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区域新闻 > 社会 >
玉溪抚仙湖悖论:保护性开发
2013-07-10 11:24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贾华杰 编辑:经济观察网
导语:这些动辄投资数十亿元的项目,给玉溪2013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带来了增长,这也是玉溪市政府2008年制定的抚仙湖“保护性开发”路线图的一部分。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贾华杰 6月26日,玉溪市抚仙湖管理局党组书记张武实宣布:“原则上今年不再上马旅游项目。”6月初,抚仙湖几个旅游地产开发项目被媒体认为带来了新环境污染,令抚仙湖遭遇水危机。当地政府要求,“开工项目必须先期实施环境保护、生态治理以及周边村庄搬迁改造等项目,确保沿湖截污、断污,消除面源污染。”

在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抚仙湖东北岸,太阳山旅游地产项目,十几栋建筑的主体已经完工,高尔夫球场先期已悄然成型。此项目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规划立项,一直到2010年才得以动工。在玉溪市江川县的抚仙湖南岸,仙湖锦绣旅游小镇项目前期的沿湖湿地和石漠化治理的工作已经进行了两年。

这些项目动辄投资数十亿元,给玉溪2013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带来了增长,这也是玉溪市政府2008年制定的抚仙湖“保护性开发”路线图的一部分。

2008年10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玉溪市人民政府制定了《抚仙湖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水污染防治规划》(以下简称《防治规划》)。《防治规划》提出,通过改变地区经济产业结构,来实现抚仙湖保护的“长治久安”。

被污染的抚仙湖

在抚仙湖南岸一家名为“老兵之家”的农家餐厅,院子里贴着告示牌,“严禁在湖内洗澡、洗头、洗衣服、洗菜等,违者罚款壹仟元”,而院内另外一张告示牌则写着“严禁此地洗车,严禁宠物下湖,严禁捡丢石头下湖”。

抚仙湖位于云南玉溪市的澄江、江川、华宁三县间,距省会昆明60余公里。抚仙湖是珠江源头第一大湖,最大水深约160米,是中国第二深淡水湖,蓄水量206亿立方米,占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水资源蓄水总量的68%,占全国水资源蓄水总量的9%。

作为屈指可数的优质淡水资源,抚仙湖对珠江中下游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出了极大贡献。而在云南连续四年的干旱情况下,抚仙湖在云南经济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越发重要。

不过,近二十年来,随着玉溪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抚仙湖流域内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增加,入湖污染负荷超过了湖泊的水环境承载力。

根据玉溪多年水质监测,近年来,抚仙湖整体水质由I类向II类下降,虽然目前抚仙湖整体水质为I类,但北部局部水域与沿岸水体出现了Ⅱ类水质,个别水域也出现了少量的藻类水华现象。而与抚仙湖仅相隔2.5公里的星云湖整体水质,近十年来更是连降了三个等级,由Ⅲ类下降到劣ⅴ类,水体污染严重,水生态退化明显,蓝藻水华频发,富营养化发展迅速。

玉溪国际旅行社董事长陶勇认为,抚仙湖主要是农业面源污染。抚仙湖《防治规划》也指出,从入湖贡献率分析,农田径流是抚仙湖最大的污染源,也是最难治理的污染源;而从化肥耗用量分析,流域内每年耗用化肥约2万余吨,大蒜和菜豌豆等作物的化肥施用量较水稻、烤烟等高出1倍以上。

据玉溪市副市长孙云鹏介绍,抚仙湖湖滨缓冲带及其周边有4205亩的农田位于缓冲带内,农田则以大蒜、菜豌豆、烤烟等高污染作物的种植为主。流域内近55%以上的化肥用于菜豌豆和大蒜的种植。缓冲带内村落产生的生活污水大部分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根据中国环境学会的调查,抚仙湖流域内的农田面源、农村污水、畜禽粪便是COD(化学需氧量)入湖负荷的主要贡献源,这三部分占COD入湖总量的92%。

因此,陶勇认为这些(旅游地产)大项目的进驻,能减少农业、生活污染。“玉溪对项目都有苛刻的环保要求,实质更有助于抚仙湖水体保护。”

6月20日,孙云鹏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早在几年前,抚仙湖就全面禁止机动船只航行,也搬迁了沿湖的矿产开发企业。”对于目前进行的旅游项目开发,他表示,“现在的问题是在保护、利用或者是开发的过程中,怎么把这些事情处理好。”

