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经典 | 马克思如何发现剩余价值(上)

李义平2022-02-26 09:33

李义平/文 我们对于经济学经典的学习,应从马克思经济学开始,而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经典是《资本论》,《资本论》博大精深,其理论意义、学术意义十分深远。

《资本论》的写作

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一个富裕的犹太族的律师家庭(1883年3月14日去世)。尽管马克思的父亲立意培养他的儿子走学术或官吏的道路,送他到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法律专业。但他自己却酷爱哲学、喜欢历史。大学毕业后的1842-1843年初,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莱茵报》是莱茵地区资产阶级民主派办的报纸,这份报纸关注劳动人民的物质生活,揭露普鲁士政府的黑暗,于1843年4月被查封。这段经历使马克思感到了对经济学的迫切需要,促使他去研究经济学。马克思曾经说,对劳动人民物质利益的关心“是促使我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

从1843年开始到1867年,马克思以强烈的使命感几易其稿,最终写成了伟大的《资本论》。长期的贫困和繁重的工作,严重地损害了马克思的健康,在《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前夕,他在致一位朋友的信中说,“我一直在坟墓的边缘徘徊。因此,我不得不利用我还能工作的每时每刻来完成我的著作,为了它,我已经牺牲了我的健康,幸福和家庭。”

在马克思的全部理论中经济思想是最核心的思想。列宁曾经评论道:“使马克思的理论得到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的是他的经济学说”。马克思的经济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三卷《资本论》和为写作《资本论》而准备的一系列手稿及《剩余价值理论》中。三卷《资本论》也叫做《资本论》的理论部分,《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为了写作《资本论》做的读书笔记,也叫做《资本论》的历史部分。

马克思在世的时候,仅于1867年7月25日出版了《资本论》的第一卷,其余两卷在他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并分别于1885年9月出版了第二卷,于1894年出版了第三卷,《剩余价值理论》由考茨基于1905年-1910年整理出版。

1227012658405703688

卡尔·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德国犹太人,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资本论》内容介绍

《资本论》的理论部分一共有三卷,围绕“资本”层层展开,第一卷的副标题是“资本的生产过程”,由7篇25章组成。在第一卷里,马克思认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细胞’”。他研究了商品、货币,研究了产业资本的实际运行,确立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资本主义社会化生产特征是扩大再生产,并且是由创新(以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为目的资本家必须率先创新)引领的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是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越来越机械化、现代化。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是剥夺剥夺者,建立“自由人联合体”。《资本论》第二卷的副标题是“资本的流通过程”。这一卷首先研究的是资本的三种形态,即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循环。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是三种资本形态在时间上的继起、在空间上的并存。其次是“资本周转”,研究如何提高预付总资本的周转效率或使用效率。最后是“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研究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单个资本的总和,即社会总资本在什么条件下才能顺利地卖出和买进,即社会总资本顺利进行再生产的条件,也叫作马克思经济学的实现论。商品卖不出去或者货币收不回来,都会导致企业的破产。《资本论》第三卷的副标题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由7篇共52章组成。第三卷研究了价值如何转化为生产价格,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利润,以及利润如何转化为平均利润,并研究了剩余价值的分割。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里提出的关于平均利润形成的机制,关于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的理论,关于在资源约束变化的条件下农业是怎样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的理论,关于信用和虚拟资本的理论,关于股份公司只是从资本主义过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点”的理论,关于商人资本和高利贷资本在不同社会背景下发挥着不同作用的理论,对我们理解现实经济运行都极具启发意义。

在平面介绍《资本论》各卷的构成和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我们纵向地、深入地围绕着“资本”问题,也应集中相关专题作更加详细地介绍和学习。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

对于一门科学而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十分重要。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马克思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所谓生产方式,就是以什么样的组织形式,以及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去生产产品还是商品。在马克思的笔下,劳动产品作为商品,是一个历史的产物,即在一定的历史阶段,自给自足的劳动产品才变成了可以交换的商品。

马克思这里所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指生产的资本主义社会形式,即雇佣劳动和资本相结合,要素通过市场配置,劳动成果表现为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制度、体制、生产组织层面的,由生产方式决定的生产关系(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技术层面的)。马克思强调,“到现在为止,这种生产方式的典型地点是英国”。因为当时英国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最发达,只有深入其中,亲自感知,才能深刻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因、特点和趋势,因此古典经济学也产生于英国。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蓬勃的经济和建设发展,也为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广袤的肥田沃土。

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马克思写道:“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这里,马克思所讲的政治经济学不是自然科学,不能用自然科学的、试验室的方法,而是要深入实际,掌握大量的材料,透过现象探索本质,解剖矛盾,分析经济的细胞形态,进而形成概念、范畴,揭示其内在联系。抽象法是需要智慧的。抽象法不是数理模型,它也需要素材,琐碎的描述,大道至简的抽象。

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搞教条主义,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这是马克思研究经济学的最宝贵的方法,对我们发展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商品及劳动价值论

