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家制药工厂宣布实现碳中和:8年投入750万、节省3100万

瞿依贤2022-08-21 13:07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瞿依贤 8月19日,生物制药企业勃林格殷格翰宣布,其位于上海张江的人用药品生产基地——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获得由中国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和德国莱茵TÜV颁发的碳中和认证证书,这也代表着该工厂成为中国制药行业首家获国内外权威认证的碳中和工厂。

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殷雪林告诉经济观察网,拿到碳中和认证证书的前置条件是买绿电、买绿色权益以及碳信用。

上海张江工厂是勃林格殷格翰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生产中心之一,该工厂在2014年碳排放达到峰值后,在能源使用、生产制造过程和物流管理等方面做了多项脱碳设计,用8年实现了零碳目标。

从数值来看,相比2014年,该工厂2021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2103吨 (相当于种植约45000株树一年吸收的二氧化碳),每亿元产值的能耗比下降了77%。

殷雪林表示,工厂过去8年在节能减排上投资约为750万元,直接省下来的能源费是3100万元,并且后续不需要再增加投资,750万元的投资可以继续产生效益,长远来看能进一步为工厂节省运营成本。

一般来说,企业的碳中和之路分为两步:内部节能减排,外部通过碳交易、碳信用去购买绿色能源。

殷雪林介绍,其工厂的碳中和主要从四方面实现:

100%可再生电力转换,包括在所有能够利用的屋顶铺设太阳能光伏板、采购远景位于天津的太阳能发电站产出的电力绿色权益。

能效提升,包括全面采用更节能的LED照明系统,历经分区、分组、自动调光等措施提高照明能效;利用内置热泵和三维热管进行生产装置优化,充分利用余热和余压;以及设备升级迭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逐步淘汰全球变暖潜能值(GWP)高的制冷设备。

碳补偿(采购碳信用),即通过勃林格殷格翰全球总部认可的渠道,投资并持续跟进多个环保项目,帮助改善欠发达地区的生存状况,比如在四川帮助农民改造炉灶,最终转化为碳信用额度。

绿色行为,对内倡导“绿色低碳”理念,落实到员工日常行为中,如减塑、优先自然光照明、绿色出行、绿色差旅等;对外影响上下游供应商,“可持续发展”是张江工厂优选供应商的重要条件,与供应商共同探索“绿色合作”,实现协同效应。

在殷雪林看来,药品的生产制造有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保证药品的生产环境需要大量能耗,所以医药行业在碳中和上可以做的事情很多。

殷雪林对经济观察网表示,在药品集采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药品会进入集采,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首先带来的问题就是成本压力,在这种大环境下做减碳就是在实实在在降低运营成本。并且,从规模来看,其工厂的规模相对不大,以投入750万元节约3100万元作为参考,中国的大型制药工厂能节约的空间远大于此。

他以自己工厂的实践举了两个例子,比如药品研发,研发中心的重要工作是优化药品前端生产工艺,相当于优化化合物的合成路径,比如把十几个步骤创新缩短至三四个步骤,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试剂就会大幅度下降。另外,考虑设计也要考虑避免易制毒、易制爆、有毒有害的化合物的使用。

再比如,药品都有药盒,在生产过程中把纸张的克重降下来,使用有森林回收证的纸张等等。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健康新闻部资深记者
关注医疗、医药、医保、医美等大健康领域的人物、故事、资本,微信号:yixian-er,邮箱:quyixian@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