经济结构困境

在抚仙湖流域的产业结构中,农业是以高污染的作物种植和畜禽养殖为主,工业是以磷矿开采和初级磷化工为主,新兴的第三产业是以粗放型的旅游为主,88%的劳动力仍然滞留在农村,城市化发展速度缓慢。

现有的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必将严重影响两湖流域的湖泊水质,为保护两湖流域的生态环境,必须对流域内的产业结构做优化调整。

玉溪市希望,抚仙湖流域今后能够以旅游业和配套服务业为主导,以劳动力和技术密集的轻型工业为支撑,以生态、绿色和有机农业为基础,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导向,引导区域经济由低端平面化发展向多层次立体化和综合配套发展转换。

按照玉溪市委书记张祖林的说法,玉溪前面的标兵越来越多,后面的追兵越来越少,就是后面的都在往前。

玉溪市副市长孙云鹏说,玉溪的产业发展“非常得不合理”。但有历史的原因,“玉溪主要是靠烟草,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再到2000年,烟草占经济总量最多的时候超过60%,近两年烟草约占经济总量40%左右,财政收入的70%。”

孙云鹏表示,旅游产业也是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支柱产业,但是已经培育十年了,还停留在打基础阶段,包括抚仙湖的保护和开发。“我们想把旅游产业作为我们的第三支柱产业,我们第一支柱产业是烟草,第二支柱产业是矿产。财政收入是靠烟草,经济总量现在是靠矿业,而矿业这两年,从2008年危机之后很麻烦。”

2008年,玉溪市制订了《2008年~2020年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与旅游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规划》,抚仙湖的旅游开发持续升温。

2012年以来,随着旅游地产的升温,抚仙湖之畔聚集了众多的开发商,多个大规模的旅游地产项目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包括云南城投在这里打造的占地规模达4.6万亩的太阳山国际旅游生态度假社区项目抚仙湖南岸的仙湖锦绣项目以及香港林大福集团的九龙晟景项目等。玉溪市政府希望以此撬动抚仙湖流域整个产业和社会结构的转型。

玉溪国际旅行社董事长陶勇认为,抚仙湖的污染要根治很难,不可能停止沿湖农业生产,不可能搬迁所有沿湖原住民。“说旅游业对湖泊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这不符合实情。在所有可以列举的为沿湖居民增加实际收入的产业中,旅游业是最为环保的,比农渔业好。”

资金难题仍存

孙云鹏说:“玉溪230万人,财政收入400亿元,这个数目看起来不小了。但每年需要上缴中央财政300亿元,地方可用财力就是100亿。保吃饭、保运转、保稳定,基本上就只能做这些事情。而玉溪市政府以及沿湖三县每年投入的抚仙湖保护费用非常巨大。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我们今年要启动环湖搬迁,大概为沿湖11公里,这11公里中的居住人口约有15000人。这11公里的污染大概占全湖污染的50%,如果把这个处理好,理论上抚仙湖的污染物处理可能就完成很多了。”孙云鹏说,仅这一块的投资大概需要50亿元。

因此,引进资本来保护是迫不得已的。但孙云鹏表示,保护和开发如果发生矛盾,首要的绝对是保护,“我们不会急功近利,不会为了追求有些人说的所谓的政绩GDP这些。”

不过,孙云鹏也坦承,在规划方面,在具体的实施方面,还有很多不足。“比如抚仙湖保护条例最高的经济处罚五万块钱,如果一个企业违法了,你最多能处罚它五万块。”孙云鹏说。

面对保护性开发,抚仙湖《防治规划》指出,大规模的土地开发,项目对区域生态环境及抚仙湖水生态将造成一定影响。项目设计配套有较为完善的环境污染控制措施,但仍然存在较大的环境风险。“项目以休闲度假观光为主题,项目营运将带来大量的外来游客,预测每年旅客接待量将达数十万人次,直接给抚仙湖流域增加新的污染源和流域环境压力。”

云南大学环境科学与生态修复研究所段昌群教授认为,抚仙湖本身具有较大的缓冲能力,很有希望维持良好的水质,但前提是“官方对目前的开发进行前瞻性的、科学严谨的管理,好好考虑发展方式和发展布局,以便把生态环境风险化解到最小程度”。

孙云鹏则希望国家能够在生态补偿上对抚仙湖有所倾斜,“玉溪需要保护200亿立方米的优质淡水,如果国家每吨水补偿2分钱,我就能保护得很好。地方的压力也会小一些。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