“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细胞,是《资本论》的逻辑起点。《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的标题便是“商品”,第一段话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这里开始”。由商品这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细胞开始,马克思创立了劳动价值论,并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极富力度、逻辑严谨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认为,劳动产品之所以成为商品,缘于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是不同的产权主体,即不同的市场主体之间的分工,联系二者的是交换。商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满足社会需要的属性,对商品生产者来说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创造财富,这就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认为商品交换的成功十分重要,否则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就只是想象中的价值、想象中的盈利。只有交换成功才能变成事实上的价值、事实上的盈利。然而由于商品生产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是自己决定的,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还得接受市场的检验。马克思称这种关乎商品生产者命运的交换是“惊险的跳跃”。如果跳不过去,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生产者自己。

当货币出现以后,马克思又说,“商品总是要和货币谈恋爱的,然而真爱情的道路决不是平坦的”。商品及商品生产是企业素质的集中体现:产业链的位置、生产方式、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企业的命运等,都可以通过商品这一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细胞反映出来。

交换必须产权明确。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章“交换过程”中,专门讨论了产权问题。马克思写道:“商品不能自己到市场去,不能自己去交换。因此,我们必须找寻它的监护人,商品所有者。”

马克思强调,“一方只有符合另一方的意志,就是说每一方只有通过双方共同一致的意志行动,才能让渡自己的商品,占有别人的商品,可见他们必须彼此承认对方是私有者。这种具有契约形式的(不管这种契约是不是用法律固定下来的)法权关系,是一种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私有产权,这就是马克思关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产权观念。马克思认为在公有制、即在他所说的“自由人联合体”的情况下,是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实际出发的伟大创造。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

马克思从商品交换出发,指出货币是从商品交换中分化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作为商品,货币是有价值的。由于贵金属质地均匀,易于分割,便于携带,是最适合充当货币材料的。由于贵金属充当货币材料在流通中的磨损,逐渐产生了信用货币。信用货币只是一个“记号”。

马克思写道:“银记号或铜记号的金属含量是由法律任意规定的。它们在流通中比金币磨损得还要快。因此,它们的铸币职能实际上与它们的重量完全无关,就是说,与任何价值完全无关。金的铸币存在同它的价值实体完全分离了。因此,相对地说没有价值的东西,例如纸票,就能代替拿来执行铸币的职能。”

这就是说,纸币本身没有价值,是靠发行者的信用,代表贵金属货币来流通的,于是,“纸币流通的特殊规律只能从纸币是金的代表这种关系中产生。这一规律简单地说来就是:纸币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数量。”

马克思强调:“如果今天一切流通渠道中的纸币已达到渠道所能吸收货币的饱和程度,明天纸币就会因商品流通发生变动而泛滥起来。一切限度都消失了。”滥发纸币钱就不值钱了,纸币发行者的信誉就会倒地,就会出现严重的金融风险和经济风险。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告诉我们,发行的纸币并非就是资本,如果银行印的纸币就是资本,世界上就没有缺少资本的国家了,除非银行连纸币也印不起了。

剩余价值理论

如果说劳动价值论是《资本论》的基础,那么,旨在揭示资本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理论则是《资本论》的核心。马克思通过历史考察和理论分析,指出劳动力成为商品时,就为货币成为资本创造了条件。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是不一样的。货币资本购买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就开始了资本主义生产,即剩余价值的生产。

从创造剩余价值的角度,马克思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资本家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其价值是通过雇佣工人的劳动,分次或一次性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的,是个不变量,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条件。可变资本是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劳动力不仅可以创造自身的价值,而且可以创造剩余价值,是一个可变量,是生产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资本主义的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

马克思把剩余价值的生产分为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在劳动生产率不变,从而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靠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剩余劳动时间以提高剩余价值率。另一种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总的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以获得更多剩余价值的生产方式。

马克思浓墨重彩地描述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冲动、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下,总有个别资本家率先创新,打破已有的平衡,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其他资本家纷纷跟上,社会经济、技术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超额利润不复存在。又有人打破新的平衡,其他资本家又纷纷跟上,如此循环,永无尽头。马克思写道:“采用改良生产方式的资本家比同行业的其余资本家,可以在一个工作日中占有更大的部分做为剩余劳动。他个别地所做的,就是资本家全体在生产相对剩余价值时所做的。

但是,另一方面,当新的生产方式被普遍采用,因而比较便宜地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消失的时候,这个超额剩余价值也就消失。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的规律,既会使采用新方法的资本家感觉到,他必须低于商品的社会价值来出售自己的商品,又会作为竞争的强制规律,迫使他的竞争者也采用新的生产方式”

马克思所讲的创新,是指“必须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从而变革生产方式本身,以提高劳动生产力……”没有社会条件的变革,就很难有技术创新。

而资本的原始积累就是圈地运动,剥夺农民,是剥夺靠自己的劳动为生的私有者,为资本主义生产准备条件。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