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下一代继续承担发展的代价
导语:今日的污染,是长期工业化和城镇化积累的结果,是多年来粗放式发展必然的代价。放眼全球,我们不是孤例,英国、日本、比利时、美国都经历过类似的阶段。

经济观察报 评论员 言咏 连日雾霾笼罩。灰浊的空气中,天安门城楼只见隐约轮廓。不仅北京如此,中东部1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区,空气都被污染。雾霾深锁中国。今年以来,这已是第四次。

有些人通过留学、移民等途径离开,但更多的人,只能留下,与这尘粒弥漫的空气同呼吸,共命运。于是,空气净化器热销、防尘口罩热销、绿色植物热销——抱怨归抱怨,更重要的是找到与雾霾的共处之道。

在蓝天红墙交映下长大的老北京人,不会想到,他们的城市会变成这样。当然,他们也想不到,曾经车辆稀疏的道路,如今会被拥挤的车流堵得水泄不通。我们生长在一个变化最为急剧的时代,很多事情,既猜不到开头,也猜不到结局。公允地说,我们享受了改革的红利,但同时,也要面对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比如空气污染,以前没有人担心这种问题。

今日的污染,是长期工业化和城镇化积累的结果,是多年来粗放式发展必然的代价。放眼全球,我们不是孤例,英国、日本、比利时、美国都经历过类似的阶段。

比如英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伦敦,深受雾霾纠缠。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52年,烟雾持续了数月,造成1.2万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史称“伦敦烟雾事件”。那段时间,伦敦人外出都戴着口罩,甚至于狗也不例外。一对情侣隔着口罩拥吻,被摄影师的镜头捕捉,成为那段历史的见证。老舍当年客居此地,他形容这座城市的空气是“辛辣的,呛人的”。

比如日本。日本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与今天的中国十分类似。处于战后腾飞时期的日本,经济平均增速超过10%,重工业在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将近60%。工业集中导致环境污染严重,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湾暴发一种由于工业废水无序排放而诱发的怪病,被称为“水俣病”。除了环境污染,转型时期的社会失序在日本也很惯见,1955年的森永毒奶粉事件,就是因为厂商使用了含有剧毒成分的添加剂,造成100多名幼儿死亡,1万多人中毒。

情境何其相似。不过,翻出他国历史的旧账,不是为了给自己开脱,而是以此为镜,看他们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问题,用什么样的方式解决问题。“伦敦烟雾事件”让英国深受震动,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治污。4年之后,英国诞生了世界上首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在境内设立只允许使用无烟燃料的无烟区,将污染严重的发电厂、重工业迁往郊外,限制居民使用壁炉,强制新车加装减少氮氧化合物排放的催化剂等。这些措施实施之后,英国的空气质量逐步获得改善。而日本,在看到粗放式发展的弊端之后,开始主动降低经济增长目标,转而追求经济、环境、社会各方面高质均衡的发展。

如今的中国也走到了一个关键的抉择路口。经济奇迹的正负效应均已显现,我们是继续遮掩问题,还是像英国和日本那样正视问题?其实,问题是遮不住的,积疾越多越难疗愈。我们这一代已经在承担代价——北京近十年来肺癌发病率上升了56%。这个数字还不足以让人警醒吗?政府不能再踌躇,须拿出决心、勇气和行动来治理污染,这一次,不是为了奥运客人,而是为了自己的国民,正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所说,“用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

让人民看到希望:我们将是为粗放增长而承担代价的最后一代人。这个国家会像英国和日本一样,勇敢化解转型时期的种种矛盾。我们的下一代将生活在一个发展成熟的国家里,享有富足生活的同时,也享有洁净的水、澄清的空气以及秩序的社会环境。从容安稳,岁月静好。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