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的另类存在
导语:电影不是洪水猛兽,相反它是体现我们软实力真正的、最重要的东西,因为人人都爱电影,电影也因它的丰富多彩滋养着我们的生活。

经济观察网 王小帅/演讲 今天说到软实力,说起电影,我发现不那么硬气。中国电影怎么着了?在座的应该心里非常清楚。和一个同事去星巴克喝咖啡,我说:“星巴克的咖啡不见得是最好喝的咖啡,但是生意很好。”他说:“现在星巴克咖啡已经无关咖啡什么事了。”是啊,喝咖啡无关咖啡的事。那大家谈的中国电影现在是不是也无关电影什么事了?

我念一个单子,从2003年到2013年的中国电影票房,我把2003年比较好的和比较差的票房列出来,2003年的国内票房总额是11亿,那时可能连一个大公司的年营业额都不到,其中国产电影总票房占51%,前两名是《手机》4500万,《天地英雄》4100万;一个相对比较文艺片类型的《绿茶》400万,《紫蝴蝶》200万,《玉观音》500万。2004年总票房15亿,国产票房占55%,票房前三是《十面埋伏》1.54亿,《功夫》1.5亿,《天下无贼》1.1亿;文艺片《可可西里》是500万。2005年国内电影总票房是20亿,国产票房占60%,前两名是《无极》1.5亿,《神话》9100万;文艺片《青红》380万。还有贾樟柯的《世界》,还有《红颜》。2006年国内电影总票房26亿,国产票房占55%,前两名是《满城尽带黄金甲》2.42亿、《夜宴》1.25亿;文艺片《马背上的法庭》刘杰的,是6万,但他只能在moma放,没有上院线。2007年总票房33亿,国产电影票房收入占54.13%,前两名是《集结号》和《投名状》,2.4个亿到1.99亿。文艺片有《苹果》,950万,不错了。还有《太阳照常升起》,姜文的。

从2003年到2007年四年的时间,票房上升三倍。2008年国内电影总票房 43.4亿,到2012年已经是170.73亿。上升两倍多。去年票房的前两名是《泰冏》12.4亿,《12生肖》8.5亿。《我11》的票房是550万。荧幕数翻了几番。

从这个数字对比大家可以看出来,从2003年到2012年九年的时间,票房总成绩快速提升了三四番,使电影整个行业有了电影工业的模样,可谓可喜。但今天谈到文化软实力,就不得不做另外一番思考了。

我们可以注意到,前面在票房上高歌猛进的勿容置疑是俗称的商业大片,而高歌猛进的背后无疑是荧幕数的扩张带来的。这也说明在以前没有足够的荧幕和空间的情况下,怎么做都是有限的。大家可以把05年荧幕在6000块时和现在的15300多块的总票房加以对比。照此喜人的局面还应该有空间,到五六万块银幕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可是,这些全部服务于了商业大片。同时,偏向艺术或说文艺味道的影片的票房这么多年来还是原地踏步。

虽然很多人说市场经济嘛,这是公平的。但大家不要忘了,电影本身的多元化存在也是现实,至少目前是。那么在不否认电影同时也是一种艺术存在的前提下,如何思考作为这一部分的电影的生存状态就是一个问题了。我并不否认艺术电影的小众性,但小众也是观众,正因为它的小众性,在一个不加区分的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场环境下,这样的电影显然是不可能生存的。因为所谓艺术电影或叫作者电影,其本身创作时作者对电影语言和美学的探索加上表达上的自我优先,先天就造成它的受众面无法和主流受众相提并论。那么,以市场规律推论,似乎它理应消失, 但从今天的文化和软实力角度看,似乎又不是那么简单了。所以说到电影和软实力,自然就会想到电影作为文化或者是艺术的特质。而这时,单纯的票房数字显然就无法完全说明问题了。

举一个法国的例子,可以说法国是在市场经济下理性地处理了这个问题的最佳榜样。因为法国本身对电影的热爱以及对电影的文化和艺术属性的自觉认知,他们在全国五千多的总银幕数中划出两千多块,差不多一半的空间给了艺术电影。他们就叫它艺术影院,凡是专门的艺术影院,国家不光税收上有支持,甚至每年给予补贴,前提是你不能上商业大片特别是美国大片。当然,这在我们很多唯市场论者看来不屑一顾,但,无奈的是,这确实是希望电影作为文化和艺术不致消亡的无奈之举。也正如法国文化部长所说,“我们不应该把文化作为与别的商品等同的东西看待,把文化放入市场肯定需要一定的文化例外。我们需要创造特定的环境,甚至要帮助非商业的、文化气质和艺术气质比较高的电影,达到进入市场的公平度。”在法国做完《我11》之后,才真正了解他们。电影进入法国市场之后,只要签了合同,就由发行商制定拷贝数,然后进入艺术院线,剩下就看你的电影本身了。但至少你有了和其他商业大片不同的空间,同时也有了特定喜欢艺术影片的观众。大家萝卜白菜,各取其好。

