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研究获奖被质疑 别让学术不端之风侵蚀孩子

言咏2020-07-16 13:41

言咏/文 还能更可笑点吗?——这是舆论对“昆明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风波中涉事学生家长公开道歉信的反应。昆明一位小学六年级学生凭借对结肠癌的研究,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奖三等奖。由于课题难度与孩子年龄对应的能力极不匹配而受到舆论质疑:是否是其身为研究员的父母代劳科研,署上孩子名字去拿奖?该生父亲——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勇彬7月15日发布道歉信称,他未充分掌握及领会组委会发布“项目报告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关键信息,过度参与了项目书文本材料的编撰过程……

云南省科协和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对此事都将展开深入调查,更多事实仍有待核实。但小学生做博士水平的研究,还获了奖,确实难以服众。通过代劳或造假帮孩子获奖,进而取得履历上的加分亮点,这种情况并不鲜见。还记得去年“父子集”的丑闻吗?——一本核心期刊,开设“父子集”专栏,刊登主编的书法和他儿子的文章,其子首次发表文章时才10岁。前不久,又曝光出西南交大一位学生跟着父母挂名SCI论文、以成绩造假骗取中科大保研资格。

这当然是成人的功利心在作祟,无论是科研获奖还是期刊发文都能给履历添色,或者直接转化为升学中的加分,因此成人帮助孩子走捷径,甚至弄虚作假。然而这样做的第一层危害是,看似帮了孩子,实则坑了孩子。且不说事情一旦曝光,孩子的前途将受影响——互联网时代少有不透风的墙;即便相安无事,孩子从这样的行为中习得的是投机取巧,是不诚实、不正直。长远来看,对他们有害无益。在人生这场马拉松中,投机取巧的人不会获得持久的成功。

知识分子家庭理应给孩子更好的潜移默化,在父母踏实的,诚实的,有坚持力的为学态度和行为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科研精神。然而,遗憾的是,在这些被曝光的事件中,孩子从小目睹甚至参与的是科研的灰色地带,他们被潜移默化的,是那些所谓“潜规则”。我们有理由担心,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耐不住基础科研的寂寞,也没有坚持的定力和韧性,任正非去年5月公开访谈中掩饰不住的对教育的忧虑,将成为无解的命题。

另外,这也是对公平的危害。那些没有“科研爹”加持的普通孩子,在升学的竞争中,相当于输在了起跑线上。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出身在高文化水平家庭的孩子,如果在智识传承、在家庭对教育的投入上有更多的优势,这可以理解,我们不能接受的是利用家长的资源优势破坏规则,维护程序的公平和正义是不可踩踏的红线,这是保障健康的阶层流动的基石。

从梁莹论文抄袭到“猪年第一瓜”翟天临事件,从“师娘美”论文到“父子集”专栏,再到今年小学生研究癌症,听起来像笑料,但“吃瓜”笑过之后,需要反思这些奇葩个案背后非正常的土壤。就拿全国青少年创新科技大赛来说,一名小学生提交完全超出其认知能力的科研成果,被评委专家授奖,请问是评委“弱爆了”,还是“闭眼走程序”,或者有更多的猫腻?发论文腐败、评奖腐败、加分腐败……这些灰色路径是否已经腐蚀到从孩子到成人的整个科研创新体系?

家长道歉和奖项撤销不足以成为这一事件的句号,还应彻查有如此明显漏洞的获奖是怎么评定出来的,而不是和完稀泥后不了了之。虽然对一起事件的查处无法让积弊至深土壤全然修复,但只有曝光一例,查处一例,才有可能改变。当违规操作变成“爆雷”的几率增加,当违规操作的付出的代价变得更大,应对歪风邪气有所警示。无论如何,研究和创新首先都需要诚实,靠投机取巧让科研的公信力受损,也开不出科研之花。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评论版主编
武汉大学法文系毕业。08年入职机动记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