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时间】山艺副院长刘晓静代表:完善教育财政投入、优化经费投入结构,夯实教育高质量发展基础

叶心冉2020-05-25 15:19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叶心冉 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是提升高校师资力量、改善科研条件、加强基础建设等方面的关键点,建立完善的教育财政投入政策,进一步优化财政经费投入结构,完善高校收入统计指标体系,纾解高校债务困境,夯实教育高质量发展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晓静

刘晓静,文学、历史学双博士,中国传统音乐博士后,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二级教授,“泰山学者”特聘教授(续聘);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岗位专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山东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一、 高校发展的成就与财务囧境

在高等教育取得快速发展、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高校发展受财务和经费制约的状况没有得以彻底解决。一方面部分“双一流”高校财务快速增长,基本突破了发展的经费瓶颈,另一方面部分高校特别是地方及专业学校负债累累,面临财务囧境。

高校经费不足的情况,在文科类尤其艺术类高校愈加突出,导致许多高校达不到同为政府部门的教育部所要求的生均经费标准。

二、 高校办学经费匮乏和债务规模扩大的原因分析

首先,从高校债务规模逐步扩大成因来看,高校扩招是高校巨额负债的根本原因。

其次,为促进高校发展,教育部前些年开始对本科教学水平实施评估,为了达标,本科院校特别是办学时间不长的本科院校不惜借贷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本建设,学校也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

第三,高校决策程序不规范、民主决策不完善,决策层特别是主要领导风险意识缺乏,导致了部分高校盲目举债,贷款规模远远超出了他们的偿还能力,债务风险急剧上升。

第四,统计口径过窄,现有高校经费统计指标有待完善。

三、 关于帮助高校纾困解难推动教育发展的建议

为纾解高校债务困境,解决高校走出财务囧境,在努力保持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长的同时,一方面要从监督的角度加强高校债务管理,在化解旧债的基础上控制新债,另一方面是改善高校造血功能,增加收入,减少开支,提高偿债能力。

第一,加大投入,政府应当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继续保持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长趋势。在预算安排时,各级政府要在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平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重。

第二,精准施策,针对不同类型高校采取不同的政府财政经费投入办法和资助力度。普通文科高校,尤其是艺术类高校,由于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获取社会资金或者资助的可能性较小。而艺术类高校办学成本高,在当前财政投入政策下,艺术类高校的办学资金缺口大。因此,建议政府按照不同高校的类型、办学特点、资金需求等因素分类实施财政投入政策。

第三,分类指导,建立高校财务运行动态监控机制,财政部门要督促各高校加强财务管理。指导高校在编制校级预算时,既要考虑学校事业的发展和建设,又要考虑学校财政资源的可能性,优化经费支出结构,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第四,正向激励,在确保教育财政投入稳步增长的同时,采取有效激励措施,鼓励社会资本、民间资本以不同方式和渠道资助、投资教育事业。并且,应当实行税前列支,所捐款项的税收的免除力度应加大。有条件的省市,应参照中央财政配比奖励政策,对各类高校接受的社会捐赠实行省级配比奖励,对社会力量投入教育事业给予税收减免政策,形成正向激励。

第五,合理口径,完善高等高校经费统计指标体系,将社会资本投入高校基本建设项目纳入高校收入统计。在校企合作建设项目中,处于各种需要,许多企业不愿将建设资金拨入高校收入账户,而是更愿意把这些资金,直接用于高校某些项目的建设。如果不能将这部分投资纳入高校收入,既人为拉低了高校的实际收入,也负面地影响到高校与企业之间合作的积极性,这种情况应切实得以解决。

第六,均衡发展,规范高校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目前,中央财政对高校的支持重点集中在部属的高水平大学建设层面,普通高校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这就加大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中央财政的投入力度应均衡,地方政府生均经费投入不足部分应由中央统筹分配,从而促进地区之间、不同类别之间高校的均衡发展,促进高校教育的区域公平。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华东新闻中心记者
关注华东地区上市公司,重点在消费、制造领域,善于捕捉热点,追踪有趣之事。 新闻线索联系邮箱:yexinran@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