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花:管理者需要拓展灵魂之眼去看世界

春暖花开2022-12-19 08:29

陈春花/文

最近三个月,我安排了与一些年轻人对话,倾听他们的想法;安排了与一些企业家对话,感受他们的做法;安排了一些企业的调研,了解组织发展的方法。

这些对话和调研让我明显感受到一些情绪,即当下世界的确是有些看不懂了,除了未知的困扰之外,还有一些无力感叠加。

梳理对话与调研的内容过程中,让我能够理解和化解这些情绪,也让我想起去年参加北大国发院“国家发展论坛”所受到的启发,论坛中的一个环节是林毅夫老师和诺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教授两位世界级经济学家对话。

斯蒂格利茨介绍了疫情防控,全球经济,美国政府以及相关行动,他的演讲和对话,让我们多了一个视角去理解美国。

这让我联想到妈妈第一次去美国的趣事。我们在洛杉矶住了一段时间,每天带着妈妈到处去看,她都觉得很新奇。

到了就要离开洛杉矶的最后一天,妈妈问:“洛杉矶是美国的大城市吗?”我们说“是啊!”她说“不像美国啊!”在洛杉矶的朋友恍然大悟,赶紧开车带着妈妈进到金融区,望着高楼大厦,玻璃幕墙,妈妈说:“这像美国了。”

我们的确不要轻易对事物下判断,需要想办法去探究,去感受。今日之中美关系,今日之全球大变局,今日之环境莫测等等,如果我们站在自己的视角去看,也许会有失偏颇,正如斯蒂格利茨教授说的:美国政府说的和美国政府做的是不一样的。

在纷繁复杂的环境里,需要企业管理者做到不人云亦云,一点点自己去辨识,去学习并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

就如我和妈妈一起到拉斯维加斯,她问我“这是赌城?怎么看着像是大剧院,到处都是表演。”到纽约,我们去看大都会博物馆,恰好看到有中国服装展,据说非常成功,里面大部分服装奢华而神秘,妈妈看着她熟悉的服装,却小声问我说“怎么看才能看懂这些衣服好在哪里?”妈妈就是这样,以她自己独特的方式展开学习,并让自己拥有开阔的视野,以及接纳外物外事的能力。

在管理分论坛,泰康人寿的创始人陈东升,居然之家创始人汪林朋,光峰科技CEO薄连明,还有我四人做主讲嘉宾和对话嘉宾,由张黎老师主持。

陈东升董事长讲解他对长寿时代的理论思考,他说“‘长寿时代’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现象,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我是将之当成人类历史上从未遇到过的大变局、大现象、大挑战去研究的。”

林朋董事长介绍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他特别强调IT与DT的区别,以及在具体管理中的实践方案。薄连明总裁则以榕树式成长模式,介绍了从小到大的成长之美,而我则介绍了自己研究所得的2022年的经营关键词。

听众与嘉宾的对话非常踊跃,一位听众问我:“我们学的知识和经验,都是过去的,而企业需要面向未来,你也强调永续学习,这个问题如何解?”我的回答,亦如当下需要大家掌握的能力,那就是如何以已知去理解未知,并创新创造。

面对未知的挑战,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要想办法克服自己的不安,想办法脱离乏力之感,想办法突破自己的局限性。不要被已知的知识和经验所束缚,不要对迷茫或者困顿感到不安,更不要觉得自己力所不能及。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尝试、突破、创新、创造。用尝试与突破去透彻理解生活的价值及生命的意义,用创新与创造去实现生活的价值及生命的意义。依靠自我超越的行动,感受确信的力量,确信一切都变得更有可能、更美好。

论坛最后的环节,是姚洋老师和另一位诺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教授的对话,斯宾塞教授说到:

“据我所知,中国大概普遍存在两种对美国的看法:一是美国试图从根本上阻止中国大踏步向前的发展进程,不希望中国成为一个先进的、高收入的、多机遇的、技术先进的强国;二是美国的经济政治体制正在走向失败。我个人认为,我们对彼此国家的看法可能都不准确,也对两国关系起不到积极作用。”

其实两位诺奖嘉宾的观点,都明确地提示我们,不能被现象所迷惑,也不能以固有的认知看待眼前的一切。世界已经发生变化,所以,如果要寻求到正解,需要拓展开自己的视野,以新的视角去看待外部世界的变化,保存固有的认知模式,找不到答案。

稻盛先生在一次采访中说:我的人生中曾遭遇过无数的困难和挫折,但困难和挫折后来都变为成功的基础。现在回顾起来,我感觉到,当初认为痛苦的事情后来全都给我带来了好结果。他在87岁写下收官之作《心》这本书,作为他一生的嘱托告诉我们“一切始于心”

事实上,每个人看到和想到的会截然不同,而在错综复杂多变的环境里,这个挑战更大,不过,正如稻盛先生用其一生所呈现的那样,以心去驱动可以成就美好。

我也同样认同弗里德里希的艺术创作论的观点“闭上你的眼睛,你才能用你的灵魂之眼观赏画面。”我做了一点修改“睁开你的眼睛,你才会拓开你的灵魂之眼观赏世界。”也因为此,我们可以在看不懂的世界里中找到自己,并因此找到自己的方向。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春暖花开】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