在我们今天大喊文化大发展的时候,这样的思考是不是该有些呢?当然,我们国家自己有自己对文化和艺术的理解和认知。保护什么?发展什么?基本上和我举的法国的例子不在一个频道里,我在这里也就是说说感想而已。

所以回过头说,在市场扩大以后,我们是否可以不仅仅看到票房的增长,如果需要象今天主题所探讨的文化影响力,就必然需要开通多元化存在的空间。而大家知道,到今天为止,在15000多块荧幕中,几乎没有一块属于此类。当然北京的百老汇算是一个悲壮而孤独的另类,我也知道他们为了坚持下去,同时也不放过首轮大片。所以如果想完全靠市场自身来开拓我所说的多元空间是不现实的,特别是连自由进口国外优秀艺术影片都不行的今天。

最近还说到中国电影要走出去,要扩大文化影响力。而关于走出去的问题,一说也很尴尬了。

首先我们要拿什么走出去,或者说什么样的东西才能走出去?这里马上又碰到价值观问题,又是一个无从下手的问题。这里我们就不说了。我只想举举一些例子。从90年代初开始——那个时候是电影的计划经济时代,还不是2003年市场经济开放的时代——所谓的中国独立电影、地下电影其实已经先行一步走了出去,还有一些第五代导演的早期作品亦是如此。这些早期不在纯粹商业范畴里的电影通过电影节,通过市场买卖,走出去了。《霸王别姬》《红高粱》《小武》《回家过年》《苏州河》还有我的一些影片等等不胜枚举。这些电影通过电影节然后被电视台、电影市场收购,已经在做默默的文化输出。但就像刚才我所说的,碰到价值观的冲突,这些明明在走出去的优秀影片在国内的命运是众所周知的。

秦晖先生在《共同的底线》里说得非常好,自由优先于文化。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播、沟通、融合,甚至与其他文化的对抗,都不能违背每一个人的自由选择和自由权利,不能把文化绑架在一个庞大的、专制的制度之下强制输出。刚才奥赛博物馆馆长说的也很好,凡是强制的一定会失败,只有在自由的、自愿地接受一种文化的滋养时,文化才会真正地给你影响。

所以文化交流,是自由意志首先置于文化之前。不管是输出方还是接受方。因此,中国电影未来要更多地走出去的话,我们恐怕首先要摒除的是主观上的自以为是,更多地思考电影作为文化和艺术本身的魅力和更加普世的价值观。政府也好、从业者也好,一步一步的通过自身努力去做一些艺术价值更高的作品,在使其能够大量在本土涌现并被接受之后,自然其中的优秀者会被更多不同文化的人接受。同理,走进来的影片也应是这样,可惜现实情况远非如此。

在中国电影泛娱乐化的今天,已经有更多的人来讨论今天我们这个主题,这是个好现象。但是我也知道,在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依然不会改变和不能触及的时候,很多这样的讨论都会成为隔靴搔痒。

我再念一份名单,在给中国电影市场带来辉煌的票房、税收、管理费之外的电影导演名单:韩杰、宋方、王竞、张猛、刘伽荫、应亮、杜海滨、刘杰、彭韬、王笠人、万马才旦等等,他们将大量的优秀电影,在主流注意力之外,已经在国外很多电影节上做放映、做展映。这些电影形成了文化交流中的暗流,可惜这样的导演却恰恰没有被媒体和大众所关注,或关注不够。我们的主流现在是单纯娱乐的、同质化的时代,人们恰恰忽略了这些能够面对现实的、有着商业之外勇气的导演,而正是这样的电影正默默地做着文化走出去的事情。我呼吁媒体,还有主管部门,更多关注到这些人。

我认为电影不是洪水猛兽,相反它是体现我们软实力真正的、最重要的东西,因为人人都爱电影,电影也因它的丰富多彩滋养着我们的生活。

作者简介:

王小帅 著名导演,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获得者。

《冬春的日子》被BBC评为电影诞生以来的100部佳片之一,同时也是唯一入选的中国影片;《极度寒冷》被纽约时报评为最勇敢的中国独立电影,并获得1977年度鹿特丹电影节费比希国际影评人奖;《扁担·姑娘》入围1998年戛纳国际电影节,角逐金棕榈大奖;随后的《十七岁的单车》获得51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05年的作品《青红》获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左右》获得第5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银熊奖;《日照重庆》入围第63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新近作品是《我11》,先后入围了第36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第59届西班牙萨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第16届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第六届亚洲电影大奖。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