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事登记改革红利初显
2013-08-20 11:07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杨兴云 马玲玲 编辑:经济观察网
导语:从8月1日起,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通全流程网上商事登记平台,并颁发了全国第一张电子营业执照。这是继3月1日深圳进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启幕以来的又一个改革举措。这项改革启动5个月后,已有十余万受益者。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杨兴云 马玲玲 徐毅华将一个工商银行的“U盾”插入电脑,输入密码后,一张由深圳市市场监管局颁发的U-Key电子营业执照就显示在屏幕上。按照深圳特区的相关法规,该U-Key电子营业执照与传统的纸质营业执照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徐毅华说,办理这份营业执照只花了一天时间,即便用香港的办理效率做比对,也算得上简便高效。

徐毅华是今年从香港浸会大学毕业的研究生,所学专业是动漫设计。面对低迷的就业市场,他与其他几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决定在深圳注册一家动漫设计制作公司,踏上创业的路程。

从8月1日起,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通全流程网上商事登记平台,并颁发了全国第一张电子营业执照。这是继3月1日深圳进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启幕以来的又一个改革举措。这项改革启动5个月后,已有十余万受益者。

从2012年4月起,深圳市把握国家赋予其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先行先试的契机,酝酿构建“宽入严管”的商事登记管理新体制。今年3月,深圳开始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变了一直以来商事登记过程以“审批许可”为前提条件的登记模式,将其改变为“核准登记”模式。

在新的商事登记模式下,申请设立有限责任公司时,商事登记机关只登记其全体股东认缴的注册资本总额,无需登记实收资本,申请人无需提交验资证明文件。营业执照不再记载“注册资本、实收资本”。

新版营业执照也不再记载经营范围,而是将其改为备案事项,社会公众在需要了解及核实相关情况时,可以通过政府信息公示平台查询。

与此同时,一直以来困扰经营者的公司年度检验审计也被取消,商事主体只需向商事登记机关提交包括商事主体的登记事项、备案事项、注册资本实缴情况、年度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等内容在内的年度报告。

红利

近半年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显示,随着限制门槛的撤销,深圳民间的投资创业热情被激发,商事登记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深圳市场监管局的统计显示,自3月1日起,截至7月20日,全市新登记商事主体16万户,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商事登记主体数量已经相当于2012年全年的新登记主体数量。在新登记的商事主体中,私营企业占98%,中小企业占99%,第三产业占92%。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徐友军在不久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直以来深圳市商事主体的总量在全国各大中型城市中排名第五,次于北京、上海、成都和广州。但自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实施之后,预计到今年底,深圳商事主体总量极有可能突破120万户大关,超过广州和成都,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上升到第三位。

徐友军认为,上述情况显示,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红利已经初步显现,改革在极大激发民间投资创业热情的同时,还推动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政府管理方式转变。

深圳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之后,不仅吸引了周边城市东莞、惠州甚至广州等地的注册者,还吸引了邻近省份的投资者前来深圳注册公司。

深圳德智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的黄经理表示,深圳进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之后,由于注册程序方便,很多外地人来深圳注册。据他介绍,他们的代理费用一般是2000元至2500元,由于人数太多,现在预约注册的人已经排队到九月中旬。因为处理数量的限制,政府每天只发放大概500个预约登记注册额度。

受到深圳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效果的鼓舞,广东省政府近期决定,今年下半年在珠三角地区其他城市推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

深圳商事登记改革同样引起了周边省份的注意,据了解,一些省市已经邀请深圳市场管理局企业注册部门的官员前去就商事登记改革做报告,介绍具体做法及改革的效果。

冲击

随着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深入,一些依附于原有生态链获取利益的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首先受到冲击的是数百家会计师事务所。

深圳德永会计师事务所龙华分部经理刘国强表示,最近几个月,随着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实施,自己所在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比往年大概减少了2/3,主要是审计和年度报告方面业务的减少,此外,验资方面也有损失。“往年,公司和企业审计及验资方面的业务要占到30%左右。”刘国强说。

