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洪侠|有人看见文化,有人看见“沙漠”

胡洪侠夜书房2022-07-14 15:12

1980年以前,深圳的“文化家底”当然很薄,但薄到什么程度?我把最近读来的“史料”梳理一下(据《梁湘在深圳》等书)——


-- 除了一个有限广播站外,没有任何传媒工具。那个广播站,一遇台风就杆倒线断,喇叭收声。

-- 受逃港影响,文化队伍溃不成军,能跑则跑,跑不了转行。

-- 158个文化站基本垮掉,文艺宣传队解散,图书馆卖掉,有一家1949年前留下来的电影院,新华书店不足二百平米。

-- 1960年代初为满足外宣需求建成深圳戏院,但使用率很低。因建设时期正赶上“三年困难”,力主由省里拨款修建戏院的当时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受到中央有关部门通报严厉批评。

-- 深圳戏院旁有工人文化宫。“在文化宫一角,用铁链系着一只猴子,以吸引游客玩耍。有些小孩拿一些香蕉、花生去喂猴子,个别小孩则拿烟花、鞭炮去烧,吓得猴子尖叫不断,十分刺耳。”

文化设施如此落后,后来大家一说到“建特区之初”的文化,就说那时是“文化沙漠”。其实“文化家底”薄弱和“文化沙漠”是两回事。那时候广州和深圳的文化工作者都会认为香港是“文化沙漠”,而自己占领着的,是无产阶级宣传阵地,是“毛泽东思想大舞台”。谁敢说这样的阵地与舞台是“文化沙漠”?但是他们万万想不到,仅仅几年之后,“文化沙漠”这顶帽子就出口转内销,回到自己头上了。

许多“事后诸葛亮”想当然地认为,特区建立之初,党委政府主要精力抓经济,一时顾不上文化建设。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我曾经写过,吴南生做深圳第一书记时,倡导成立博雅画廊,着手规划艺术家村,提倡引进香港文化力量,甚至喊出了“文化先行”口号。梁湘1981年3月到深圳履职。这个月中旬,市委宣传部用十天时间起草了一份报告,提出了一份《关于加强深圳特区思想文化建设的初步规划》,以市委名义报广东省委。规划提出要兴办报纸、电视、广播、图书出版、文学杂志等,还要建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体育馆、剧院、科技馆、青少年宫、旅游度假村、影院、公园及其他娱乐场所。这个规划最终成为《深圳经济特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大纲》的一部分,由梁湘率领深圳市委组织实施。到1982年底,“深圳八大文化设施”(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电视台、体育馆、大剧院、科技馆和新闻文化中心)陆续投入施工。

之后,在一次干部大会上,梁湘说出了那句后人常常征引的话:“我们就是勒紧裤带,也要把八大文化设施搞上去,并确保这些设施50年不落后,留给后人一个艺术精品。”

如今深圳又在兴建“新十大文化重点工程”,投资规模与功能设计当然远非昔日可比。然而,当年正是特区初创,1981年的财政收入才三千多万,1985年也还不到六亿。可是,仅八大文化设施的投资额就达7个亿。1981-1983这三年间特区用于文化教育建设的投资总额,占地方财政基建投资的33%。这需要何等的胆识与远见!当时也有人对此持异议,说文化投资太大,又不赚钱,这样做不划算(奇怪的是,四十年之后,面对新十大文化工程,据说仍然有些位高权重的人认为,文化硬件花钱太多了,无法产生经济效益)。梁湘的观点是:文化投资创造的是精神财富,比赚多少美元都重要。

据原市委宣传部部长李伟彦回忆,当时建深圳电视台,需投资1000万元。市里向广电部和省广电厅打报告,希望三家各出三分之一,但得到的答复都是——“经费自筹”!梁湘说,地方财政出钱,节衣缩食、掏尽腰包也要把自己的电视台办起来。

《深圳特区报》《特区文学》《深圳工人报》《深圳青年报》《深圳特区科技》《特区党的生活》和海天出版社,那几年也陆续创刊开张。

文化的核心是观念。1980年代发生在深圳特区的观念之争一浪高过一浪,形成独特的“观念文化”。仅此一条,“文化沙漠”一说即已无立足之地。谁见过茂盛的新观念、怒放的新价值,会在“文化沙漠”里流动、冲杀?所以,早在1996年,时任深圳市文化局副局长的王京生就在一次讨论会上说:“凡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因此世界上不存在文化沙漠,只有文化形态、表现方式的不同。深圳能叫得响的首算观念文化……”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特区到底是不是租界?

特区发展靠内地输血?

蛇口风波谁是谁非?

……

这还仅仅是1980年代的几次论争。之后每个年代,都有这样那样的争论,连“来了就是深圳人”大家的解读都不一样。这正是流动中的深圳文化的活力所在。

文/胡洪侠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胡洪侠夜书房】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