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情况怎么样呢?同样是这样,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美国现在也有一个比较大的陷入福利照顾的人群他们对福利的依赖程度也很高。而且美国最大的问题是政治上出现两极化的倾向,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很难达成一致,税收、医疗开支、政府开支的使用方向,在这些重大的国内政治问题上,民主党和共和党很难达成一致。我们现在看到奥巴马的医疗计划、奥巴马的增税计划都非常难产,退而求其次,他就只能发票子,现在美联储偏离了它长期的稳定货币的政策,开始考虑刺激经济,欧洲银行成立的唯一目标就是稳定货币,现在也走了这样的路子。凯恩斯在1911年说了一句话,非常好,他说,据说列宁讲过,要摧毁资本主义制度最好的方法就是发货币。但是根据考证,列宁并没有说这句话,这是凯恩斯用列宁的话来说的。其实资本主义全球市场经济体系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制度能够替代,在增进社会的经济增长、在促进社会福利进步方面,没有任何制度能够替代,虽说资本主义制度现在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它起码有四点需要做:第一,在危机之后,需要有成本分享机制,现在看来这个机制已经建立起来,全球而言,主要的储备货币的发行单位一个是美联储,一个是欧洲央行,多发钱来冲销。在区域内也有一种解决方案,德国人转移支付,像南欧进行,主要是以德国为主进行转移,这也是一种成本分享机制,对南欧国家进行拯救。在国内向富人征税。所以,成本的分担机制现在已经初步确定,比较容易做。第二点比较难做,是一个政治经济学难题,怎么样使福利部门能够与它的创造利润、创造税收的生产性部门匹配,这涉及到当代人的活动问题。欧洲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非常低,我们中国现在也遇到了这种情况,但是欧洲有600万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欧洲的年轻人既没有上学也没有工作的人群有1400万,加起来是2000万人。如果这部分人的工作不解决,又没有福利保障,会怎么样?将会发生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动荡,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比较困难。还有第三个更困难的问题就是经济增长,如果经济不增长,即使有这么一个成本分担机制,在制度上生产性部门和福利性部门相互匹配,都是转移经济学的做法,都是财富转移的做法而不是财富创造的做法。这三个难题是世界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持续的很大的难题,但是又不得不做。
二、中国外汇储备的作用、结构、风险
由中国中央政府统一管理、统一拥有、统一投资的一个全社会的外汇储备就在这么一个大的制度背景下发生,外汇作用有三大作用:一是交易的作用,我们为什么需要外汇?就是要买国外的商品。而有一个最基本的经验性公司特利分(音)公司提出,只要外汇储备能满足三个月的进口就足够了。而我们的是9倍,比其他经济体多很多,而且我们是大经济体,印度是三倍,韩国是两倍,我们的外汇储备远远超过了交易所需求的。第二个作用是预防市场波动的动机,这是1997到1998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国家学到的教训,到底需要多少外汇储备?谁都不清楚,因为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首先从泰国开始,然后东亚的一系列经济体都受到了货币冲击,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外汇储备不足,发生了汇率大幅度波动,从东南亚的泰国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韩国,一直到巴西、俄国,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货币冲击。这时候大家意识到,预防投机冲击的动机非常重要,到底需要多少外汇储备,没有一个经验型的数字,在传统的喜欢储蓄的亚洲国家中就形成了多多益善、越多越好的心理,亚洲国家不断地自求多福,不断地增加外汇储备。我们现在用一个指标进行衡量,和我们周边的小型开放经济体及日本相比较,我们外汇储备和M2的比例是远远高于日本,而我们和香港的比例、韩国的比例、马来西亚的比例都比较接近,这意味着本币的发行已经间接地用美元作为抵押了,其实这是有个误区的,人民币最终的发行应该由什么作为低压?大国经济体和小国经济体不一样,比如香港发行货币,完全用美元作为抵押,发行一块钱港币必须有等值的美元作为抵押。但中国作为这么一个大型经济体,发行货币是以稳定的税收作为抵押,是这个经济体所产生的全部现金流即国民收入作为抵押,因为它主要还是满足国内的需求,因此,多多益善是个误区。第三,一个国家的货币处于急剧波动的情况下,在国家处于宏观不稳定或者国家非常特殊的地区的金融中心需要外币作为货币发行的抵押物,比如新加坡、香港、卢森堡这些小而开放的经济体,特别是香港和新加坡所谓的区域金融中心,是以硬通货作为抵押。还有一类是南美的一些国家,长期以来处于经济波动、政治波动双波动同时进行的国家,在80年代、90年代,南美一些国家的通货膨胀率非常高,高到离谱的程度,超过几十万倍、上百万倍。为了稳定货币,只能采取本币美元化的货币制度,但中国并不属于这种情况。无论从哪个指标来看,中国的外汇储备都过高了。
我作了一个统计,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占全球外汇储备的比例从5%上升到30%左右。除了中国之外的发展中国家1/3,发达国家1/3,就是这么个结构。其实全球的外汇储备是流动性最强、可投资机会最多的一种金融资产,在全球共10多万亿,全球所有的金融资产加在一块儿有300万亿规模,但绝大部分都是以本币的形式出现,以储蓄、证券、债券的形式出现,并不具备高流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