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洪侠|《家住六朝烟水间》:谁的南京在笑?

胡洪侠夜书房2022-07-07 16:06

每次见到南京薛冰老师,我总是喜忧参半。看他红光满面,嗓音洪亮,双目“书光”四射,且频频有新书出版,此为喜;可是,转念一想,怎么办呢?像他这样的身兼作家、学者、藏书家兼文化创意智库志愿者的人越来越少了,他所喜欢的旧书、旧人、旧纸、旧风物、旧工艺、旧风景也统统越来越少了,他会越来越寂寞的,此则以忧。

今天收到他寄赠的新书《家住六朝烟水间》。布面精装,毛边,内收黑白、彩色摄影多幅,俨然一画册耳。然而不是画册,是出版社为薛冰老师的新旧文字配上了一新一旧两位摄影师时空相隔近百年的作品。当然有题款签名钤印,但不止于此,随书还附赠一张五十开左右的宣纸,上面拱花素印莫愁湖圆形景色图,钤印两方,分别是“家住六朝烟水间”和“止水轩藏本”。两印都是杨靖华先生所制。这些我都是从薛冰老师那里打听来的,不然岂能说得如此肯定?关于拱花技法,薛老师解释说:刻一块阴文版,然后铺纸,上加薄毡,将纸压进凹槽,形成压空。

《家住六朝烟水间》,薛冰著,后浪出版公司,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2年7月版,128.00元


这本书是薛冰老师的“旧文新编”,只是新编的力度相当大。文字新增了一头一尾两篇长文,一为《秦淮河》,一为《从六朝古都到文学之都》。至于图片,后浪在编配上下了功夫,值得一记。先是薛冰老师推荐南京青年摄影家冯芳宇,冯芳宇又说“历史上拍摄南京的摄影师,在艺术性上我推崇的是赫达·莫里逊”,出版方因此设计出一个以新老文字与新老图片共同构筑的多维度、多视角“六朝烟水间”。

据书中介绍,摄影家赫达·莫里逊1944年夏天到南京,1945年就在上海出版了《南京》摄影集。她已于1991年去世。“莫里逊”?是不是觉得很熟?我还买过老“莫理循”的摄影集!原来,此“莫里逊”正是老“莫理循”的儿媳妇。她原名赫达·汉默尔,1908年生于德国斯图加特,1933年只身闯荡北京,后十几年间深入北京、南京、西安等多个城市拍摄,1946年嫁给老“莫理循”的儿子阿利斯泰尔·莫里逊。这次编书,出版方拿到了一百多幅南京老图片的使用权。我相信不仅薛老师会为此开心,他书中几十万系统述说南京文化的文字也会争相涌出旧地重游般的喜悦。


新增文字中,我尤其看重《从六朝古都到文学之都》一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内有一全球创意城市组织,它们负责在全球范围内评选包括“设计之都”“文学之都”“美食之都”“音乐之都”等在内的创意城市,并授以相应名号。深圳早在2008年就获颁了“设计之都”,是中国第一个、亚洲第三个获此殊荣的城市。我因当年参与了深圳从调研到申请到成功的全过程,所以对各种“之都”略知一二。我知道爱丁堡、都柏林都是“文学之都”,得知2019年10月底南京获此称号后,我真是又惊又喜。我们为深圳获得“设计之都”奋战了近两年,我个人却更喜欢“文学之都”这顶桂冠。我们深知深圳尚不具备“文学之都”实力,也不具备“音乐之都”“美食之都”“电影之都”“民间文学之都”实力,深圳那时只在“设计之都”上有足够的竞争力。

薛老师开篇就说“文学之都”是创意城市七大门类中“含金量”最高的一种,我表示不服,因为“含金量高低并无官方确认顺序。一般来说是这样的:城市获得了哪一个称号,那座城市的人就会不约而同地认为自己所获称号的“含金量”最高。比如我吧,我肯定认为“设计之都”的“含金量”最高。

薛老师的这篇压卷之作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文章系统回答了一个问题:“文学之都”为什么是南京?除了耳熟能详的史实与数据,薛老师还有一些我读来觉得新鲜的说法,比如——中国四大古都中,唯一具有海洋文化因子的,是南京。

我最欣赏的是薛老师再次做起了南京城市文化创意智库志愿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其他城市大可直接“偷”去变现。比如,仿伦敦例,梳理出南京城的N条文学之路;以多种方式设置文学地标;设立一座“文学博物馆”,等等。不过,这些创意估计其他城市“偷师”的可能性不大:你可以马上建立一座“文学博物馆”,可往里面装什么呢?现在有场馆无藏品的的博物馆还少吗?写至此,大家肯定觉得还是应该向“文学之都”南京致敬。

至于我个人,我尤其愿意向薛冰老师笔下的南京致敬,向南京城中、书中的薛冰老师致敬。

文/图:胡洪侠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胡洪侠夜书房】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