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存在悖论吗?

2014-07-18 13:32

2014暑期训练营 B组 宋首君

“我们依靠政府去推动改革,但是政府没有改革的激励,因为所有的改革将伤害政府的利益,这就是改革的悖论。”这是11月6日许小年教授在温州出席温商论坛时,发表的主题演讲中的话。这位言辞犀利的经济学家,对政府深化改革的魄力似乎并无足够信心。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如果没有利益驱动,相关主体的确很难有改革的动力。而如果改革会损害相关主体的利益,那么改革势必会受到阻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下的改革的确存在许小年教授所说的“改革悖论”。以饱受诟病的土地财政为例:从微观层面来说,离开土地财政,短期内地方政府日子过不下去;可是从宏观层面讲,现行的土地财政制度,是造成中国经济结构性失衡的重要原因。中央政府看到了地方政府一手低价从居民和农民那里征地,低价供给企业去投资、去扩张,同时高价在市场上拍卖商业用地。巨大的土地增值收益主要是地方政府拿走了,地方政府把土地增值收益拿走投资去了。另外一方面,由于农民、居民没有得到足够的补偿,所以在这个收入方面居民、农民拿不到市场价格,拿不到土地增值收益的大部分,进而对消费不利。在土地财政改革上,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利益是冲突的。土地财政的改革某种意义上是说让农民拿到更多的土地增值收益,这样的改革必然会损坏到地方政府的利益;所以地方政府很难有改革的动力。所以从操作层面讲,这的确是改革的悖论。

可是我们大家都知道,土地财政继续下去,经济长期性系统性风险加剧,容易引起一系列问题。中央政府也看到了这一点,才会在三中全会决定上讲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改变地方财政过度依赖卖地收入的局面,调动地方政府改革的积极性,让农民和开发商各自得到属于自己的土地增值收益,让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对于官僚来说,改革最大的推动力不是地方政府的利益,而是继续升迁的机会。可以看到各省市争相申请改革实验区,除了政策优惠以外,主管官员无不希望做好改革这件事,争取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同样改变以GDP为导向的用人观和人才选拔标准,亦会调动官员改革的积极性。

说到这,改革的悖论到底存在吗?它存在,同时又不存在。说它存在,是因为地方政府和一些部委等既得利益集团可能会阻挠改革。说它不存在,是因为在亡党亡国的历史压力倒逼下,什么样的既得利益者,都要给改革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