进入7月以来,受商事登记改革影响,深圳大概有30%至40%的会计师事务所处于半歇业状态。

刘国强认为,今年所受影响应该还算比较小的,因为很多企业对相关情况不了解,还是习惯性地来做审计。“到了明年影响肯定会更严重。”

据他介绍,验资、审计费用根据企业往来金额大小,收费几百到几千不等。在客户的构成上,“外资占20%左右,贸易型企业、内资企业占70%,剩余10%-20%是个体户。”

深圳裕达会计事务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验资业务目前减少80%左右,审计暂时没有受影响。该事务所审计收入大概占60%-70%,业务比重为50%以上,主要服务中小企业。今后每年不需要审计后,还没想好出路。

深圳大公会计师事务所一位姓徐的所长表示,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对所里的业务影响很大,以前审计业务占80%左右,现在只剩下咨询类业务,咨询谁都可以做,事务所没有优势了。

从维护协会成员利益的角度出发,深圳会计师协会曾经在人大审议相关法规时发出过反对的声音,甚至前往深圳市政府以及法制办等政府机构表达诉求。

除会计师事务所,受冲击严重的,还有围绕公司企业注册验资以及代理办理相关证照的各种中介机构。经济观察报记者注意到,无论在红荔路的深圳市场监督管理局罗湖分局附近,还是在位于车公庙泰然九路的深圳市场管理局注册分局周边,原本密集分布的拉生意的中介,已经难觅踪影。

据了解,原来很多从事企业及公司验资及注册代理的中介,都在考虑转型,有的已经转变了业务方向,以代理报税等业务为主。

争议

香港德众咨询管理顾问公司总经理林先水认为,内地现行商事登记制度存在诸多问题,除了限制生产力要素的自由流转之外,还严重侵蚀了市场主体在自主经营选择方面的自决权,影响了市场的多元化和活跃度。

他表示,今年以来在商事登记制度方面的改革,为深圳进一步市场化以及接轨国际惯例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然而,深圳会计师行业的很多从业者却不认同上述观点。他们认为,深圳在商事登记制度方面的改革公然违背《公司法》,剥夺了会计师事务所在企业验资及年审方面的职能。

刘国强表示,深圳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尴尬之处在于,上位法——例如《公司法》没有变,而相关的制度却变了,此举导致商事登记制度与《公司法》出现明显相悖之处。

对此,同济大学法律系副教授刘春彦说,不管个人还是企业,进行经营都是一种权利,以前国家把这个权利收上去了,现在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把权利还给了市场,这是商事改革的好处。但相关改革涉及很多利益集团,例如取消对注册资本的规定,就涉及会计事务所的业务,注册会计师协会肯定会有很大意见。

不过,他也认为,深圳的商事改革确实与《公司法》冲突,从法理上来说是有问题的,虽然在国家层面授予了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但也不能与《公司法》相悖。

在刘春彦看来,从法理上来说,应该先修改《公司法》,然后再来做这些事。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内大部分模式是先在地方试点,试点可能是违法的,因此法学界有个说法叫“良性违宪”,即虽然违法,但初始目的是好的,也会被认可。深圳商事登记制度方面的改革实际上就是这样一种情况。

一个需要提及的细节是,深圳市政府为了推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在法律方面其实已经做过功课。深圳方面通过行使全国人大授予经济特区的立法权,由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于去年10月30日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商事登记若干规定》。

刘春彦表示,在英美法系国家都没有注册资本的说法,因为注册资本是静态的,而企业经营是动态过程。现在的商事改革,如果想避免大量的皮包公司,必须在其他方面加大约束,比如公司的账册必须披露,如果有弄虚作假必须承担后果。

他认为,在国外欺诈需要承担很大的责任,事后监管是通过法院诉讼完成,这就需要加大法院的监管能力。“现在的改革与十八大的要求是一致的,减少事前的监管,强化事后的监管。监管的权利能否授予工商局?据我的判断,工商局现在没有这样的人才储备。”刘春彦表示。

由于深圳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公司登记门槛大幅降低,便捷程度与香港没有太大的差别,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深圳或许将因此分得香港在公司注册登记方面的一杯羹。

对此,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郭万达持否定看法。他认为,很多人到香港注册公司,根本目的还是为了避税。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