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外储管理 加强产业投资
导语:我们所有的中央银行对内不对外,不存在金手铐,必然超发,所以中国现在不能采取传统的方式进行管理,我们必须要变革。

 另外一点强调得比较多的是全球不平衡,主要反映为贸易不平衡,在80年代主要是美国和日本之间的贸易不平衡,到本世纪过去10年,主要的反映是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不平衡,在过去十多年内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这不仅仅是贸易的顺差和逆差问题,还涉及到产业的兴衰、涉及到就业、税收等一系列问题。在过去的十年,中国的贸易顺差最高的时候达到3000亿,美国的贸易逆差最高是达到9000亿,在比较小的规模上,英国和日本之间也存在这么一个关系,规模小一些,在欧洲内部是德国和其他国家也形成了这样一种关系。涉及到的问题非常多,主要是涉及到就业和税收的创造怎么支持国内的福利部门。

由于中国的外汇管制体制,我们的货币形成机制,由于贸易创造大量顺差都转化为国家强迫储蓄,成为外汇,通过国家金融的方式来补贴资本主义发达地区的福利部门,因为福利部门最后是需要支撑的,它的税收不能解决问题的话就要通过发债的方式,刚好包括中国在内的以出口导向为中心的经济体购买了大量的国债。这种现象也普遍存在于东亚其他国家,这就叫做外汇失衡。

第三点是发达国家内部失衡靠外部失衡进行弥补,在过去十多年内这种模式还是比较对称的,但是最后会遇到问题,金融危机爆发了,随之产生了信心方面的问题。

资本主义中心地区的内部失衡,包括金融危机也好、美国金融危机也好、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也好,都和这么一个内部的制度性因素分不开,所以最后需要进行实体经济的再分配、再调整。但这产生了民主的赤字,相当于本代人关心的是本代人的福利,如果要进行选票投票的话,我一定要使本代人的福利最大化,而成本由下一代人来支撑,下一代人不足以支撑的话,我们就让其他人来支付。这就涉及到我们讲的政治治理、公共治理的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宪政,有些问题应该是在宪政的范围内,有的问题应该是在选举投票的范围内。比如财政约束,就需要在宪政的范围内。一个经济体可否支撑,不能由当期当选的政治家和选民来决定,否则福利陷阱会越陷越深,福利开支会越来越大,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现在产生转向器锁定的现实,开车的人可能都了解,当你要转向的时候,转向器失灵,就可能会发生车祸。在欧洲社会,工会集团需要很高的福利,比较高的工资,尽量短的工作时间,还有是政府工作人员,欧洲一些国家的政府工作人员的福利是非常高的,甚至在希腊,希腊的政府工作人员的女儿生小孩儿的时候,他可以请带薪假,甚至儿子结婚,他也可以请带薪假,这种福利是非常好的,但是一定要有人买单,政府工作人员、工会和所有福利的受益者的开支非常大,形成了一种不妥协的统一战线,来反对这种开支的削减。昨天德国财政部长讲了一句话,他说,如果我们欧洲的福利体制采取美国比较严格的福利制度的话,我们马上发生革命,这就是政治现实。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