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小东、阎连科、止庵畅谈“文字中的故乡与异乡”
导语:文景艺文季今日收官,最后一场活动,《吃饭》作者章小东与著名作家阎连科、知名书评人止庵进行了主题为“文字中的故乡与异乡”的对谈。

文景艺文季今日收官,最后一场活动,《吃饭》作者章小东与著名作家阎连科、知名书评人止庵进行了主题为“文字中的故乡与异乡”的对谈。

在现场,章小东讲述自己二十余年的海外生活经历,感动之处几次眼中带泪。“二十多年以前,离开中国大陆的时候,我会说我出去是为了读书,为了我的事业,为了 陪我丈夫去读书,现在回想,说穿了是为了吃饭。其实很小的时候,母亲老是逼着我背诵“民以食为天”,这三字经拗口,也很难记得住,但是生活不断的告诉我, 这是人生当中最最要紧的事情。这也是我在《吃饭》里面想要陈述的。”

 止庵认为在章小东这本书其实写的,在小说里描写的,吃和人情相围绕的,写的异乡里的故乡之感,而章小东的创作,正是把握了当代文学所梳理被忽视的一个传统。即小说中所流露的浓郁的异乡感。

《吃饭》中除了有努力融入异国文化的中国人,有一部分外国人情不自禁被中国的饮食文化所吸引,并由此走进中国文化的。在他们眼中,中国饭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章小东说,在美国的这二十多年里,她记住了太多这样的故事。这些故事使得 她对在美国做中国饭、吃中国饭有了别样的体验,更使她进一步地去思考不同种族的人们面对不同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窘困,以及因此所产生的误解和宽容。

除了探讨异乡人的体验,章小东还讲到了自己多年来辗转于上海和美国所产生的独特体会。在异乡生活的几十年,她已经被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即使回到家乡,依然会被家乡的变化所排斥,并觉得难以融入其中。在她眼里,如今的上海和早年的上海也已经截然不同。她对故乡与他乡的感情变得非常复杂。当她在异乡的時候,感觉与故乡无比亲近。可是一旦真正回到了久別的故乡,上海就突然变得遥远陌生。她感觉不到曾经上海浓郁的人情和市井气息,而已经被改造成现代化都市的上海,是他不再熟悉,并难以亲近。

阎连科评价章小东的《吃饭》,“这本书不能简单的说是一部小说,对我来说,最不一样的地方有三点”,阎连科说,“首先,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文体。我们可以看它是虚构的,也可以是纪实的,几乎是小老师在美国完全真实的经历上进行的新的架构,新的写作;第二,从感受上,不论是上海人还是像我这样的河南人,都能有深切的感受,在书中找到自己喜欢的那个地方;第三,写小说似乎总是要告诉别人点什么,但从小东的书中我读到的恰恰是另外一种,不靠任何人,我就这么生活,我就这么经过,我就把它记录下来,不做任 何道德的判断,不做任何理性的思考,就把这些重现出来,恰恰这也是读者感受的。”止庵也评价说“我最喜欢这部小说的地方也是这部作品不像是作家写的。这种 写法非常有趣。”

阎连科认为,“文学是没有方圆的,没有规矩的,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你可能没有小东写得这么好,读者可能会觉得写得非常好,或者觉得她写得很零乱。这本书其实非常奇妙,无论是爱好文学还是不爱好文学,想不想出国,只要你对国外有所了解或者想要了解。”而章小东所呈现的,正是对异乡中国人的思虑和特殊境遇的教科书式的写作。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