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新机遇 同创新繁荣”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论坛启幕

2018-06-26 21:24

592321554981903502

作为中国综合实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被视为全球经济未来的第四个增长极。

自2017年3月,中央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以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一直备受社会各方的瞩目。2018年,随着各方翘首以盼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即将出台,粤港澳大湾区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在此背景下,6月26日在广州康莱德酒店《经济观察报》发起举办以“共享新机遇 同创新繁荣”为主题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论坛”。通过此次论坛汇聚各方力量,为大家深入解读粤港澳大湾区最新政策规划与未来发展路径,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的湾区经济、城市及区域协同发展,一起为湾区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李铁在论坛发言中认为,第一,要给所有的城市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第二,要让集中的新区和分散的产业园区互补发展,湾区其他城市或者湾区外面的小城市互补协同发展。第三,要降低产业发展成本,给中小城市更大大发展空间,寻找适合湾区的发展模式。

146452153565809607

而在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秘书长杨再平看来,资金、人才、科技、产业、市场这五个要素如何在大湾区有效的激活形成循环,将是大湾区建设的关键。

“我觉得我们如果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好,很可能会带动中国,带动我们整个国家。”在杨再平看来粤港澳大湾区还应该大胆创新新兴的产业模式,比如金融业务的国际化,金融基础设施的国际化,金融机构的国际化,还有人民币的国际化。

中山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副院长陈广汉则认为,港澳有6800万人口,城市化达到84.85%,基本是一体化,人均GDP的总量是两万多美元,按照世界水平的500美元以上。“我认为大湾区已经不是发展中国家,已经是发达地区。”陈广汉认为,粤港澳地区作为国际经济区,其创新发展最为重要,一是机制创新;二是技术创新。

前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长张思平则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有两种思路,一是,过去是香港带动珠三角的发展,未来有可能形成珠三角或者粤港澳带动或者帮助香港的发展;二是,从发展港澳尤其是香港的角度,发挥他独特的优势和地位,进一步推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一体化和一国两制,把香港、澳门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机制、体制、政策、扩大化,辐射到粤港澳地区周边9个城市,趁势进一步国际化,进一步全球化。

放眼全球,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早已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序列,其所担负的战略使命是对标世界一流湾区,发展成为对世界经济具有主导作用的大湾区。

论坛与会嘉宾一个共同的观点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粤港澳大湾区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成长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湾区,引领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