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张北/文 4月19日晚7点左右,泰州滨江工业园区管委会的接待中心遭到上百名周围群众围堵。群众发现,管委会的人员正在接待中心二楼一个包厢内超标准接待,高档白酒、香烟,以及价格不菲的刀鱼、河豚等菜肴堆满餐桌。当晚11点左右,该管委会主任张爱华现身包厢,随后突然跪倒在餐桌上向群众作揖道歉,现场有群众用手机拍下照片、视频传到网上。泰州市委施展霹雳手段,事发三天后就将张爱华免职,并称,张爱华所以向群众下跪,是出于对园区接待中心活动板房建筑安全和现场秩序的考虑,跪求群众离开二楼。
从事件过程看,泰州官方对张爱华下跪原因的解释是合理的。事发于晚7点左右,而张爱华4个小时后才现身包厢,显见是被规模不小而又迟迟不散的群众聚集所吓到了。从视频中的现场看,群情激奋。张爱华的一跪,应该是为了息事宁人,防止事态扩大,而并非出于忏悔、认错的动机。
不过,歪打正着。如果没有张爱华的一跪,就不会形成如火如荼的“泰州官员囧在餐桌”的传播效应,也不会有大失颜面的泰州官方的快速反应。当然,没有张爱华的一跪,就不会让更高的执政者真切地看到,今日中国公众,对于官员挥霍纳税人钱财的行为,已到了容忍的极限。群情汹涌,已成火山之势。对于为政者来说,只要不是太麻木,泰州的一幕,应该是极具震撼性的。而这样的认知价值,是官方喉舌的报道带不来,也更非官僚系统内的虚饰公文所能真实反映到的。
所以,张爱华的一跪,价值连城。“官员囧在餐桌”的新闻,充满正能量。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样让这正能量的效应最大化。
在当下中国,反腐败即使不是天字号政治难题,起码也算得上一个顽症了。在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厉行廉政之际,泰州官员顶风作案,一掷千金,好酒照喝,好烟照吸,江豚照吃,不能不让人认识到中国廉政之路的艰难。事实上,多种信息表明,在当前反腐倡廉的高压态势之下,即使是吃喝风这样量级、属于能看得见的腐败,也在采取种种变通之法,继续顽强存在,而那些以权谋私、官商勾结的重度而又隐蔽的腐败寻租行为,治理效果如何,就更难令人乐观了。在这种现状之下的反腐败行动,宜拓宽思路,依靠民众,充分利用舆论的力量,庶几才能突破困境,让公众看到希望。
设想一下,当“官员囧在餐桌”的视频出现在新闻联播中,首先会让官员们真切地看到,面对大吃大喝,付出血汗之劳的民众那一张张怒不可遏的面庞,如果良心没有坏死,任何面对这些布满风霜面容的官员,不但会在心中生出负罪、负疚之情,图像的力量,还会令其产生恐怖、惶悚之心。其次,“官员囧在餐桌”走上新闻联播,会让公众因看到执政者反腐的诚意而感到振奋。在中国,即使是一个再不学无术的官员,也不能不重视对新闻联播的收看。这就使得新闻联播蕴含了巨大的教育功能,为政者应该以之作为攻坚克难的利器,去实现自己的施政目标。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透明是反腐最行之有效的办法,这是已为人类反腐败历史所证明的常识。执政者遵循常识,才会让民众感受到诚意,看到希望。相反,过多强调“国情”“特色”,弃大道而不行,民众的信心就会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中流失殆尽。“官员囧在餐桌”新闻昭示人们,人民群众之中蕴藏着反腐败的伟力,他们的觉醒与行动,是对反腐败事业的巨大支持。善于运用这种正能量,既考验执政者智慧与远见,也是执政者的政治责任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