另一方面,又使得金融机构的数量无法满足实体经济的需要。比如,中国为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服务的村镇银行不足千家,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更是面临吸纳存款等等的资本金障碍,我国的银行也许很多,但真正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却是短缺的。在金融短缺的情况下,大银行稀缺的金融资源只能选择大企业大客户,而绝对不会投向中小企业中去,这是阻碍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根本性的体制性的原因。

要改变银行业从实体经济赚取高额利润的扭曲状态,改变不管实体经济好坏,银行业都旱涝保收的不合理的机制,唯一的路径就是打破银行业的垄断,降低银行业进入的门槛,让民间资本可以合法地进入银行业,同时通过引导民间金融的合法化,改变中国银行业目前的集中和垄断的局面。为打破银行业的垄断,今年已经在利率的浮动和民间资本准入方面尝试改革,然而,成效却不尽如人意。此次温州金融改革12条“实施细则”,被视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先声。真正的市场化,应该允许商业银行有更大的议价权,同时放开民间借贷的利率,竞争力强的银行可以把存款利率适当上提,贷款利率适当下浮,缩小银行利差,将一些经营不善的银行淘汰出信贷市场。

但是,不管怎样,我们坚信中国银行业的此种暴利现象不会长久,这也是经济规律所决定的。因为银行业所有的利润都来自于创造实际财富的实体经济,一个国家尤其是一个大国的银行业若是“抽血”过甚,那就意味着实体经济的“失血”过甚,此消彼长,长此下去,难以维系,银行业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于美国是如此,于中国也是如此。美国人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不仅民众喊出了“占领华尔街”的口号,政府也表示要振兴实体经济,要平衡经济。在欧洲,人们甚至已经在开始讨论征收银行的利润税。那么,中国的银行业,又将该为中国的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贡献何种力量呢?

我们认为,目前的金融改革是本末倒置,对发展实体经济无补,对金融稳定有害。金融改革资金的来源本应该是大量来自于民间资本,原来用于放高利贷的资本,通过金融手段、金融改革来使其支持实体经济。但是,目前各地方政府为了规避风险,反而反其道而行之,让民营企业的龙头企业把钱拿出来去筹建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让实体经济办银行,这难道不是本末倒置?如果实体经济都去搞金融、办银行,他们还会有时间和心思去做好实体吗?这实际根本不是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而是损害了实体经济。其实,只有用金融的手段和平台,把大量民间资本特别是闲置的资本集聚起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才是金融改革最重要的。这次出台的12条“实施细则”希望能够真的解决交易不够活跃、共识与规则、信用体系不健全、市场信心下滑等隐忧。改革30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改革势必会遇到种种阻力和障碍。其中最主要的阻力和障碍,一个是来自所谓“特殊既得利益”;另一个是来自旧的意识形态。所以全面的金融改革不但要有顶层设计和具体的实施方案,还要有去除各种阻力障碍的决心和令行禁止的执行力,这样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作者为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研究员)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