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火灾事故的成本由谁分担?
导语:若仅仅是隔空喊话,肯定人人赞成,可一旦涉及到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意见、态度、立场则会旋即出现不可逆转的大分化。

经济观察网 鲁宁/文  从5月31日到6月3日,短短四天内,黑、辽、湘、吉四省排着队突发四宗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消息甫一披露,全球为之震惊。在四宗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中,尤以吉林德惠市宝源丰禽业加工厂的特大火灾因导致120名在岗职工罹难最为惨烈。至少120个中国家庭的“中国梦”瞬间遭致彻底破灭。

公安部和吉林省的两级消防部门初步确认,生产现场的液氨泄漏是导致这起惨剧的一个直接原因。但两级消防部门尚未确认,究竟是生产现场先发生火灾引爆液氨,还是先因液氨泄漏引发火灾。截至今天上午,社会各界仍在等待官方发布更多调查消息及事故细节。根据警方已经控制宝源丰禽业相关人员的消息辨析,几乎可以提前得出的一个残酷判断是,撇开事故的技术原因之外,人为因素肯定难脱干系。至少是两种原因的叠加所致。

通常而论,因工业生产而引发的重特大人员死伤事故,主要发生在易燃易爆的重化工、冶金、建材生产行业。宝源丰是一家禽类加工企业,本不属于人们常识认知范围之内的安全生产高风险行业,其生产现场的安全一般相对易控,居然也发生如此骇人听闻之惨剧,显然为国内外舆论所无法接受。

客观地看,最近两年间,国内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呈总体下降态势,但四天之内连续四宗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排着队突发,尤其是宝源丰生产现场的惨状,再次突破了民众就安全生产已开始渐渐形成的认知底线。一个不容质疑的推断是,假如没有致命的安全生产疏漏,一家禽类加工厂,无论如何不至于夺走百余条鲜活的生命。

这几年,各级政府几乎背负着安全生产的全部道义和行政责任。各级官员也深知辖地内若出现重特大安全事故尤其是人员死伤,对个人的仕途意味着什么。从组织机构、监管队伍、应急机制到法制配套,包括“连坐”式的事后问责追责惩罚的严厉程度,应该说放眼整个世界,中国也许还谈不上在世界上最严谨、最严肃、最严厉、最给力,至少已处于“第一方阵”之列。 然而,一次又一次看似偶然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再次揭示出一个残酷的事实——要想确保安全生产,光凭各级政府的行政意志和法制戒惩,而缺乏广大企业的自觉配合和自我投入,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安全生产网宏观层面的经络固然已初步确立,但还需要微观层面毛细血管的“通达”——千万家各类企业对安全生产投入的自觉,是确保毛细血管 “通达”的根本前提。眼下的突出困惑是,在安全生产的宏观投入已有明显改观的情形下,千万家各类企业的微观投入却整体呈原地踏步状态。

是所有企业皆缺乏安全生产投入自觉吗?那倒也不是。但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极小发生概率,致使绝大多数企业抱定侥幸心理。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侥幸心理与道德无干,与社会责任无涉,却紧密关联着企业的利润预期。 假定市场竞争的所有外部条件在某个时间段内基本不变,某家企业对安全生产的投入是足够和持续的,那么其市场竞争力的下降也是持续的。这就是中国企业普遍不重视安全生产,普遍持有侥幸心理的“市场基础”。 就社会层面而言,假如政府行政力和社会法制力的“合力”(有没有这一合力另说)强行迫使所有企业对安全生产进行硬性投入,那么,全社会所有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将大幅攀升,并由全体社会成员进行分摊。但中国的全体民众做好了放弃安全生产“免费午 餐”的心理准备了么?显然远远没有,甚至于无从谈起。

多元社会下,人们的价值追求早呈多元。只放在民众层面,全社会只有一部分民众譬如生产工人及家属对安全生产格外在意和迫切,而商务楼宇内同样数以千万计的群体,对生产现场的安全作业却普遍持与我何干态度。于是,全社会层面的安全生产大投入,若仅仅是隔空喊话,肯定人人赞成,可一旦涉及到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公共安全投入的增加必然会削减民众的其它社会福利),意见、态度、立场则会旋即出现不可逆转的大分化。很显然,眼下的政府无力就这种利益大分化进行有效的调和与平衡。

减少重特大生产伤亡事故的巨大成本由谁分担?笔者提出这一世纪性难题,并非为了求解(它目前基本无解),而是为了唤起广大网友的多角度思考。简言之,每次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我们都有千百条理由痛陈政府的欠作为,但政府在现阶段只能继续头痛医头、脚痛治脚当“救火兵”却也系不争事实。 作为“平安中国”建设突出短板的“生产不安全”,在中短期内很难呈现一个根本性的扭转!这么说易遭人骂,但却系大实话。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